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麗
摘要:水質分析化驗結果是水質治理的依據,但當前的水質檢驗精準度有待提高,未能給水質治理提供有效數據,需要嚴格控制水質分析化驗的質量[1]。本文從多個角度出發,簡明分析質量控制在水質分析化驗中的應用,并針對水質分析化驗的質量控制提出相應措施。
關鍵詞:水質分析化驗;質量控制;監測水質
引言:
隨著經濟飛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類逐漸意識到水環境在發展與進步中的重要性,但經濟發展造成了環境破壞,對水資源質量產生嚴重影響。為進一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繼而提高生活品質,減少和治理水污染成為當今社會的重要工作之一。水質分析化驗作為水質治理的基礎,變得及其重要。但水質分析化驗質量受多方面因素影響,檢測結果存在巨大差異,為水質治理帶來巨大阻礙。因此,為提升水質分析化驗效果,需要對水質分析化驗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
1 質量控制在水質分析化驗中的價值
我國工業化進程伴隨的水污染種類繁多,不同類型的水污染需采取不同的治理手段,水質分析化驗能評價水質,并針對不同水質制定相應措施,既是理論依據也是數據基礎。只有獲取更具完整性、代表性、精確性的結果,才能以此為基礎指導人們管理和治理水環境。因此,提供可靠且準確的水質質量信息是其中最關鍵的一環。
2 常用水質分析技術
2.1平行樣分析
測定樣品時,視具體情況隨機抽取10%~20%的樣品,將其拆分為兩份或多份子樣,用完全相同的檢驗方式在完全相同的實驗室里對這些子樣進行同步分析,對比測定結果的偏差,以此反映精確度[2]。
2.2比對實驗法
①同一實驗室內,將同一樣品分別交由同樣的分析人員,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進行分析;或將樣品分與不同的分析人員,采用相同分析方法進行分析;亦或將樣品交給不同分析人員,采用不同分析方法進行分析。將以上所得結果進行對比。②將樣品交由不同實驗室,用同樣分析方法進行分析,對比所得結果。
2.3復樣檢驗法
復樣保留所采集的水樣標本,檢查完水質樣本后,讓復檢人員再次檢驗復樣,對比檢驗結果。若無較大差異,說明檢驗結果較為準確,若差異較大,則分析檢驗結果原因,控制誤差。
3 水質分析化驗工作現狀
3.1水質監測技術性低
水資源監控是質量控制的重要工作之一,但目前我國水質監測能力不足,一方面,我國在水源監控方面的投入力度相對薄弱,無法有效監測并控制水源水質,造成取水、用水、排水等多個用水環節的脫節;另一方面,我國在水質檢測技術方面的應用較少,相關技術相對落后,使得水質檢測的數據質量低且可信度不高,阻礙了當前水質檢測工作的進行。
3.2相關人員專業能力薄弱
水質分析化驗工作需要相關工作人員技術過硬且職業素養高,但目前相關工作人員標準不一,技術能力存在一定差異,導致工作過程中出現試劑和儀器操作不規范或操作錯誤的現象,對水質分析化驗質量和儀器的消耗造成巨大影響。
4 影響水質分析化驗質量的因素
4.1環境因素
收集、培養和檢查水質標本是水質分析化驗的首要任務,但水質標本的采集和分析化驗質量都深受環境影響,環境中的溫濕度、粉塵、紫外線等都會對標本產生一定影響,化驗儀器也會因此降低準確性,導致水質分析化驗質量不高。
4.2人為因素
部分工作人員在進行水質分析化驗工作過程中,工作經驗、工作技巧、工作能力不足,無法正確操作和使用相關儀器和試紙,加上未端正工作態度,嚴重影響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無法得到準確的分析結果。
4.3設備因素
實驗設備是保證水質分析化驗結果準確的重中之重,但由于部分實驗設備保護不當,致使分析化驗數據存在巨大偏差。實驗設備應在水質分析化驗時進行徹底清洗和消毒,使用過程中需小心呵護,使用完畢需進行嚴密保護,確保實驗設備的利用價值。
5 控制水質分析化驗質量的措施
5.1加強技術研究
科學的檢驗方法能大大提升水質分析質量,但我國目前在水質監控方面投入的相關研究較少,技術跟不上需求。為保證水質治理工作順利進行,需要積極研究開發更好的水質檢驗技術,提升設備和試劑的可用性、精確性。
5.2提高相關工作人員能力
工作人員是水質檢驗環節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工作人員在采集樣本到分析實驗這一完整過程中均發揮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嚴格規培及考核,確保工作人員工作態度端正、工作技巧熟練。
5.3規范化驗分析操作規程
在化驗分析實驗過程中,若是操作不當,將直接影響到水質分析化驗的結果,為減少這一情況的發生,工作人員須嚴格按照相關操作規程進行操作,不可憑經驗走捷徑,每一步都需要謹小慎微。
5.4重視樣本保存與運輸
樣本是水質分析化驗工作的基礎,為確保水質樣本可用性,需要對樣本的保存與運輸進行嚴格的把控,避免樣本發生質變和缺失。目前,普遍的保存樣本方式是冷藏或冷凍,以免造成水樣中的成分發生改變。若實驗基地較遠,樣本在長時間的運輸過程中可能發生質變,因此可就近成立工作小組,方便即時對樣本進行分析,進一步確保水質分析化驗結果的準確性。
5.5加大對周遭環境把控力度
水質分析化驗結果質量深受環境影響,因此可通過控制周圍環境的方式減少實驗結果誤差。實驗過程中,需實時監測周遭環境的溫濕度和空氣質量等因素,若環境未能滿足實驗要求,可利用空調和加濕器調控溫濕度,通過空氣凈化器調節空氣質量,以此減少環境對實驗的影響[4]。
6結束語
水質分析化驗作為水污染治理的前提,其檢驗結果能為水污染工作開展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撐,為確保水質分析化驗的精確度,需要對水質分析化驗工作進行質量控制。影響水質分析化驗工作質量的因素多樣,需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監控和管理制度,從設備、人員以及環境等各方面進行針對性的分析和控制,極力消除分析化驗結果的誤差,繼而進行科學、有效的水質治理。
參考文獻:
[1]劉鳳麗,于潘潘.質量控制在水質分析化驗中的應用研究[J].環球市場,2017(6):1.
[2]賈慶霞.論水質化驗分析方法的應用與質量控制[J].科學與財富,2016,8(1):369.
[3]陳愛武.水質化驗分析中的質量控制措施分析[J].魅力中國,2017(2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