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超
摘 要:在我國社會經濟體系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中,人們的審美需求也得以不斷提升,這使得人們對房屋建筑的藝術化與美學化等方面提出了較為新穎的要求。在這一新要求下,建筑設計工作的開展需在充分發揮建筑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將美學與設計工作進行有機結合,從而賦予房屋建筑相應的生命力,這也是現階段我國房屋建筑設計行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基于此,本文結合實際情況對房屋建筑與美學的有機結合進行深入探究,并對美學理論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效果進行闡述,望能夠對相關工作的開展起到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房屋;建筑設計;美學;有機結合
1 房屋建筑設計與美學的有機結合
1.1 統一性協調
結合實際情況來看,相對于傳統建筑學研究的內容來說,現代建筑學的研究內容更加重視利用簡單的立體幾何圖形來更好的彰顯建筑物的美感,從而在確保建筑物內部結構具有統一協調性的基礎上,使其能夠更具藝術性。在一般情況下,建筑結構設計工作的開展是一個具有統一性與美觀性的整體,換句話說就是建筑結構設計工作的開展要在能夠滿足人們對建筑物日常使用功能實際需求的同時滿足人們對建筑物的美學要求。為此,建筑設計工作在實際開展時應做好建筑內部結構的協調工作,從而為和諧、統一設計目標的實現提供充分的保障。其次,建筑物外部形狀與周圍環境的協調統一性也是建筑設計協調統一性的重要表現之一。因此,建筑設計工作人員要在開展建筑設計工作時做好周圍環境的勘察工作,從而借助顏色、外形等設計工作的開展來有效提升建筑物與周圍環境的配合程度,進而達到協調統一的最終目標。此外,在確保建筑設計與周圍環境的協調統一性時,建筑設計工作人員還需將建筑周圍環境所具有的特色有機的融合到建筑設計工作中去,以此來進一步凸顯建筑物的外形美[1]。
1.2 均衡穩定性
通常情況下,建筑物自身的顏色、大小以及構成材料都會對建筑物的實際輕重感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例如,在觀察一些體量相對較大、材料較為粗糙的建筑物時,我們便會感覺這類建筑物相對較重。因此,房屋建筑設計工作人員在將美學有機融合進建筑設計工作中時,需將均衡穩定性這一性質重視起來,從而進一步確保建筑物自身所具有的安定平穩感。結合實際情況來看,對一些古建筑進行深入探究我們則可發現,古人往往會借助對稱美這一性質來彰顯建筑物的均衡性定性。從現代建筑學的角度來看,均衡穩定性除了能夠體現在對稱美之外,現代建筑設計工作通常還會借助不規則不對稱的設計理念來彰顯建筑物層次方面的均衡美,這是因為,不對稱均衡設計理念在實際應用時雖然會導致建筑物出現兩邊結構、大小不一等現象,但是從美學的角度來看,這類設計理念卻具有著一定的均衡美[2]。
1.3 序列性
在應用美學理論開展建筑設計工作時,通過對美學進行深入研究我們則可發現,美學是一類追求空間與結構序列美的學科,因此,建筑設計工作者若想在房屋建筑設計工作中更好的體現出美學的特點,其就必須要將美學中的序列性重視起來。為此,其首先應對房屋建筑進行單元劃分,并在對房屋建筑進行科學劃分的同時,將美學的序列性有機的融合進房屋建筑設計工作中去,從而使得房屋建筑更具統一性。其次,房屋建筑設計工作人員還應在房屋建筑序列中規劃好開始與結束的位置,并在確保下一序列能夠與上一序列緊密銜接的同時,賦予房屋建筑相應的藝術性與美學風格,進而為房屋建筑美學特點與內涵的凸顯奠定堅實的基礎[3]。
1.4 韻律美
結合實際情況來看,韻律美不僅是美學中較為顯著的一點特點,其還是現代建筑設計中較為重要的設計環節之一。在一般情況下,韻律的本質就是事物與要素在特定時間范圍內所表現出的美學現象。現階段,富含韻律美的房屋建筑體系不僅能夠更好的表達出設計工作人員自身的思想特征,其還能夠進一步提升閥昂無建筑給人們所帶來的美學感受。通常情況下,房屋建筑設計工作的開哦站常會應用視覺、色彩等要素的韻律美來從本質上提升房屋建筑設計工作整體的美學特征。為此,建筑設計工作人員在開展相關設計工作時,需對門窗、墻面等具有重復特征的建筑內部結構進行重點把控,從而賦予其更為明顯的韻律美,進而為房屋建筑體系美學感受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2 房屋建筑設計中的美學理論運用效果
