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一中學東校區 單立強
如何高質量完成教學任務是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數學思維培養,采用的教學方式不僅需要順應新課標的要求,還應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興趣愛好,以趣味帶動數學教育,幫助學生集中課堂注意力,更好地激發自己的學習潛能。新課標背景下,教育部對于高中數學教學內容進行了規劃和調整,不斷更新教學要求,將創新意識、思維邏輯性和實踐性融入數學教學體系,以逐漸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本人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出一些適合高中數學教學的方式,進行以下論述。
對于數學教育而言,課本中知識的教學固然重要,教師不能僅僅針對新知識進行教學,也需要重視知識的鞏固和習題的訓練。由于高中學習的壓力較大,時間緊迫,教師對學生進行知識訓練和鞏固的方式過于單一,大量訓練會導致學生出現學習疲勞,教師需要調整數學習題教學方式,給學生營造高效的學習環境。再者,數學的訓練需要和總結相結合,數學知識具有關聯性和延伸性,教師可以根據一個習題延伸學生的思想,明確做題的思路,逐漸鍛煉思維邏輯性。
比如,教師可以給學生挑選一些經典的不同類型的習題,以小試卷的形式每天在晚自習時安排學生限時訓練,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可以降低題目的數量,讓學生在精力充足的條件下進行數學思考,對于成績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予一定的獎勵,之后教師需要公布數學答案并及時為學生進行講解。教師還需要進行知識的相互聯系,在講解概率知識時,由于古典概型、幾何概型、二項分布、幾何分布、超幾何分布等問題容易混淆,導致學生分不清題目考查的知識點。因此,教師及時引領學生進行相似知識的分辨與總結,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這種教學方式以做題、講題、總結為一個體系,可以讓學生及時掌握知識,構建數學思維和理念,有效地達到了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數學知識具有較大的難度,如何簡化數學知識的難度,給學生展現清晰的數學知識,提高理解性,是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隨著科技的發展,多媒體的使用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在進行高中數學教學時,多媒體的應用可以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感覺,有效抓住學生的目光,提升學習的興趣和效率。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教學的方式,以動態圖形和視頻的方式展現一些具有難度的數學知識,透視化、立體化,讓學生清晰地進行觀察和記憶,與課本實際相結合,提升教學質量。
比如,教師在講解“空間幾何體”的教學內容時,可以將教學內容以多媒體課件的形式展示出來,充分展現立體圖形的展開圖和動態旋轉圖,在透視圖中讓學生清晰地看到立體圖的內在結構,圖形與文字的結合可以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加深記憶,有效解決由于想象能力較差而導致立體解析出現阻礙問題。在實際的教學計劃中,立體幾何的延伸題型較多,必須加強基礎知識教學,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展現不同類型的立體幾何習題,讓學生對習題進行分析和觀察,梳理解決問題的思路,之后教師可以在提問中了解學生的思路,將正確的做題方式和尋找突破點的方式教給學生,逐漸幫助學生鍛煉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多媒體教學可以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進度和質量,改善傳統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
高中階段的學生只知道學習數學是為了更好地面對高考,并沒有理解數學知識的真正教學意義。在生活中、工作中、科技發展中都有數學的身影,學習的目的是更好地運用到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但是在高考的壓力下,教師逐漸忽視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只是簡單地學習了課本中單一的知識,在遇到實際問題時并不能與所學知識進行結合,這樣的教學是失敗的。高中學生需要在知識學習中鍛煉自身的能力,掌握實際解決問題的方式,以獨立自主的狀態面對未來的數學問題。因此,教師需要改變課堂教學方向,給學生提供獨立實踐的機會,達到綜合成長的效果。
比如,在對“導數及其應用”的知識進行講解時,教師需要在“導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的內容中引入實踐的色彩,給學生提供一些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根據自己所學進行思考與解答,有能力者可以通過相關的驗證來考查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確。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集體討論,分享自己的解決方式,教師對學生的結論進行評價,讓學生及時面對自己的問題,糾正思想,加強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