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文章為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高中課程基地促進學校多樣化發展的研究》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B-b/2018/02/71)。
摘要:新課標要求在進行高中學科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習慣,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瘜W是高中學習中的一門重要學科,首先,主要根據反復的實驗推論得出相關的理論知識,其次,讓學生根據這些理論知識解決相應問題。所以在高中課堂上,化學教師應該注重實驗教學,靈活運用探究式實驗教學模式,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找到關鍵問題所在,從而高質量地解決相關化學問題。文章主要圍繞如何高效實現高中化學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構建展開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高中化學;實驗探究模式;構建策略
一、 引言
化學和高中其他學科相比較是與我們日常生活非常緊密相關的一門學科。然而在傳統的化學教學模式中,教師太過于重視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講解,讓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硬性的記憶,從而忽略了要將課堂知識融入實際生活中。文章主要根據分析探究式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實驗中應用的重要性,提出了合理地構建來提高探究式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實驗中的高效應用,力求通過教師的不斷努力,可以讓學生感受到高中化學的樂趣,提高化學學科的教學質量。
二、 現階段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實驗是化學學科的基礎,所以教師應該精通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實驗能力。然而現階段化學實驗教學中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首先,從現在的化學實驗教學模式來看,大部分教師還是重點強調化學知識的傳授,而且對一些化學實驗得出的化學理論,都是對學生進行強制性記憶,只重視學生掌握實驗的結論,而忽略了學生學習中的探索過程。其次,教師創造的實驗教研氣氛不夠濃厚。一方面,由于很多教材內容以及教輔的影響,使得實驗題目中的客觀題目眾多,這些題目都是硬性地讓學生填寫數據或者儀器名稱,太過于強調標準答案,限制了學生開放思維的培養,久而久之,將思維停滯在試題作答上;另一方面,很多教師忽略了學生實驗中出現的一些細節問題,不能及時針對問題提出合理的解決策略,無法進行及時的實驗指導,造成學生的研究能力過于薄弱。另外,教師在教學中忽略了學生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培養。觀察能力是對學生的首要要求,如果在實驗中只關注到實驗的結論,那么學生就很難發現實驗前后的異同之處,無法發揮出實驗的真正目的。而且現在很多學生對實驗缺乏探究能力,對一個實驗的實驗目的,實驗原理以及實驗過程搞不清楚,這種情況下,即使學生短時間內掌握了化學原理,但是做題時還是會感到迷茫。由此可知,化學實驗性探究教學中存在著多方面的問題,要想使化學教學現狀有一個徹底的改變,那么教師必須在現狀的基礎上,找到切實可行的探究性教學方法,積極創造有利的因素,不斷提高化學教學質量。
三、 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中的重要性
(一)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新課標中曾明確指出,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全面綜合素養,始終站在學生的角度,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展開教學活動,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健康發展。探究式教學在課堂上的廣泛應用,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開放思維,而且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養成學生主動探索知識、解決問題的好習慣。作為高中化學教師,不僅要把相關的化學理論傳授給學生,還要使學生掌握相關理論的探索性過程,依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不斷實行探究式教學新模式,讓學生感受化學課堂的魅力所在。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高中學生已經接近于成年人,這個年齡的學生思維以及行為上都有了很大的成長,然而由于每個學生之前的成長環境以及學習環境各不相同,所以他們對化學知識學習的基礎水平以及動手能力也有所不同。而且教師在進行化學理論講解時,有些接受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就很容易接受,而對于其他學生來說,接受起來就比較困難。所以化學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考慮到這一問題,針對此問題,進行化學實驗講解時將課堂實驗操作還給學生,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實驗過程。這種方法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而且還可以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實驗過程,理解實驗的結論。所以,探究性教學模式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望,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參與到化學實驗中來,活躍課堂的氛圍。
(三)優化傳統的教學模式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主要采用的是教師講課,學生聽課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探究性實驗教學強調的是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自主探究化學理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這種方式打破了傳統的理論教學模式,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極大完善了現階段教學中出現的“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教學模式,符合新課標中重視教師和學生雙方主動性交流的要求。同時,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傳統的單一式授課模式,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機會,發揮學生自身的個性品格,力爭做到最大限度上的因材施教,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敢于創新的探索精神。
四、 高中化學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構建
(一)鼓勵學生積極發現問題,培養學生學習主動性
