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娟
摘要:隨著我國科技的發展,物聯網信息技術滲透在各個行業中,巖土工程行業的發展就逐步順應了時代發展的需求,與BIM技術相結合,以三維建模的形式進行集成,使巖土工程師能夠全面的對地質的結構以及數據進行掌握,從而能夠在建立工程模型上有所依據,BIM技術的應運為巖土工程行業的發展技工的技術條件。本文以某會展中心的項目技術運用為依據,對三維建模技術的行業應用進行了分析,對發展前景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BIM技術;巖土工程;三維建模
中圖分類號:TU43 ?文獻標識碼:A12
引言
BIM就是對建筑信息進行模型建立的技術,是對為未知筑物的特征以及數據進行構造,建立一個工程信息模型。三維地質建模就是以原始偵查以及測量的數據為參考基礎,利用科學的理論對地質現象進行調整,從而建立一個能夠充分體現地質狀況的模型圖,在這個信息化快速發展的時代,BIM技術已經在巖土工程領域中廣泛運用,大大提高了巖土工程的集成效率。現階段,三維地質建模技術是當今社會關注的焦點,但在巖土工程中的運用還處于尚未成熟的階段,本文以某會展中心項目的檢測數據為基礎條件,將BIM技術貫穿于整個巖土工程項目的各個階段,分析會展中心在進行信息化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技術性分析。
1研究區域與研究方法
1.1研究區概況
研究區會展中心是集多種綜合性能為一體的多功能會展中心,勘察深度范圍內的底層結構為第四系人工填筑層,雜填土層:填層的高度一般為20cm到10米之間不等,由磚塊、碎石塊、土塊等混合填充在一起。第四系的河道沖洪積層主要有細砂、粉質粘土、砂礫、砂石、圓礫等組成,根據其埋藏的深度,可以對地下水樣的水質結構進行分析,對鋼材料結構具有一定的腐蝕性。
1.2數據來源與處理
本次研究的數據來源于國家會展中心勘察的數據,主要分為地下源和地上源兩種數據,地下源數據包括鉆孔數據、地下水資源的數據。地上源的數據包括建筑物的形式數據。本文研究的項目數據來源于多方面,而且數據具有一定的不準確性,對這些分布不均勻的數據要及時進行規則化處理,主要規范流程為:
(1)首先,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先確定數據的類型。
(2)若為地下鉆孔數據,獲取主層數及各主層中亞層最大數和其包含信息;若為地上建筑物數據,提取建筑物所有平面坐標,計算建筑物與巖土工程區域范圍并進行位置關系對比。
(3)將鉆孔數據與步驟②中獲得信息進行對比,判斷是否存在鉆孔數據缺失,若缺失數據便對其進行補充,否則直接保存數據,重復步驟②,③;對建筑物數據判斷其是否在巖土工程區域范圍的閾值內,確定建筑物坐標是否正確,若正確直接進行保存,否則交換建筑物的x和y坐標,將交換結果重復步驟②,再一次判斷建筑物坐標是否正確,同樣,若正確直接進行保存,若不正確,將建筑物坐標進行水平位移,重復步驟②,③。
(4)將處理后的數據進行保存。對地下水數據可以進行檢查,通常地下水水位面是位于一個平面上的 ,因此,可以通過設定一個閾值,地下水水位點的高程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應在這個設定的閾值內。若不在閾值內,需要對存在誤差的點進行檢查
1.3研究方法
三維地層建模地層是指長期發育的層狀巖石或土體,發生一些大的地殼變化時會出現沉積間斷,地層分布較寬,各層厚度不同,在一些巖土工程施工開挖工程中,可能會有一部分暴露于地表。以會展中心項目勘探資料為基礎,采用GTP建模方法,通過分層鉆探資料確定由上至下從新到老的序貫沉積關系,進而建立地下空間的三維地層模型;
(1)創建地層界面。利用鉆孔資料提供的地層信息,進行巖性和地層構造分析,確定上下層的接觸關系,從而對地層進行劃分,地層劃分的結果影響地層模型建立的精度。在劃分的地層上提取采樣點信息生成Delaunay三角剖分,進而構建地層界面,為地質體模型GTP體素上下表面的建立奠定基礎。
( 2 )建立三維地層模型。利用GTP建模方法,根據構建的地層界面,沿鉆孔逐層向下延伸三角形生成GTP,建立三維地層模型。該方法建立的模型能夠反映地下地層形成的真實規律,保證拓撲一致性。
2結果分析
巖土工程項目在勘察,施工,運行,維護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如工程要求勘察設計成果信息化,工程建筑物設計為超高層建筑,在基坑開挖過程中需要進行防墜排水工作,工程工期較窄。針對這些問題,可以在勘察施工過程中實時錄入已完成的鉆孔信息,生成施工現場實時模型,并對模型進行三維空間可視化分析,便于勘察方案的及時調整,提高工程完成率和精度。
結語:
綜上所述,科學技術不斷進步,各行各業不斷出現新技術,全國巖土工程行業也在迅速發展,逐步實現與新技術的融合。應用BIM技術結合三維地質建模方法促進行業信息化,也是巖土工程企業適應市場變化,促進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通過技術研發,將BIM技術集成到三維地質建模中,一方面將技術實現巖土行業技術、管理、項目經營的信息化,另一方面也提高了項目風險預警能力,加快工作效率,減少施工過程中的失誤和經濟損失。
參考文獻
[1]郭甲騰,吳立新,楊宜舟,等 .巖土工程勘察場地立空間建模與可視化信息管理[ J ].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版),2014 ,35 ( 1 ):122-125.
[2]代欣位,郭甲騰,劉善軍,等 .基于動態四叉樹索引的三維地質模型組合剖切算法[ J ].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20 ,36 ( 4 ):8-13.1 7
[3]張芳,張鵬,陳雷,等 .三維巖土工程勘察信息系統的工程應用[ J ].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0 ,6 ( 5 ):995-1000.
[4]于鳳樹,呂鳳華,劉寶華,等 .基于 BIM 技術地質體三維模型構建關鍵技術的研究[ J ].工程勘察,2018 ,46 ( 8 ):37-40+50.
[5]BarlishK,SullivanK.How tomeasurethebenefits of BIM- Acasestudyapproach[J].Automationin Construction,2012 ,24 ( 9 ):149-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