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瑩
(甘肅經緯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甘肅蘭州730030)
農村生活污水不僅限制新農村建設發展步伐,同時不利于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因此,應加大力度調查農村生活污水現場,解決生活污水問題,提高污水處理效率,營造更舒適的農村生態環境。
做好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作,必須詳細了解農村污水特征。農村與城市不同,沒有完善的污水收集與處理系統,缺乏專業的處理設施,沒有統一的管理標準。大部分農村沒有設定專業的排水渠道,污水處理系統更是非常少。農村生活污水的產生以沖廁、清洗米、菜、衣物等污水為主,污水中含有大量生活廢料,雖然不包含大量有毒物質,但卻存在大量細菌以及病毒等,還有寄生蟲卵以及氮、磷營養物質。總體說來,農村生活污水存在分布散、排放隨機、涉及范圍廣的特點。
以靖遠縣北灣鎮富坪村、新坪村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為例,通過實地走訪發現當地在生活污水處理方面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果,其中安置區污水處理系統相關項目經過不斷完善,目前能夠滿足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需求。同時,通過制定科學合理的設計方案,生活污水排放處理系統功能得到了優化。為進一步解決污水排放量小、排放需求不能得到滿足的難題,將分散式排污處理轉變為集中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污水處理質量。同時,引導村民養成良好的衛生與污水排放習慣,開展生活污水處理相關教育,從技術與思想方面實現雙向進步[1]。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雖然不斷融入新技術與新理念,但整體處理效果還有待提升。第一,污水收集系統需要進一步完善。在農村生活污水處理中,新技術的應用還處于適應期,導致污水治理頻繁出現狀況。加之村民生活污水處理意識較低,受政策、經濟等因素的限制,不管是從物質方面還是思想方面都得不到保障,限制了污水收集系統的完善[2]。第二,污水處理措施沒有真正做到因地制宜。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必須綜合考慮農村生活污水特點以及農村經濟承受范圍。雖然部分農村積極應用全新的污水處理技術,但沒有從污水處理簡化角度考慮,尤其在規劃設計階段,制定的污水處理方案與農村地區經濟發展以及管理能力不符。雖然不斷為農民普及污水處理技術,但是各種專業術語并不能引起農民的興趣,部分農民甚至對污水處理失去信心。加之對農民經濟負擔的減輕考慮不周,污水處理系統建設期間不可避免會應用到一些農民承包地,農民可用地面積減少,農村土地供應難度增加,這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極為不利[3]。第三,污水處理管理體制不夠健全。
受地域、排放特點以及排放設施、其他自然條件等的影響,農村生活污水收集系統必須貼合實際才能保證污水收集效果。根據農村生活污水分布情況,可以將統一收集調整為分散收集,既確保生活污水收集到位,又能夠實現收集的全面性。同時,將污水收集管網重新規劃,創新污水收集系統管理模式,確保生活污水收集工作能夠更加扎實、穩定地推進,為新農村建設、生態環境改善等奠定基礎。
當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在提高管理質量的同時,要因地制宜,創建長效管理機制,確保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難題得到妥善解決。從農村綜合環境、農村經濟發展以及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標準等方面不斷創新,積極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升級,制定后期養護與維修規劃,在保證農村用地充足的基礎上,提高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使用效率。與此同時,鼓勵村民參與到生活污水處理中,用簡答的話語解釋復雜的污水處理術語,及時分析生活污水的危害,提高村民對生活污水的處理能力,形成正確的生態環保理念。此外,建設管理隊伍,有效提高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效率。
單純依靠政府或者有關部門開展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作,根本不能長久保持生活污水治理效果,并且還會受到多方面限制。但如果村民全部參與其中,就能夠有效解決生活污水治理不當的問題。生活污水排放需要村民按照污水處理要求合理排放,環保意識提升離不開環保理念以及知識的宣傳講解。針對當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問題,必須認識到生態環境“等不起”,污水處理“慢不得”,讓村民形成一定的危機感,并且認清自身在農村生活污水處理中的責任,如此才能持續鞏固成效,突出問題導向以及加大攻堅力度,從而實現農村環境根本性改變的目的。
農村生活污水問題始終困擾著農村生態環境改善與新農村建設。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必須以農村生活污水特點為載體,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現狀進行分析,從可持續發展角度出發,合理利用農村土地資源,鼓勵農民參與到污水處理中,引導村民養成良好的習慣,以此減輕生活污水處理負擔,提高生活污水處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