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鵬
(廣西外國語學院,廣西 南寧 530222)
近年來,高等教育當中也開始嘗試應用信息科技,國家對于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注重程度也在快速提高,高等教育信息化也是高等教育的發展方向。民辦高校在本科教學工作中融入信息技術,并不僅僅是簡單的將信息技術疊加到民辦高校本科教學工作中,而應該充分研究信息技術與民辦高校本科教育工作當中的契合點[1]。在結合民辦高校本科教學特點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做到兩者的深度融合以及高度契合,以此來提高民辦高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目前,很多民辦高校都已意識到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工作中融入的重要性,但是綜合整體情況來看,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融合雖然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對教學實踐方面的認識過于片面,并且缺乏系統的整體思維,在展開研究時也忽略了信息技術服務培養人才方面的考慮。
民辦高校的教學實踐活動環節以及教學管理當中,信息技術的融入還不夠深入[2]。一是現階段,民辦高校所使用的本科教學管理系統基本上都是通用的,開發過程都是使用通用的管理方式。因此,很難滿足不同民辦高校本科教學管理的個性化需求。二是近幾年不同的民辦高校都相繼推出了數量巨大的線上課程資源,但并沒有對這些線上課程資源進行充分利用,這一問題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統一的頂層設計以及沒有采取有效的推廣措施。三是民辦高校本科教育工作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可是在實際的教學當中,大部分教師仍舊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與公辦高校相比,民辦高校所面對的師資隊伍建設較為不足,教師學歷以及職稱都比較低,并且缺乏相應的教學經驗。
在現階段,民辦高校本科教育與信息技術融合過程基本上包含了以下教學模式。第一種教學模式,便是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融入信息技術中的多媒體,以此來組合成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這一組合型的教學模式能夠將傳統教學的優勢與多媒體教學優勢進行相互組合,使其發揮出更加有效的教學效果。第二種教學模式,便是以信息技術作為輔助的新型教學模式,民辦高校的教師利用多媒體、網絡和智能化等信息技術的特征,使傳統的課堂教學變得圖文并茂,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都會明顯得到提升,同時這也有利于民辦高校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3]。
在網絡教學模式下,民辦高校本科教育中教師與學生的地位基本上實現了平等,雙方可以在相互討論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和學習。除了上述教學模式外,民辦高校本科教學與信息技術融合出現了虛擬現實教學模式,例如黑晶科技的 VR超級教室,以及萌科VR教育等AR教育產品的使用,這一教學模式包含了多種學科知識,在學習過程中會有較多的感官刺激,并且屬于一種較為理想化的人機界面模式。虛擬現實教學模式對于硬件設施并沒有較高的要求,所以還能夠有效的降低教學成本。相比于其它的教學模式,在虛擬現實教學模式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會變得更加直接和直觀,并且在這一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也會得到極大的提升。
首先,民辦高校要提高本校教師對于兩者融合重要性的認識,其次,再依靠教師向學生傳達本科教學與信息技術融合的重要性。民辦高校本科教師在認識到教學工作與信息技術融合的重要性之后,就能夠在今后的工作中有目的地提高自身的教學效率,并且主動參與到信息技術知識學習當中。民辦高校本科教育教師必須要先進行相關信息技術知識的學習,主動探索信息技術的價值,掌握信息技術的應用要點,與教學進行緊密結合。
民辦高校在本科教學工作中融合信息技術,并且要提高其深度融合,就應該在教學內容中加深信息技術的融合。民辦高校本科教學與信息技術融合在現階段產生了較多的教學模式,并且很多民辦高校在本科教學工作中都已經逐漸開始運用這些教學模式,這對于民辦高校本科教學中,教學內容的豐富以及全面化發展都有了較大的促進和提高,并且明顯提升了民辦高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質量,在學生學習需求滿足方面也有很大提升。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主要是為了促進民辦高校本科教學工作的發展,因此,民辦高校本科教育教師以及學校的管理層,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也要與信息技術進行不斷融合[4]。
積極利用信息技術對民辦高校本科教學方式進行創新,這對于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民辦高校本科教學工作的發展都具有促進作用,兩者的深度融合其實就是共同發展的過程。民辦高校可以根據校內不同專業以及不同的學科專門建立網絡教學平臺,可以是創建相關的官方網站,也可以是注冊專業或者學科的官方微博,這些網絡平臺都可以成為本科教學教師開展信息化教學工作的基礎。
除了院校層面的信息技術融合外,民辦高校本科教育教師可以在傳統教學模式中稍作改變,比如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合理融入直播授課、遠程指導、翻轉課堂和探索慕課等信息化的教學模式,這不僅能有效創新其教學模式,收獲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也符合民辦高校融合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模式創新發展的需求。老師可采用“線上直播教學+線下學習通輔助”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及時找到和所教課程教材相符的慕課資源,通過學習通平臺組織課前課后測試和課堂討論等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5]。
民辦高校教學評價工作的有效開展可以幫助其針對性的提升教學質量,現階段仍有許多民辦高校本科教學評價工作存在諸多問題,無法依靠教學評價結果針對性地調整教學方式。所以,民辦高校本科教學工作中的教學評價環節也可以依靠融合信息技術來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譬如,民辦高校本科教學工作中,在對教學工作進行評價時,為確保對教學評價工作進行革新,保證教學評價結果的全面性和準確性,民辦高校可以在本科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以及開展后都要進行教學評價工作,借助信息技術及時了解學生在本科教學課堂當中的日常表現及實際情況,并且還可以設置相關的網上測試,以及網上的任務和服務,來了解學生在線上課堂教學中,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在課堂中的專注度,最后還要利用信息技術匯總這些學習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和評價。民辦高校本科教學教師可以根據線上評價所反饋的教學結果,及時尋找自己教學工作中存在問題較大較多的部分,然后進行針對性的調整,不斷地改進工作。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提高了民辦高校本科的教學質量,對于社會人才培養以及國家發展都會起到較大的促進作用。信息技術在民辦高校本科教學工作當中的融入可以有效提升教學質量,但是現階段這個融合度還不夠深入,為了推進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首先要提高師生對融合信息技術的重要性認識,其次,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以及教學評價方面都可以積極充分發揮和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融合與創新,為民辦高校的教育教學改革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