對于高中學生來說,已經有一定的知識儲備,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所以在化學實驗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鼓勵學生發現問題,特別是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它不但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而且還對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課堂要求,給學生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情境教學中發現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引發學生的思考,從而進一步找出在情境中發現的問題,積極提問。這種學生主動發現問題的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帶著問題學習本節課的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進行“催化劑對過氧化氫分解速率的影響”這一節課的實驗講解時,首先,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掌握情況設計相關的情景,力求使學生在可接受的范圍內對問題進行解答。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注意運用探究式教學模式,給學生表明需要探究的問題。比如,可以讓學生分小組進行課堂討論,在教師引入情景教學以后,思考本節課問題。在設計情境問題時,教師應注意要分層次設計題目,由于每個學生之間對問題的掌握情況以及接受能力都有所差異,所以切忌不要采用“填鴨式”“一刀切”等問題設計模式。本節課的重點是討論催化劑是否對過氧化氫的分解反應速率有影響。所以在本節課的開始,教師可以給學生創設一定的情景,如:我們通過化學的學習,已經接觸了“催化劑”這一專業術語,請大家思考一下,在生活中我們是否見過類似的催化劑問題?然后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一些在催化劑的影響下相關實驗的反應現象。通過這一情境展示,學生們可能會思考:催化劑在化學反應過程中起到什么作用呢?催化劑對本節課過氧化氫的分解反應起到多大的作用呢?不同的催化劑都可以對過氧化氫速率分解起到一定作用嗎?通過學生的問題引出本節課的內容。多方面的問題思考,可以加深學生對實驗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對化學實驗的操作格外感興趣,展現出對知識的渴望。
(二)鼓勵學生研究問題,激發學生思考潛能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主動地觀察學生對實驗的掌握情況,在學生發現問題以后,為學生引導出下一個步驟,讓學生針對問題進行思考以及探究。在實驗中,思考與探究一直是一個關鍵的步驟。特別是高中化學,該學科對于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所以這更加要求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化學實驗問題的能力,活躍學生的化學思維,讓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完成化學實驗。而且在設計學生探究問題的過程中,教師還應注重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思考時間,打破傳統觀念中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給學生更多自由發揮的機會,鼓勵學生在探索中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樣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讓學生找到探索的精髓和關鍵所在,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例如:在學習“含硫化合物的性質和應用”這一實驗的教學內容時,在教師為學生設計好相關的情境后,學生可能會找出一些問題:我們生活中有哪些硫化物呢?含硫化合物的性質相似嗎?認識含硫化合物的特質,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用處呢?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可以安排學生課下自主進行探索。學生可以通過手機或者電腦在網絡上查詢相關含硫化合物的性質:有學生了解到酸雨的形成與含硫化合物有關,所以在生活中我們要保護環境。同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二氧化硫這種物質,在展示完成以后讓學生自主總結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質以及化學性質。比如通過視頻或者實驗,可以觀察到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質主要有無色、有刺激性氣味,還可以根據實驗讓學生觀察二氧化硫的化學性質。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知道含硫化合物一般都會有一些刺激性氣味,所以可以激發學生保護環境,減少酸雨的意識。同時,通過對含硫化合物以及二氧化硫的分層次思考,加深了學生對含硫化合物的理解,而且也使學生找到了自主探索的快樂,從而對學生以后在學習中遇到困難并及時解決有很大的幫助。
(三)解決實驗問題,發揮探究性學習作用
在一個完整的實驗中,根據實驗目的提出問題,設計相關步驟并觀察現象,最后得出實驗結論,都是化學實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化學實驗中,教師應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實驗學習中來,根據實驗前提出的相關問題,認真觀察相關的實驗現象,得出相應的實驗結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以學生自主提出問題為出發點,在一系列的探索過程中得出結論,讓學生切身經歷整個實驗操作過程,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同時,讓學生感受到一個完整的實驗探索過程,可以激發學生的成就感,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學科的趣味性。
例如,在教師講解“化學反應速率與反應限度”這一節課的實驗內容時,本節課主要考察的是學生能否真正掌握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所以在為學生準備好本節課需要的化學材料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首先對問題做出合理的假設。比如,學生猜想:1. 化學反應速率與物質質量有關;2. 化學反應速率與反應的溫度有關;3. 化學反應速率與有無催化劑有關。猜想完成以后,學生可以探索并且解決相關問題,這樣一個完整的實驗就完成了。這種教學方法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操作能力,給學生更多動手操作的機會,而且還可以提高化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改善以往學生對化學實驗復雜難懂的印象。
五、 結語
綜上所述,探究式教學模式是新課標改革以來一直被強調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化學作為一門實驗性學科,單純的理論學習會讓學生感到艱澀難懂,所以將探究式教學靈活運用到現階段的化學課堂上,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實驗素養,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尹開鳳.關于高中化學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構建及實施的探討[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6(10X):87-88.
[2]程濱.探析高中化學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C]∥2018年2月教育向導學術研討會,2018.
[3]王麗英.高中化學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704(9):281.
[4]李啟發.基于新時期高中化學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構建與實施研討[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9(18):239.
作者簡介:瞿洋,江蘇省南通市,江蘇省南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