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楊廟鎮中心中學 王 麗
教育的本質不是讓學生死記硬背書本中的內容,而是讓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想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就需要提高課堂的生動性,用生動有趣的課堂取代無聊死板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借用網絡中生動有趣的例子來代替課堂中復雜難懂的知識點。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更加關注課堂本身,端正自身的教學態度,讓教學更加明確和清晰。
課堂氛圍是否活躍也直接決定著課堂的效率,教師需要用長遠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的學習。教育的首要目標是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習慣的養成勢必需要學生融入課堂教學,所以教師需要將活躍的課堂氛圍帶入課堂教學,用有趣的數學小知識來提高學生對課堂的興趣度,讓學生充分融入數學課堂。教師在課堂中可以運用游戲教學思路,用游戲調動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教師需要多運用鼓勵的語氣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數學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情況。
例如,在數學課堂中學習“二次根式”這一知識時,教師需要督促學生進行思考,可以先從書本出發,為學生講解一些基礎的知識,比如x2=a,教師就可以從這個點出發,提出一些簡單的小問題,如:a的平方根是多少?用什么樣的方式來表達呢?學生在課堂中認真思考,教師隨機抽取一個學生進行回答,這時學生的注意力就會被吸引到數學課堂中,這種無形的壓力會驅使他們自主地翻開書本尋找數學解題方法。在做完題之后,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完成情況,然后采取相應的懲戒,這種懲戒的目的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氛圍。
在初中課堂教學過程中,課堂內容的深度應當隨著學生的認知水平而改變。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是注重學生在課堂中對于知識點的記憶情況,對于學生的理解情況并不在意,所以很多時候學生還沒有完全理解,就開始了下一章節的學習,并且課本的學習局限性比較大,很多重要的知識點沒有辦法展開講解,這時教師可以適當地運用多媒體教學,在數學課堂中讓學生了解更加廣闊的世界,打破學生對于課本狹隘的認知,接觸更加豐富的世界。
例如,在數學課堂中學習“因式分解”這個知識點時,其中包含平方差公式a2-b2=(a+b)(a-b),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a2-2ab+b2=(a-b)2,這是比較復雜的一個計算過程。這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將有關因式分解的內容在投影儀上以動圖的形式顯現出來。教師在數學課堂中讓學生結合課本進行自我理解,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讓學生清楚自己才是課堂的主體,調動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學習積極性。好的課堂教學需要建立在學生的認知基礎之上,還要結合學生感興趣的點進行深入講解,讓學生喜愛上數學課堂。教師在數學課堂中可以運用引導法進行數學教學,整合數學課堂中的教學思路,讓學生對數學知識形成整體的思路,在未來的運用中可以手到擒來。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讓學生接觸課本以外的內容,讓課堂不再沉悶死板,讓學生在更加積極向上的課堂中學到更多有用的數學知識。
教師是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引導者、指路人,所以教師在課堂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也預示著教師對于課堂的影響力。教師需要端正自身的教學態度,在數學課堂中注重教學方法的實施。教師可以從細節出發,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課堂教學,關注學生的課堂體驗,讓學生提出自己對課堂的看法以及改進的想法,在數學課堂中集思廣益,融入更多想法,讓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讓教學更加符合學生未來的發展。
例如,在數學課堂中學習“分式方程”這一章節時,該知識點主要使用在一些應用題上。比如:A,B兩地之間的距離為16 千米,小明從A地出發,先步行5 千米,后來開始騎電動車,一共用了55 分鐘到達B地。如果電動車的速度是走路的4 倍,那么步行和騎電動車的速度分別是多少?教師多用問題去引導學生,讓課堂思路變得更加清晰,多用鼓勵教學增強學生對于學習的信心,多與學生交流,增加心理溝通,及時了解學生在課堂中遇到的問題,更加有針對性地去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教學速度要適中,不要讓教學流于形式,要控制好課堂節奏。教師在數學課堂中需要多關注學生發散性思維和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