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琴
(張掖市土地規劃勘測院,甘肅張掖734000)
高標準農田建設是指將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作為目標,根據土地利用規劃和土地整治規劃,在一定時間內將田地建設成能夠和現代化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基本農田,進而確保農村經濟水平的提升,最終促進農業發展。
在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實施過程中,由于規劃設計存在不合理性,不僅增加了施工難度,而且對工程實施進度造成影響。
在項目開展過程中,設計單位沒有對項目區進行全方位勘察,為了達到良好的效果,將規劃設計模板生搬硬套,設計內容沒有突出重點,造成設計成果和實際情況不完全相符,同時缺乏有力依據[1]。對于規劃設計而言,對原有合理布局具有嚴重影響,同時對項目區生產以及生活等也會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一些項目在規劃前期征求意見范圍較小,導致實際建設過程中部分群眾不能給予足夠的配合,更為嚴重者還會阻撓施工。
勘察主要是為設計服務,但實際勘察過程簡單,數據不能保證科學合理性,規劃設計圖紙不能滿足實際施工需求,不能對施工進行有效指導,最終給工程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還會造成土石方開挖量計算不準確。
當前規劃設計仍是對溝、渠、路、橋等基礎設施進行改造,沒有與農業產業結構進行緊密聯系。此外,在環境保護上缺乏重要保護措施,造成工程實施效果不明顯,與實際發展要求不適應。
一是基層水利人員自身專業知識欠缺,制定項目規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二是在公開招標過程中,一些專業規劃機構人員業務水平存在差異性,尤其是一些中介機構缺少經驗,不能對新要求以及新形勢進行深入洞察[2],經常將傳統模式進行生搬硬套,造成規劃內容缺少科學性,同時和項目區實際情況存在差異。
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規劃涉及范圍十分廣,但在實際規劃設計中一些規劃人員不能聽取群眾意見,或是群眾不能通過有效渠道表達自身意愿[2],群眾訴求得不到有效回應,出現工程建設過程中不配合的情況,最終對工程進度產生影響。
規劃設計單位通過公開招標的形式確定,但由于中標單位開展工作的時間與上級部門規定的期限存在矛盾,經常是在有限時間內完成較多的任務,只追求速度,卻忽視了質量,導致勘察以及設計過程存在問題。此外,規劃設計成果更注重專家審查,忽視了群眾的真實意愿。針對項目申報立項而言,到工程施工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但有時項目區情況會發生變化,例如建材價格上漲等,導致規劃存在不科學性。
應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確保農民增收,這樣才能建設農業發展新局面[3]。但在項目規劃中,無論是對農田基礎設施建設進行補給,還是對生態建設短板進行補給,都有很多工作未做。
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以農田水利配套工程建設為主要內容,只有將工程規劃設計工作落到實處,才能給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提供技術保證。第一,對規劃設計工期進行有效安排,提前落實設計前期工作。第二,對方案評審程序進行嚴格審查。專家在評審前進行實地考察,這樣才能給予項目區規劃方案更加科學合理的意見。第三,建立相關考核制度,加大設計方案評估力度。
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與群眾切身利益具有緊密的聯系。在勘察設計過程中充分聽取群眾心聲,規劃方案考慮群眾利益。在征求意見過程中確保群眾代表參與方案討論,針對一些不合理的情況進行有效溝通,進而推進項目建設。
應從長遠角度考慮,對項目區生產條件進行全面掌握,并對水源以及交通等情況進行了解,這樣才能科學合理的規劃[2]。此外,應對工程設施位置以及規格等方案進行多次比選,確保項目規劃更加合理。
項目規劃應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基準,進而提升農業生產能力,確保農民增收,并對農業生態環境具有改善作用。同時,以項目建設為重要平臺,推進產業融合發展。
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應與實際情況相結合,科學合理、因地制宜地搞好項目規劃設計。如果規劃不科學,不僅對農業產出效益有影響,而且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項目區農業發展步伐的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