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系福建省福州市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課題“項目式學習在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中的實踐研究”成果(立項編號:FZ2020GH071)。
摘要:新課程的發展與推進使得現代化教學模式不斷優化更新,在項目式教學的方法策略中,將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動,使其在實踐活動中完成學習任務。其強調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合作的學習方式,促使學生能夠從中更好地發展思維,進行知識的自我探索、分析和解決,以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項目教學應用,則能夠一改往日沉悶的課堂氛圍,使得學生的學習動機進一步激活,從而在項目實施中不斷發展其閱讀能力,有效落實教學目標。
關鍵詞:項目式英語閱讀模式;高中英語;英語閱讀教學
一、 引言
項目教學以其特有的趣味活動形式,近年來逐漸受到教師的青睞,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良藥,亦是發展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有效途徑。高中英語的閱讀教學目標在于使學生在知識掌握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探索其中的內涵,使其能夠具備良好的知識遷移能力,在教學內容有效掌握的基礎上,實現深度學習。項目教學能夠有效達成這一教學目標,對學生能力的發展培養有著綜合全面的效力,教師可將其應用于閱讀教學,以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發展其綜合英語能力。
二、 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綜合現階段的英語教學設計,課程普及從小學到大學,甚至于成人教育。在全球化發展的時代,英語逐漸成為世界通用語言,具有重要的價值,占據著語言應用領域的榜首。而在英語語言的學習過程當中,閱讀是知識信息獲取的重要途徑,不僅是學生基礎知識輸入的媒介,亦是有著一定的文學及文化內涵。同時,由于英語的學習過程缺乏一定的語言環境,因而閱讀逐漸成為英語學習的首要核心內容,以作為英語知識與技能有效掌握的突破口。當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有所提高,其英語綜合能力亦能夠逐漸提升。因此,閱讀教學對于高中生而言亦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需要加強重視。
三、 項目式英語閱讀教學的應用意義
英語閱讀的教學對于學生的英語基礎、閱讀能力、文化發展等多個方面具有重要的影響,以促使學生能夠有效提升其閱讀能力,從而為英語水平的提升與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然而目前的閱讀教學仍存在各種問題,如教學形式一成不變、學生興趣不足、英語基礎較差等等,致使英語閱讀質量難以有效提升。將項目式學習應用于閱讀教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學習的英語興趣,使其更為主動地進行閱讀學習,并在項目活動中逐漸提升其閱讀能力。同時,項目活動的實施亦能夠發展學生的綜合潛能,對于學生的閱讀理解學習的指導更為深入,從而更好地實現新課標的教育指標要求。作為新的教學方法,其在一定程度上優化了以往教學的局限性,使得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得以更為高效地進行知識的教授,學生亦能夠在具有活力的課堂中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英語能力,從而使得英語閱讀教學的質量得以切實提升。如此一來,學生的學習潛能則能夠有效調動與發展,使其能夠在更為具體的實踐活動中主動展開閱讀學習,探索更為深入的知識,將閱讀內容的內涵深刻挖掘,更為深入地汲取閱讀中蘊含的知識內容。
四、 項目式教學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項目式教學比較關鍵的就是依據實際教學內容設置明確的項目流程,讓學生能夠按此流程逐步開展,進而完成閱讀學習目標,實現閱讀能力的提升。文章主要以高中英語必修二“Unit 3 Computers”這一單元的閱讀教學為例進行說明。這一單元的reading部分,主題是:WHO AM I? 這篇閱讀和計算機、人工智能這些內容相關。以這一單元的閱讀教學為例,設計項目式教學。
(一)梳理核心知識,確定項目內容
項目的實施具有一定的現實活動性,因而需要結合現實實際進行內容的確立,在此基礎上,應以課程內容為核心依據,通過與學生的共同討論,進而選擇并確定難度適中,且貼合實際,可操作性的項目內容作為主題。因而需要教師在這一環節中把握好項目的深度與廣度。同時,項目的實施目的在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能夠在親身體驗與參與中增強英語知識的掌握,提升其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因而在進行項目內容的確立上,亦需要注重內容的趣味性,選擇學生感興趣、喜聞樂見、熱點類項目內容,為學生的項目實施提供良好且充足的自我發揮空間,使其主觀能動性得以有效發揮,從而更為積極地參與至項目活動當中,實現知識與技能的切實提升。其間,教師則需明確自身的活動定位,避免過多干預,讓學生能夠在項目活動中充分展現自我,在知識的發現與探究中,全面發展其能力素養。在此基礎上,教師則可針對具體的課程內容,將單元知識進行梳理總結,進而將主題下的深層次內涵挖掘出來,并將其與現實生活有機聯系,進而確立具有價值意義及可操作性的項目活動內容。例如,在人教版高一必修二“Unit 3 Computers”中,這一單元是以計算機為核心主題而設計的課程內容,而計算機是現代社會人們生產生活廣泛應用不可或缺的,與學生的成長生活亦是息息相關的。教師則可據此開展項目活動,并引領學生共同確立項目主題,在學生項目興趣的基礎上,有效展開項目任務。比如,教師可設置具有思考性的問題,以啟發學生探索其中的本質內涵,進而選取某一角度作為切入點,教學項目確立,如“Whats the computer development? What do you think will be the next development? How computers have changed our lives?”等,進而讓學生展開討論,并確定各小組的項目主題。
