□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第四幼兒園 付晶潔
將游戲化教學應用到幼兒音樂課程中能夠改善傳統幼兒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弊端,利用游戲調動幼兒的熱情,培養幼兒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使幼兒在具有趣味性的情境和氛圍中學習。因此,幼兒音樂教師需要將游戲化教學融入音樂課程中,促使幼兒對音樂產生深入理解,讓音樂學習成為幼兒的一項興趣愛好。
相較于小學、中學、高校的音樂教學來說,幼兒音樂課程的教學難度并不高,但是因為幼兒年齡尚小,生理和心理仍處于發育的初級階段,所以教師必須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需求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而游戲化教學法則是符合教學需求的有效方法,這種教學方法能夠增加課程教學的趣味性且鍛煉幼兒的思維能力,促使幼兒在放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教師不用花費過多精力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首先,對于幼兒而言,大部分游戲都能夠發揮有益作用。幼兒處于特殊的年齡階段,大腦尚未發育完善,所以教師需要利用游戲為幼兒的智力發展提供幫助。與此同時,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幼兒的思維能力也能得到有效鍛煉,為后期其參與教學做好鋪墊。在幼兒音樂教學中應用適合的游戲可以充分活躍幼兒的思維,使幼兒在不同的游戲情境中盡情思考,天馬行空,這能夠促進幼兒生理和心理的成長。
其次,游戲化教學能化抽象為形象。適宜的游戲能夠讓幼兒置身于良好的氛圍當中,這會讓幼兒更加放松,從而更好地融入音樂教學中。游戲化教學能夠為原本抽象的知識賦予形象化的色彩,而幼兒也能夠通過形象的知識學習認識音樂的本質。因此相較于傳統的音樂課程來說,游戲化教學更符合幼兒的特性,能夠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使得其更好地接受知識。
對于幼兒的發展來說,音體美課程將發揮很重要的作用,而教師利用游戲化教學法能夠培養幼兒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讓音樂成為幼兒的一項興趣愛好,還可以讓幼兒的各項能力得到鍛煉,為幼兒的后續發展提供幫助。此外,游戲化教學也就是按照幼兒的特征設計出來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法能夠為幼兒創設一個趣味性更強的教學情境,促使幼兒能夠全神貫注地參與到游戲過程中。游戲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幼兒能夠在玩游戲的同時學習更多的音樂知識和相應技能。游戲化教學能夠促使音樂教學變得更加有趣,引導幼兒學習在愉悅的氛圍中,使得學生對音樂學習充滿興趣。
音樂教師在課程教學中應用游戲化教學時,需要遵循藝術性和趣味性的基本原則。幼兒的年齡很小,尚不具備良好的認識能力,他們很難透過音樂旋律曲調對音樂蘊含的內涵和情感進行理解。教師必須對“如何利用音樂和幼兒進行良好互動?”這一問題進行思考,因為傳統的音樂教學就是因為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互動而無法達到教學目的,對此,教師可以為幼兒創設相應的音樂情景,引導幼兒在音樂情景中做游戲。比如,每首音樂都具有特定的創作背景,教師可以在教學音樂時將創作背景組織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并利用趣味性的語言給幼兒講述,同時,教師還可讓幼兒通過“你說我猜”的游戲認識更多的音樂故事。比如,引導一名幼兒說一個自己熟悉的兒歌故事,另一名幼兒試著猜猜這個故事說的是哪首兒歌,猜對就能夠給自己所在小組加分。為了提升故事的生動性,教師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設相應的故事情景,從而刺激幼兒的視覺和聽覺,促使他們產生如臨其境的感覺,并豐富音樂教學的形式。另外,教師還要對幼兒進行鼓勵,促使幼兒能夠勇敢表達自己在聆聽音樂和品味音樂故事時的感受和想法,讓幼兒可以學會感受音樂的內涵,激發幼兒對于融入音樂課程的積極性,改善音樂教學的效果。
受天性使然,幼兒會受到各種趣味性事物的影響,他們活潑好動,這是十分正常的,教師不能泯滅幼兒的天性,而是要遵循幼兒的個性需求,為幼兒安排相應的教學活動。教師應當根據幼兒的愛好需求給他們打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使幼兒成長和學習之路更加快樂。教師需要加強學習和游戲之間的聯系,促使幼兒在玩耍的過程中學習音樂知識,在玩耍的過程中鍛煉自身的音樂技能,提高幼兒在音樂學習中的參與感。
將游戲化教學融入音樂課程,可以幫助幼兒對音樂知識進行深入理解,但是教師在給幼兒安排教學內容時,必須根據幼兒的能力階段和學習進度選用難度適當的音樂作為音樂教學的內容。幼兒各項能力都沒有發育完善,如果音樂課程的教學難度過高,需要花費幼兒大量的精力來進行記憶,會影響幼兒的學習熱情,而幼兒也難以跟上教師的步伐,最終對幼兒的進步產生阻礙。為此,在安排教學活動時,音樂教師需要選用曲調簡易、易于上口的音樂,從而減輕幼兒的學習負擔,降低音樂學習的難度,促使幼兒在學習時能夠保持良好的情緒,從而提升整體的教學質量。
比如,教師可以選用《丟手絹》作為教學歌曲,將所有幼兒聚集在一起,通過推選的方式選擇“丟手絹”的幼兒,而余下的幼兒則圍坐在一起。在游戲正式開始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幼兒一邊拍手一邊演唱歌曲《丟手絹》,而演唱的過程中,“丟手絹”的幼兒要選擇一人,并將手絹丟在那人的背后,而這個人就要第一時間起來去追趕丟手絹的幼兒,直到那個幼兒在自己原來的位置上坐定。這種一邊游戲一邊唱歌的方式能夠讓幼兒更好地理解這首歌的歌詞。同時,歌曲《丟手絹》和游戲“丟手絹”之間也存在緊密聯系,《丟手絹》中演唱的內容正是“丟手絹”游戲的整個過程,這樣易于上口的歌曲才是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教學音樂。此外,這個過程中還能使幼兒的身體素質得到充分鍛煉,培養幼兒之間的友誼,促進幼兒快樂成長、快樂學習。
戲曲作為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將其融入音樂教學能夠豐富教學內容的內涵,因此教師可以適當融合戲曲表演和音樂教學。對于幼兒來說,戲曲表演的靈活性和生動性能夠吸引他們,促使幼兒迅速融入教學氛圍中。例如,教師可以讓幼兒參與“看戲劇,猜人物形象”的游戲,為幼兒表演京劇片段,讓幼兒通過表演猜一猜“紅臉”和“白臉”哪個是好人,哪個是壞人,以此引導幼兒學習相應的京劇樂曲知識。
盡管將游戲化教學應用到音樂教學中能夠提升課程的教學質量,但教師仍然需要注意的是,游戲是教學的輔助工具,教師不能忘記引入游戲化教學的初衷。如果一味地為了游戲而游戲,就會影響游戲化教學的效果,而教師也無法順利實現原本的教學目標。游戲的本質是愉悅人的身心,教師需要靈活利用這一本質特征,將教學內容和游戲有效結合起來,讓游戲服務于教學活動,以此挖掘教學的深刻內涵。
綜上所述,幼兒音樂課程教師需要通過創設音樂情境、選用記憶難度低的音樂、融合戲曲表演和音樂教學、注重適度原則等方式來將游戲化教學應用到音樂教學中,從而利用游戲的優勢增加音樂教學的趣味性,以此鍛煉幼兒的思維能力,提升音樂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