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宏
(四川省九寨溝縣科學技術和農業畜牧局,四川 九寨溝 623400)
現代農業園區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抓手。建設現代農業園區,有利于推動“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深入實施,提升糧食和重要副食品生產供應能力,有利于擴寬農民就業增收空間,確?;久裆€定、群眾基本生活穩定。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如何用發展新理念破解“三農”新難題,九寨溝縣創新體制機制,堅持先行先試、主動作為,遵循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實施,探索了一條綠色發展的現代農業園區建設之路。本文以九寨溝縣釀酒葡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為例,對現代農業園區建設進行分析探討。
九寨溝縣釀酒葡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位于雙河鎮境內,2019年被認定為州級農業產業園區,擁有州級龍頭企業1家、國家級專業合作社1家、省級專業合作社1家、家庭農場2家,流轉土地877hm2。主導產業釀酒葡萄333hm2,高山雪菊133hm2,脆李224hm2,蔬菜、中藥材53hm2,園區總產值9076.32萬,主導產業產值7500萬,占比82.6%。已建成太陽能提灌站、沼氣池、滴灌系統、種苗培育中心、有機堆肥中心、生態濕地等生態農業基礎設施。園區新產業新業態發展良好,實現益農信息社建設全覆蓋,電商銷售占比達40%。已培育出九寨莊園、LCJ、九寨寶、九寨農歌、九寨鑫海等農產品品牌。園區以“生產+加工+科技”全面統籌布局生產、加工、物流、研發、示范、服務等功能板塊,打造為涵蓋一二三產業的現代產業集群,建設規?;?、標準化、集約化的品牌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園區全覆蓋帶動農戶810戶2912人,成立了專門的領導小組,采用“公司+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建立了完善的利益聯結機制。
九寨溝釀酒葡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采取“公司+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通過簽訂合作協議,整合土地資源,完成流轉土地877hm2,種植釀酒葡萄333hm2;高山雪菊133hm2;青脆李、脆紅李224hm2;蔬菜、中藥材53hm2,完成2800m2圈舍框架建造。
牢固樹立“春有花、夏有果、秋有景、冬有趣”的發展理念,借力九寨溝旅游業的品牌效應,致力把園區打造為集有機種養、生態旅游、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性產業。產業園成功開發了紅酒、高山雪菊、苦蕎茶、羊肚菌等高附加值產品。其中紅酒年產量達65t,產業發展從資源向商品成功轉型。
突出“千戶古寨”特色,園區環湖建設別墅9棟,露天帳篷9個、橡木桶房4座。挖掘藏羌舞蹈、南坪琵琶等民俗文化,塑造“九寨莊園”葡萄酒等特色農產品品牌,匯聚吃美食、賞美景、品美酒、看美舞、聽美聲等功能,讓游客來得了、留得住、住得下、買得多、玩得歡。
園區積極創新合作模式,采用“園區+企業+合作社+農戶+訂單農業”的利益聯結模式運營,同時分別采用訂單農業和集體經濟入股的形式進行經營,確保農民生產有銷售渠道,農民變為股民,保持長期穩定增收。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當地平均水平60%以上。整個園區全覆蓋帶動農戶810戶2912人,預計帶動人均年收入達18000元左右。
九寨溝縣釀酒葡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雖然發展迅速,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由于農業是一個弱勢產業,回報周期長且制約因素較多,在園區建設中還存在著困難和問題。
農產品種植有一個生長培育期,尤其是釀酒葡萄,從種植到初掛果再到盛果期,至少需要5年時間,期間施肥、除草、修枝等田間作業需要極大的人工成本,僅每年人工開支高達數百萬元。
種植業園區建設周期長、投入大、回報慢。園區經營者在前期投資后,不同程度存在資金短缺問題。園區的土地、財產無法作為抵押物獲得銀行貸款,融資困難的問題普遍存在。
園區品牌建設剛剛起步,缺乏有效推廣和宣傳資金,缺乏明星產品,農業投入品使用及作物管理標準化程度相對較低,農產品質量有待提高,加工轉化增值能力不足,缺乏市場競爭力的品牌。
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圍繞現代農業園區發展建設農產品優質生產基地,以推進特色農牧業“10+3”產業體系為重點發展現代農業園區為目標,做好以下工作。
以種養基地為基礎,依托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聚集現代生產要素,科學制定產業園規劃,統籌布局生產、加工、物流、研發、示范、服務等功能板塊,建設“生產+加工+科技”“農業+N”的現代農業產業園,發揮技術集成、產業融合、創業平臺、核心輻射、旅游休閑等功能作用。一是實現集約化、標準化生產,發展綠色、有機產品,打造品牌,創新組織運營模式,把企業、基地和農民有機聯合起來,建立起共同發展、相互扶持的利益聯結機制,做優一產。二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龍頭企業和科研機構建設運營產業園,通過不斷壯大特色農產品加工業,開展農產品精深加工,發展設施農業、精準農業、加工農業、現代互聯網農業,將資源優勢向第二產業有序延伸。建成集智能分選、加工、包裝、冷鏈物流為一體的農產品加工產業鏈條,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增值,壯大二產。三是統籌使用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業綜合開發、現代農業生產發展等相關項目資金,實現田網、水網、電網、路網互聯互通。通過全域旅游、美麗鄉村建設等,全力打造集農業創意、觀光休閑、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將傳統農業和旅游資源、文化產業相融合,形成提供農事活動體驗、農業文化欣賞、居住、游樂、休閑、養生、養老等功能服務的開發模式,實現社區化生活、園區化生產、景區化休閑,做強三產。
要進一步做好市場定位,借助“九寨溝”的知名度以打響九寨溝農產品品牌。一是進一步科學布局發展區域,以產業園區為基礎,以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為市場主體,建設特色優質農產品基地,建強農業品牌基礎支撐。二是做強九寨溝品牌,品牌的核心是質量和安全,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大力發展綠色循環農業,嚴格產品質量監管,加強已有品牌的宣傳推介,搭建宣傳、展示、交流、交易平臺,打造更多“九寨溝”知名品牌。三是在品牌共享上作文章,以專業合作社為基礎載體,聯合農業企業,構建全縣現代農牧業生產經營體系、管理服務體系。
把農民夜校辦成集宣傳、教育、培訓為一體的農民日常學習機構,建立年度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案,科學制定教學內容,設置固定教學和流動授課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建設“農民夜?!睅熧Y隊伍庫,充分利用“土專家”“田秀才”、致富能手、駐村干部等社會力量進行現身說法。與農民進行充分溝通,以“菜單式”點課教學,解決好“教什么”的問題,提高農牧民的學習積極性,全方位提升農牧民綜合素質。同時,加強農技員培訓和考核,提高服務水平和能力;完善農業科技創新、農業技術推廣、農民教育培訓“三大體系”,實施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三新工程”,加快農業配套設施建設,提高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提高農業科技貢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