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興平
(潛山市駝鈴林場, 安徽 潛山 138556)
園林綠化工程是為公眾提供良好文化娛樂、休息、親近大自然與滿足公眾回歸自然愿望場所的系統性工程,也是生態環境保護、城市生活環境改善的有效途徑。人們生活水平提升以及公眾對環境質量要求的提高,使城市園林綠化得到大力關注與重視。香樟樹的木材、根、樹枝中提取樟腦可殺蟲防腐,樟油可作為香精、農藥、肥料等產品的原料,木材質優良好,屬于雕刻、做家具以及造船的主要原料[1],因而香樟規模化栽培是市場需求。香樟樹栽培管理技術影響苗木存活率,因此結合實際將相關技術要點總結如下,以供參考。
香樟樹喜光而生,在溫暖濕潤氣候下長勢較好,土壤要求低。通常情況下土壤肥沃、深厚的沙質或酸性土壤生長均能存活,水濕環境下也能生存,平原、河提、丘陵等也可種植,但耐寒能力差,抗旱能力低,鹽堿土不易成活。移植時應控制土壤濕度,避免過澇導致樹苗爛根。同時,樟樹主根發達,根系扎根深,抗風能力較強,生長速度中等偏慢,同時主枝干的高度能夠長至50 m,且生長年限久,在預防水土流失、美化環境以及城市綠化建設中均有突出作用。
香樟有較強的繁殖力,可經條播、組培、分栽根蘗以及軟材扦插等快速繁殖出苗。條播與組培法栽植的植株可長勢好,冠幅大。采種最佳時期為每年10—11月,根據天氣情況次年2—3月適時條播,種植密度10~12 kg/667m2,條播時保持條距為20 cm,種坑為1.8 cm;播種土壤在翻耕前應撒施適量有機肥,待嫩苗長出3~4對嫩葉移至營養袋中管理,保證光照充分以提高幼苗成活率。
香樟一般在春季移栽,最佳時間在清明節前后10 d移植。香樟樹可截根以促根,樹苗胸徑低于10 cm,可結合常規要求挖掘土球移栽,若樹苗胸徑在10 cm以上,應作截根與促根處理,在主干相對兩側和樹干直徑相距2~2.5倍處實施開槽處理,截斷粗大側根并保持截面平整;小側根需用修枝剪剪斷后覆蓋適量細土,促斷口盡快長出細根。
2.2.1 移栽直徑 移植時應保證土球直徑為移栽主干的5~6倍,用草繩妥善包扎,預防土球散落。
2.2.2 移栽時間 盡快移栽以保證修剪的香樟苗盡快生長,以防樹根氧化;若香樟移植時需要運輸則應以浸濕稻草及海綿包裹根部,確保根系充分濕潤。最佳移栽時間為天氣晴朗且無太陽暴曬的中午或下午,更利于香樟樹苗存活。
2.2.3 種植穴規格 種植穴應根據香樟樹苗規格定,穴底需鋪上厚度適宜的細碎土。香樟定植應與地面處于垂直狀態,促其生長期間不會因傾斜而對整體美觀造成影響。回填土壤松散性要適宜,并與穴水平面持平[2],于樹苗附近挖一圈攔水圍堰,避免受到洪澇等自然災害影響而出現爛根現象。
2.2.4 移栽添加劑 樹苗栽植結束后應即刻灌水,促樹苗成功率提升,并在水里加入相應比例的生長調節劑,使樹苗萌發出更多新根系,生長調節劑通常為少量酒精、粉狀奈乙酸,水混合配置為200 mg/L濃度的營養液。
移植香樟因干性較弱,側枝較多,故而移植時修剪枝葉,使香樟主干快速生長,減少自然災害影響風險。同時香樟樹修剪后通常為球狀或卵狀,主干高度根據庭院樹標準控制在2.2 m左右,行道樹標準約3.2 m,樹冠向四方放射展開,在3~5個月管理后經修剪的樹枝基本成型。
香樟為亞熱帶闊葉林樹種,耐寒性與耐旱性均較差,故而每年冬季氣溫變低后應通過樹干刷白等措施進行防寒保暖,但注意不可使用塑料薄膜保暖,否則可能會使樹皮發黑或潰爛。夏季應做好灌溉,預防因長期缺水而使樹木枯損。此外,剛移栽不久的樹苗根系未發育完全無需施肥,避免接受較大施肥量燒苗。
3.1.1 白粉病 加強林區衛生管理,及時除草,枯枝樹葉撿離并焚燒;發現病株即刻燒毀或拔除;使用波美0.3~0.5度石硫合劑進行噴灑,10 d/次,持續使用4次。
3.1.2 黑斑病 使用雷公藤粉與清水制作成75~100 kg的藥液對苗木進行噴灑,或使用2 000倍液50%馬拉松乳劑或2 000倍液90%敵百蟲分別進行噴灑。
3.1.3 潰瘍病 死亡植株應及時清理;使用20~30倍液敵百蟲或多菌靈對發病部位進行涂抹,3~4次/周。
3.1.3 黃化病 選用0.2%~0.3%硫酸亞鐵溶液進行葉面噴施,對香樟樹生長所需的鐵元素進行補充,硫酸亞鐵溶液配制使用的檸檬酸、硫酸亞鐵、水,質量比分別為2∶3∶1 000。
3.2.1 紅蠟蚧 應及時將有蟲枝條剪掉;使用3%~5%柴油乳劑在春季抽芽前作1次噴灑,殺滅越冬代若蟲;剛出土的初孵若蟲,可使用50%辛硫磷乳油100倍液在早春時節進行樹根附近土壤噴灑;同時可使用氧化樂果1 500倍液于每年的6—7月在上若蟲孵化盛期進行成蟲撲殺,7 d/次,持續噴灑3~4次。
3.2.2 螨類 選擇 20%三氯殺螨醇乳油、40%樂果乳油、5%馬拉硫磷乳油1 500~2 000倍液危害盛期進行交替噴灑,防控效果突出。
3.2.3 袋蛾類 選擇50%殺螟松1 000~1 500倍液、75%鋅硫磷、90%敵百蟲交替使用對樹干與枝葉進行噴灑,人工將護囊摘除。
3.2.4 樟巢螟 當發現存在幼蟲時選擇50%馬拉硫磷乳油1 000倍液、90%敵百蟲原液噴灑,或使用滅幼脲2 000倍液、滅蛾靈500倍液進行噴灑,噴藥時需將蟲巢淋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