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次彥
摘要:當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社會結構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導致我國現階段的基層的農技推廣人員處于一個人數不足、年齡偏大、后備力量不夠的尷尬狀況,這毫無疑問地成為了我國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的“攔路虎”,想要解決這個攔路虎,就需要深刻研究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為我國成為農業強國增添強有力的保障。
關鍵詞: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
引言: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只有吃得飽穿得暖才有“閑情逸致”發展其他東西。而農業技術則是大力發展農業、提高我國農業產量的基本要素,但因為種種其他因素的影響,我國農業技術推廣正面臨巨大困難。本文以分析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的必要性和體系建設推廣途徑等方面入手,研究合理科學的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方法,希望可以給各位同事們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
一、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的必要性
對于民生問題來說,我國是從古至今都是一個農產品自給自足的農業大國,大力發展農業是刻在中國人骨子里的“浪漫”,農業生產穩步增多能夠保障人民基本的生活,才能夠從實際上改善人民的生活質量,這是實現偉大中國夢的重要一步。從宏觀角度來看,人民只有解決了基本的溫飽問題才會為建設祖國提供前提可能,只有人民富裕,黨和國家才會富裕,這樣國家對于其他各項的支出就有了堅實的保障,各項制度也會更加完善、健全,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物質基礎。
那么如何有效地提升農業水平呢,第一要義就是要建設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在新時代背景之下,農業發展需要依靠科學,科學推廣需要依靠體系,在“科教興農”的關鍵時期農技推廣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想要實現鄉村振興攻略就需要把好實踐這一道關,將國家和時代的要求切實推入到具體村戶,為我國的國際競爭力提供保障。
二、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途徑
1、人才儲備
人才興國是當今時代的重要課題,國家曾多次提出要以人為本,這更加證實了人是黨和國家最為寶貴的財富,各行各業的專業知識都是不相同的,所以對于每個行業來說人才的標準也是都不相同的。對于農業行業來說,人才就是符合當下的時代潮流,能腳踏實地地參與到基層農技推廣體系中的專業技術人員,這樣的人才就是我們發展農業的堅實儲備。
所以我們要大力發展農業人才,首先要做好培養創新人才的計劃:以科學發展觀為主導,因地制宜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設定能夠具體實施的計劃并聘請專家定期組織工作人員進行專業性的學習,成立工作人員學習班級,選出相關的負責人,負責人要求工作人員做好筆記之后進行實地演練,最后根據演練總結得出心得體會,要求工作人員定期自我反思,從根本上保證人才儲備充足。
2、技術儲備
人才是關鍵但不是全部,有了專業性技術人員之后也需要關注技術方面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新階段新氣象,傳統的農業技術已經遠遠不能夠滿足現階段農業發展的需求。要想達到時代要求就需要不斷探索不斷研究,從技術上尋求突破口。一方面需要我國自身不斷創新農業技術,一方面也需要學習、借鑒和引進國外先進適配的農業技術,將二者有機結合拋開偏見才能夠真正有力地發展農業技術,才能夠和農業人才打好配合促進農業發展生產。
自主研發技術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并不是能夠一蹴而就的,所以當務之急是在進行自主研發的同時加大引進力度,盡快縮小我國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將技術引進作為我國一個長期發展的戰略實行下去,切不能驕傲自滿,要繼續虛心學習、潛心研究。更為重要的是在學習技術之后要進行吸收和消化,定期查漏補缺尋找自身和他人的差距,爭取將先進技術完全吃透為我所用。
3、設施設備建設
在數字化時代,擁有與時俱進的農業設備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時間就是金錢,搶占時間的先機在當下的環境中的優勢是十分巨大的。傳統農業因為效率低下,相對于其他行業來說投入的精力巨大但是回報和付出并不能成正比,有著性價比不高的特質,因此被工商業打壓,想要改變這種狀況就必須通過科技的手段提高農業的效率,對于從事農業生產的企業和個人來說,盈利才是對于他們的頭等大事,盈利的行業往往會吸引更多人參與進來,我們致力將農業發展成這樣的行業。
設施裝備和機械化生產是設施種植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要強化設備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首先要加快信息化和設備機械化的融合,將數字化和傳統農業設備有機融合可以推廣環境自動調控、水肥一體化智能控制和作物生長信息監測等技術,要重點突破設施種植裝備專用傳感器、自動作業、精準作業和智能運維管理等關鍵技術裝備,還要繼續自主研發農業機器人和全自動農工廠,力求建立更為精細和科學的設施管理體系。
4、管理制度建設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有了優秀的農業人才、先進的農業設備和農業技術也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之前傳統的農業建設實際上是不怎么正規的,大多以小農經濟為主,但是現階段這樣的模式已經漸漸被時代和國情所淘汰,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不適配的問題顯現得更為明顯,在這種情況下農業管理模式不應再循規蹈矩而是需要積極地尋求新型的管理制度彌補這項空缺。
首先要進一步明確土地制度,實際上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界定仍是沒有一個清晰的規定,這就導致土地經營權很難擴大經營范圍,這給實際生產的實施過程中提供了很多問題。其次,土地經營缺少一個合理靠譜的經營平臺,導致大量可利用的土地荒廢、擱置。再次,農民的經營權是不平等的,并不能很有效地保證農民的權益不受傷害,這些問題急需國家和相關部門出臺有效的法律法規才能從根本上解決。
結語
綜上所述,要想切切實實實現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不僅僅是簡簡單單、敲鑼打鼓就能夠實現的,而是需要制定腳踏實地、科學的推廣計劃并將其落地才能夠推進其發展的。如何大力發展農業是我國亙古不變的重點話題,是黨和國家和人民都極為關注的重大民生問題,基層農技工作者們應牢記自己的使命和國家與人民的殷切期盼,努力工作為國家的發展增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王旭明,曾建勇.喀什市2021年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項目——基層農技骨干人員能力提升培訓班圓滿結業[J].基層農技推廣,2021,9(08):92.
[2]彭向陽,雷曉英,蘭瓊.創新舉措 ?扎實推進基層農技推廣體系高質量發展——湖南省“十三五”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綜述[J].中國農技推廣,2021,37(02):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