2.1 增加審美效果
在不同類型的建筑結構中,其具有的美學審美效果也大不相同,通常情況下,美學在建筑設計中的具體體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更加充分的將建筑設計工作開展的實際特征與社會形態凸顯出來,并將當代社會的科學生產力與創新力充分的反映出來;2、在滿足建筑設計適用性的基礎上,凸顯出建筑物具有的美感,從而進一步提升建筑物的身體價值;3、提升房屋建筑自身的鑒賞價值,并在確保房屋建筑能夠有效融入周圍環境的同時,使其形成具有美學特征的建筑景觀體系[4]。
2.2 美化環境
除上述美學在房屋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效果外,美學在房屋建筑設計中的應用還能夠有效的美化房屋建筑周圍環境。結合實際情況來看,色彩與造型是建筑設計工作在實際開展過程中較為重要的兩大要素,這兩大要素在房屋設計工作是以相互依存的狀態一同存在的。相對來說,美學中的色彩具有著較強的敏感度,其能夠有效的提升色彩自身在房屋建筑設計中具有的作用,并使其超越造型所具有的實際作用,并且色彩在房屋建筑設計中的合理應用還能夠在對建筑造型比例進行調整的過程中,有效的彌補房屋建筑造型方面存在的不足之處。此外,美學視覺效果的充分應用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建筑內部各結構的體積,從而使其內部結構比例更具協調性。最后,美學元素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還能夠掩飾建筑內部水管、通風口等美觀性不足的部位,并通過色彩等要素的充分應用使其更具美學效果。
2.3 凸顯地域特色
由于我國地域較為遼闊,從而使得我國文化具有著十分明顯的地域差異,為此,建筑設計工作在實際開展時,設計工作人員需將地域文化特色凸顯出來。結合實際情況來看,美學理論與建筑設計工作的有機結合能夠將地域文化特色更好的融入到建筑設計工作中去,例如,一些具有地方區域文化特色的圖形、圖案在建筑設計中的合理應用等等[5]。基于此,在建筑設計工作實際開展的過程中,設計工作人員需對地區文化特點進行深入探究,并在將其與美學理論進行科學融合的同時,將其更好的應用到建筑設計工作中去,從而在有效凸顯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時,為建筑物美學效果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3 結語
綜上所述,建筑美是無處不在的,為此,房屋建筑設計工作者需將美學與設計的有機融合重視起來,從而使其在滿足人們日常使用需求的同時,更加充分的滿足人們對建筑美學效果的實際需求。結合實際情況來看,建筑設計是一項具有創造性的工作,其能夠創造出獨特的建筑美,為此,建筑設計工作的開展切不可過于死板,建筑設計工作人員也應對美學與建筑學之間存在的相同之處進行深入探究,從而在將美學理論充分應用到建筑設計工作中的同時,為建筑美學效果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此外,在將建筑設計與美學進行有機結合的過程中,建筑設計工作人員還需將美學與建筑設計的統一協調性、均衡穩定性、序列性以及韻律性等幾點特性重視起來,從而使得建筑物自身的美學效果能夠從基礎上得以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時燕,汝晶. 淺析房屋建筑設計中的美學規律[J]. 中國標準化,2017(10):151+153.
[2]陳旭. 關于房屋建筑設計中的美學規律分析[J]. 建材與裝飾,2017(45):81.
[3]王志鵬. 美學規律在房屋建筑設計中的運用[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16):60-61.
[4]田瀟濛. 可持續發展視角下的動態建筑設計美學研究[D].中國礦業大學,2019.
[5]劉世仿. 解析房屋設計的基本原則及設計要點[J]. 磚瓦,2020(08):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