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轉麗
(甘肅省崇信縣農業科技開發示范中心,甘肅崇信744200)
“崇信芹菜”的種植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明朝嘉靖年間的《崇信縣志·物產》對此已有記載。民國《崇信縣志》載:崇信芹菜“桿嫩莖空,高三尺余,為特殊蔬品,他縣不如”。崇信芹菜民間流傳著“雞的骨頭羊的髓,芹菜蕎面吃上美”的俗語。2018 年“崇信芹菜”通過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認證,獲得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證書。
崇信芹菜清香酥脆,膳食纖維含量高,營養豐富,品質上乘,抗病能力強、適應性廣,含有豐富的鈣、鐵、鉀、維生素、氨基酸等多種人體必需元素。具有獨特的芳香氣味,可開胃促進食欲,還具有清熱止咳、健胃降壓、排毒、養顏等多種保健功效。根據檢測結果具體營養元素含量如下:可溶性固形物2.7~4.0 g/100 g,可溶性糖1.48~2.30 g/100 g,蛋白質0.92~1.50 g/100 g,膳食纖維 2.10~2.99 g/100 g,維生素 C 3.36~5.00 g/100 g,鉀 394~540 mg/100 mg,鐵 7.54~18.5 mg/100 g,鈣 87~185 mg/100 g,氨基酸總量0.63~0.96 g/100 g。
崇信縣位于甘肅省平涼市東部,屬于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海拔1 085~1 728 m,總土地面積849.47 km2,屬暖溫帶半干旱大陸性氣候區,氣候溫和,光照充足,晝夜溫差較大,年平均氣溫11.9℃,無霜期190 d 左右,年平均降雨量507 mm,水資源相對富集,涇河的主要支流汭河、黑河自西向東貫穿全境,年徑流量近2 億m3,平均日照時數2 346.2 h,常年有效積溫3 251℃。芹菜是崇信縣主要經濟作物,也是主要蔬菜作物之一。為了規范綠色食品芹菜種植技術,提高其品質和生產效率,根據多年生產實踐,總結出綠色食品崇信芹菜生產操作規程,現介紹如下。
本規程規定了崇信芹菜的產地環境、選地整地、品種選擇、生產管理、采收、生產廢棄物的處理、運輸及貯藏等要求。本規程適用于甘肅省崇信縣的綠色食品崇信芹菜的生產。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NY/T 391 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
NY/T 393-201X 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
NY/T 394 綠色食品肥料使用準則。
選擇土層深厚、土壤肥沃、質地疏松、通透性好、有機質含量高的地塊,遠離工礦區和公路鐵路干線等污染源,產地環境應符合NY/T 391(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的要求。
土壤耕層深厚,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土壤結構適宜,理化性狀良好,有機質含量15 g/kg 以上,堿解氮含量70 mg/kg 以上,速效磷含量50 mg/kg 以上,速效鉀含量100 mg/kg 以上,土壤pH 6~7.5,土壤全鹽含量不得高于3 g/kg,土壤理化性狀良好。
遠離城郊區和工礦污染區,采用深層井水灌溉,取水層深度20 m 以上。
忌連作,采取輪作茬次匹配制度,主要輪作作物有甜瓜、黃瓜等。一般在春茬甜瓜、黃瓜收獲后,秋茬種植芹菜。
選擇耕層深厚、土壤肥沃、保水保肥較好的地塊,在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做好秋耕,深耕25 cm 左右。結合深耕施入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45 000~75 000 kg/hm2,整平耱壓后做成畦田,畦面要平整。
挑選高產優質、抗病蟲、抗逆性強、適應性廣、商品性好的芹菜品種,目前崇信芹菜主要以本芹為主。
6.1.1 床土消毒 用4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975 g/hm2撒在土表或耙入土中,可有效防治多種病蟲害。
6.1.2 播種 秋季溫室種植在8 月上旬,播種量3 kg/hm2左右,將芹菜種子均勻撒播在整好的畦田。由于芹菜種子較小,播種時可摻少量細干土有助于均勻撒施。播種后要及時覆土,用釘耙將種子掩埋覆蓋摟平整,覆土不可過厚,過厚影響出苗率。
6.1.3 苗期管理 芹菜幼苗生長適宜溫度為20℃左右,當溫室內溫度超過20℃時,打開棚膜放風口,調節控制溫度。生長后期可適當提高溫度至25℃左右,冬季室外溫度降低,要注意加強保溫,防止凍害。
6.2.1 澆水 播種以后要及時澆水,未出苗前平均每周至少澆1 次,始終保持土壤濕潤,出苗后植株生長期間逐漸減少澆水頻次,生長后期平均每月澆2次水,同時要做好苗期除草工作,除草時最好用刀挑草,用手拔草時會拔松土壤,影響幼苗生長。
6.2.2 施肥 先撒施堆肥45 000 kg/hm2,再撒施二銨375 kg/hm2。當芹菜達到10~12 片葉時開始隨水追施堆肥22 500 kg/hm2,間隔20 d 追施尿素450 kg/hm2。肥料使用應符合NY/T 394(綠色食品肥料使用準則)的要求。
6.2.3 病蟲害防治 主要病蟲害有葉斑病和白粉虱等。
6.2.4 農業防治 合理安排輪作,加強田間管理,促進芹菜健壯生長,增強抗逆性。
6.2.5 物理防治 在溫室大棚放風口設置防蟲網隔離或安裝誘蟲燈、粘蟲板等進行人工誘殺。
6.2.6 藥劑防治 防治蟲害使用藥劑要嚴格執行NY/T393-201X(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
6.2.6.1 葉斑病。發病初期用4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 050 g/hm2,每隔 5~7 天噴 1 次,連噴 2~3 次。
6.2.6.2 白粉虱。在白粉虱發生初期早噴藥,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 g/hm2,每隔5 天噴1 次,連噴2~3 次。
秋季溫室芹菜12 月下旬開始采收,根據市場需求和生長情況實時采收,采收過程中所用工具要清潔、衛生、無污染,采收時操作要小心,防止折斷葉柄,影響商品品質。
芹菜采收后,去除外層病、老、黃葉,整理后扎成捆,然后用清水將根部的泥土清洗干凈。
包裝箱應符合產品規格,做到美觀、清潔、牢固、無污染等,并且在使用過程中不能影響產品外觀、食用口感等性能。
商品采收完后,將殘枝敗葉和雜草清理干凈,深翻地塊,把清理出來的雜物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保持田園清潔。
芹菜采收完并整理好后要及時包裝、運輸。運輸時要保持運輸工具衛生清潔,防止產生二次污染。在運輸過程中要注意防凍、防雨林、防曬、通風散熱等,防止產品質量下降。
在庫內貯存應注意保持適宜溫度,一般為1~4℃,相對濕度要求保持在98%~100%。
綠色食品溫室芹菜生產過程要建立田間生產檔案,對芹菜生產技術、生產資料使用(播種過程、肥料使用過程、農藥使用過程等)以及其他相關質量追溯進行記錄,并保存3 年以上,以備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