(二)分析項目內容,制訂項目計劃
在明確了項目主題之后,則需引領學生進一步細化子項目,并依據子項目內容,進行項目實施計劃的制訂。在這一過程當中,項目小組則可結合各自的特長與優勢,進行任務的分配,確立各組組長,進而共同對項目實施的方法、資料的收集等進行討論。期間,教師需輔助各個小組及小組長進行項目任務的合理分工,包括項目計劃任務的各個環節,如資料的搜集、信息分析的方式、信息呈現的方式、項目實施的實踐、項目呈現的方式等等,通過每一部分環節的有效落實,以更好地推進項目活動的順利展開。
例如,在本次項目主題“計算機的發展以及對青少年的影響”進行項目實施計劃的制訂,教師則可引導學生針對這一項目內容展開分析,將其拆解為更為明確的子內容。如“計算機的發展是什么?”“計算機對現代青少年的影響有哪些?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分別是什么?應當如何將積極影響充分發揮?怎樣有效規避不良影響?”等。在子項目問題進一步明確之后,則可制訂項目實施的具體方案計劃。比如:“資料的搜集通過哪些途徑和方式?由誰完成搜集資料的任務?資料搜集后應當怎樣具體展開項目活動?項目成果的呈現方式是什么?”等等,讓學生在合作討論中自主進行項目計劃的制訂。這樣,既能夠給予學生充分的項目實施與展示空間,又能夠發揮學生的組織協調、計劃制訂等綜合能力,使得項目教學的價值得以有效體現。
(三)鼓勵個性表達,落實項目任務
項目的實施需要依據各組所制訂的項目計劃,依據計劃任務目標依序執行并完成項目任務即可。在此過程當中,教師可鼓勵學生項目活動開展的個性化落實,比如,在信息資料的搜集方面,可不必局限于教材或輔導材料,亦可采用互聯網的形式進行相關信息資料的搜集;內容上,除文字資料之外,亦可搜集圖片、視頻的素材,以提升信息資料的豐富性。在此過程當中,由信息的搜集者進行信息的初步篩選與提取,進而再由小組成員共同分析資料內容,并合理使用,以將項目任務中需要的資料進一步整合利用。對項目實施期間存在的問題,如能力范圍之外的相關英語知識及文化背景等方面,則可及時向教師反饋和求助。同時,教師在學生項目施行過程當中,亦需要關注各小組項目實施的進展,及時為其提供必要的幫助。比如:Read the passage again and complete the chart below.讓學生找出每一段的主題句,如果他們在這一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教師需給予幫助,給學生講一些找主題句的方法,以促使學生的思路得以拓展,更好地推進項目活動的順利展開。如此,則充分體現了學習過程的合作性,使得項目學習的效率得以提升。在項目的實施期間,學生作為實施項目的主體,真正成為學習的主導者,使其能夠在身體力行的過程中,有效實現潛能的開發與發揮,并能夠在小組共同協作中,凝聚集體智慧,發展合作探究能力。在此基礎上,在項目成果的展示過程中,教師亦可鼓勵學生將其個性化表達,比如結合PPT進行成果分享與講解,或是以故事的形式進行講解介紹,還可以通過思維導圖、圖表形式進行體現,抑或是以表演的方式體現出來等等。這樣豐富多彩的形式,不僅使得學生的個性得以充分發揮,亦能夠使其在各自成果的展示中增強學習信心,從而推進學生英語閱讀的學習效果。
(四)進行項目評價,達成項目目標
項目的評價是項目學習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即是教師對學生項目閱讀學習成果的建議與補充,亦是學生對自我學習成果的審視,從而實現雙向推動學習發展的作用。在此過程中,教師可將過程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模式相結合,以更為科學的方式實現評價的綜合性與全面性。在進行項目評價時,最好能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來回答,這樣更便于教師對學生做出評價。比如:Discuss in pairs:how? have? computers changed our lives?在此過程中,教師可先組織學生對自身的項目實施過程進行自我評價和互評,將各自的觀點充分表達,進而再由教師進行總結并對學生的評價進行完善,以引導學生更好地進行修改和補充,使其在反思與啟發中實現自我學習能力的提升。期間,除學習成果之外,亦需要對學生的實踐操作、思維創新、合作精神等多個方面進行評價。這樣,學生對自己的認知則能夠更為明確清晰,進而有效改善并提升自己。在此基礎上,為進步一步提升教學效果,升華學生知識的學習成效,教師可將項目活動進一步延伸至課外,將社會資源充分利用起來,開展更具創造性的活動,以開拓學生的視野,綜合發展學生的素養品格,實現全面發展教育。
五、 結語
總而言之,項目式教學是一項具有一定程序性質的教學模式,顛覆了傳統教學實施過程,使得學生的主體充分展現于其中,讓學生在自主設計、探索的基礎上實現知識與技能的綜合提升,既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亦開發、鍛煉其他各項潛能,使得學生的發展更加全面。在此過程中,教師則需要提供適當的指導并鼓勵學生,以促使學生的項目活動得以順利開展,促使這一教學方法的教育指導價值得以有效實現。
參考文獻:
[1]黃明敏.項目式學習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設計和應用[J].中學生英語(34):3.
[2]范微微.項目教學模式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41):48.
[3]孫燁.項目教學法應用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
[4]周寧,趙東洋.探究項目式英語閱讀模式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中學生英語,2019(10):13.
[5]李娟.項目教學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9.
[6]李婉瑩.項目教學法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應用研究:以英語閱讀教學為例[D].河北科技師范學院.
作者簡介:陳凱,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長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