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裕華, 孫厚靜,2*
(1.從江縣農業農村局, 貴州 從江 557400; 2.黔東南州農業科學院, 貴州 凱里 556000)
從江縣隸屬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貴州省東南部,與廣西壯族自治區接壤,都柳江穿城而過,支流縱橫交錯,水資源豐富。全年平均氣溫18.4℃,1月最冷平均氣溫7.8℃,極端氣溫-4.4℃,7月最熱平均氣溫為27.6℃。四季如春,氣候宜人,亞熱帶溫潤季風氣候,寡日多濕的氣候特點,適宜辣椒生長。辣椒是貴州省重要的經濟作物,是貴州人民喜食的鮮菜和調味品,富含辣椒素及維生素A、C等多種營養物質,并有芬芳的辛辣味,具有促進食欲,幫助消化等效果。從江地區在過去10余年持續進行春早熟辣椒基地建設,春季早熟辣椒能夠在清明前后收獲鮮品,填補市場空白;每年鮮品價格在12~16元/kg,經濟效益極高。但是在過去的生產中發現,春早熟辣椒育苗是整個生產環節的短板。鑒于此,結合生產與從江地區實際情況,總結從江地區春早熟辣椒育苗技術,以期為基層農技人員等提供春早熟辣椒育苗技術參考。
從江地區春早熟辣椒育苗一般在每年10月中旬開始播種,整個苗期120 d左右,次年2月中下旬移栽定植,4月中上旬即可收獲鮮品。
從江地區辣椒種植一般選擇湘研系列、黔辣系列雜交組合和從江朝天辣,其抗病逆性強、耐旱、耐貧瘠、產量高。
大棚為日光溫室大棚,寬5~8 m,長度因地制宜。一般選擇搭建在背風向陽、水源方便、土地平整、土壤疏松肥沃保水和透氣性良好、排水方便的地塊。從江地區水源豐富、河流支流縱橫,大棚搭建方向要與河流水流方向垂直,方能有效緩解霜凍現象。一般可采用竹子搭建竹棚,條件允許最好搭建鋼棚,鋼棚可以連續多年使用。
在播種前15 d,深翻土地,耙細土壤,施腐熟農家肥(最好為沼氣池中沉淀糞渣)3 000 kg/667m2,復合肥200 kg/667m2,提升土壤肥力。同時撒生石灰50 kg/667m2,暴曬1周。暴曬后,整理出寬1 m、高0.3~0.4 m、長度視大棚長度而定的廂面,廂面間設0.5 m左右的作業通道,便于排水與苗期管理。
首先用55℃溫水燙種15 min,確保殺滅種子表面附著病原菌,用清水淘洗干凈后用20~25℃清水浸泡6 h左右,攤開晾干。最后用干凈的濕布包裹置于25~30℃恒溫箱中催芽,有70%的種子露白即可播種[1]。
播種前一天澆足底水,耙松廂面,將種子用細土輕輕拌好,然后均勻撒在廂面上,最后覆上1層細土,用噴霧裝置灑水,蓋上薄膜,按以上方法操作利于保水。隔天應查看發芽情況及心葉長出情況。
當心葉長出時揭開地膜,進入苗期管理,每日應該打開大棚通風,保持棚內溫度在20~25℃,水分管理遵循見干見濕原則,保持土壤濕潤即可,切不能過多澆水,以免出現徒長現象。當葉面長出,可以適當噴灑少量氮肥,促進花芽分化。及時查看苗床上雜草生長情況,出現即拔出。
4.2.1 霜凍害防治 每年農歷臘月至次年正月,是從江地區容易發生霜凍的時節。一般采用大棚中搭建小拱棚來防治霜凍。在搭建小拱棚的情況下,要及時查看天氣情況,每天18:00-19:00溫度下降時,及時關閉小拱棚及大棚棚膜,07:00-09:00太陽升起溫度升高時,及時揭膜,以防燒苗。如若發生凍害,及時查看苗情況,若葉片有被凍傷的情況,可用75%的酒精浸泡過的剪刀剪去葉片凍傷組織,然后及時噴灑水溶性葉片復合肥,2~3 d后可以長出新葉。
4.2.2 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以防為主,一般情況下,土壤暴曬滅菌后,苗期病害較少,若溫濕度管理不佳、土壤處理不當時容易出現苗木徒長,可采用澆水來適當緩解徒長現象,該方法是較有效的防徒長措施。若發生立枯病、猝倒病、灰霉病等,要及時觀察苗木生長狀況,如果出現小范圍病害,及時拔除并帶出園外用生石灰撒后深埋,園內噴灑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70%甲基硫靈菌可濕性粉劑等進行預防[2],1周噴1次。
4.2.3 出苗標準 觀測當苗木株高20~25 cm,根系發達,節間短,莖粗4~5 mm,具有7~8片真葉并現出小花蕾時可進行下一環節的操作。
春早熟辣椒育苗一直以來都是早熟辣椒種植過程中的重要農事,良好辣椒苗是種植產量的基礎保障,總結出的技術能夠為早熟辣椒種植提供抗逆性良好的苗木資源,為種植贏取時間,減少人工成本,為種植企業及散戶爭取較大的經濟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