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沭陽縣賢官中心小學 王小健
數學素養是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重要體現,也是學生數學學習效率以及數學學習感受的重要體現。學生只有具備較高的數學核心素養,才能有效地分析數學問題、思考數學問題以及解決數學問題,并合理應用學習到的數學知識,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采取有效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策略,從數學教學的實際情況出發,利用有效的教學手段,高質量地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以推動學生數學學習上的進步。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素養具有如下幾個方面的意義: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能夠使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效率。數學素養的培養能夠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感受,掌握思考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進而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樣一來,學生數學學習的效果會得到全面提高。其次,實際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素養能夠使學生了解更多數學文化和課外知識,拓寬學生的數學視野,開闊學生的眼界,這對于學生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靈活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提高教學的效率。例如,在“三角形”相關知識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教學道具進行輔助性教學,可以將生活中一些常見的三角形展示給學生,這樣能夠使學生對三角形的形象有直觀的認識,也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借助直觀形象掌握三角形的概念,這對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又如,“小數”相關知識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通過小組交流和互動突破相關知識難點,這樣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得到提高,其數學素養也會逐漸形成,有助于促進學生數學學習上的進步。另外,在“10 以內加減法”的教學中,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知識競賽,比如出100 道有關于10 以內加減法的題目,要求學生以競賽的方式進行計算,學生為了獲得競賽的勝利,會更加積極地參與其中,學生的思考能力得到了鍛煉,有助于學生數學素養的提高,實現了學生快速的進步和發展。
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借助大數學觀來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教師不可以局限于傳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維中,需要從學生實際的學習需求出發,利用大數學觀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這對于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例如,在“三位數乘以兩位數”相關知識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重點培養學生的整理歸納能力,帶領學生利用已有知識進行歸納復習,同時能夠將其與新知識進行有效銜接,進而發展學生縱向遷移的能力,實現學生數學學習上的進步,同時,這樣的教學方式也非常有助于學生數學素養的快速提高,實現學生數學學習的不斷進步。
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地利用數學資源,確保學生數學素養的有效形成。由于教材內的資源是非常有限的,學生只有接觸更多的課外學習資源,才能夠形成數學素養,提高自身的數學學習能力。
如,在“條形統計圖”的學習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家庭藏書情況進行調查,統計家庭成員讀書的時間,之后將統計的結果利用條形統計圖的形式表現出來,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促進學生數學學習的快速發展和進步。
總而言之,對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學生在循序漸進的學習中獲得。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充分的引導和幫助,使學生能夠快速掌握數學知識,進而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能力,使學生在小學階段就能夠形成數學素養,這對于學生數學學習的進步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能夠推動整個小學數學教育系統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