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北橋中心小學 夏麗雯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引導學生形成規律的學習生活,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在于對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因此,教師更要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促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與獨立思考能力。
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促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重視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從而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體現在課堂學習中,更體現在學生的生活學習中。這不僅需要學生有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更要能合理安排時間,從而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為了成功完成學習目標,學生能夠逐漸形成合理安排時間的能力,真正成為時間與學習的主人。
著名教育家吳正憲先生曾說: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讓學生養成好的習慣。在小學這一重要時期,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至關重要。以下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1)課前預習的好習慣
課前預習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輕松地融入課堂學習之中,更能夠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在數學教學中要重視學生課前預習習慣的培養,通過讓學生獨立了解課本知識或布置相關課外實踐活動,引導他們為課堂學習做好準備。
例如,在“年、月、日”的學習前,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通過生活觀察進行簡單的課堂預習,要求學生在預習中觀察近兩年的日歷,思考三個問題:(1)一年一共有多少個月?(2)一個月最少有多少天?最多有多少天?(3)年、月、日之間有哪些關系?在課前預習中進行問題思考,能夠讓學生通過獨立觀察與思考獲取課程知識,在課堂上更輕松地跟上教師的節奏。
(2)專心聽講的好習慣
專心聽講是獲取知識的基礎條件。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重視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同時也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督促他們在課堂上專心聽講。
例如,在“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教室資源發動學生一起開展實踐活動,通過合作先測量教室長寬、黑板長寬等,再引導學生進行周長計算。通過實踐教學調動學生的上課熱情,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幫助學生形成專心聽講、認真完成課堂實踐任務的好習慣。
(3)合作學習的好習慣
合作學習是提升學習效率的重要手段。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合作學習習慣的培養,通過小組學習、問題討論等多種方式為學生提供課堂合作學習的機會。
例如,在“數據的收集與整理”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全班同學分為10 個小組,要求學生在兩天內合作統計出本校三年級一共有多少個班級,每個班有多少人,男生、女生分別有多少人。在收集數據后,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計算整理。學生在合作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能夠認識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從而養成合作學習的良好習慣。
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不僅能培養學生合理安排時間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更能夠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因此,數學教師要重視與家長的合作,共同督促學生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例如,在“多邊形的面積”教學后,教師可以布置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測量家里客廳的長度,并通過獨立計算得出客廳的面積。完成作業過程中,不僅能讓學生感受到與家人協作學習的快樂,更能發揮家長陪伴學習的監督作用,讓學生能夠以更加認真的態度對待課后學習,完成家庭作業,幫助學生形成在生活中善于觀察、樂于學習的好習慣。
小學數學教師要重視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變成學習與時間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