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煤礦智能設備取得長足進步,煤礦智能設備技術也有所發展。但煤礦智能設備領域存在諸多問題,采取改進措施維護智能設備健康管理系統,并用它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率,能夠促進煤炭企業的快速發展,同時為企業注入新鮮血液。
關鍵詞:煤礦;智能設備;健康管理系統
前言:當前,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煤炭資源需求不斷增加。但是,煤礦行業中煤礦安全事故頻發,嚴重制約了煤礦開采作業的順利進行。在這個背景下,本文對煤礦智能設備健康管理系統的關鍵技術進行分析。
1煤礦智能設備健康管理系統概述
煤礦智能設備管理系統基于Web技術進行維護,具有數字化、網絡化、在線化、遠程化、智能化的特點,提高了設備的利用率。系統功能主要是資源維修的信息交流與合作。其中公司配合ERP和供應鏈進行維修計劃、決策和評估,進行健康趨勢預測、質量安全管理維護等等。
煤礦智能設備健康管理系統各維度主要包括(1)功能維護,主要對狀態監測、故障預測與診斷、設備維護等。(2) 組件層,底層系統使用各種組件,進行數據采集、數據分析處理、維護決策、知識管理等。(3) 服務層主要包括業務流程、業務功能服務和技術功能服務。(4)工作流程:主要進行服務系統故障診斷、系統維護流程等業務,進行重組重建。
2煤礦智能設備健康管理系統技術分析
煤礦機械和電氣設備可能發生故障,因此系統要提前識別煤礦變化過程,確定電氣設備運行,預測相關故障的位置和程度。檢測系統可以檢測到煤礦電氣設備的早期故障。可以實現對電礦的綜合檢查、分析和定量評價。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1)確定現場控制位置,配合礦山設備確定和選擇檢測點的位置,特別是電煤的劣化部位和關鍵部位;(2) 根據設備的運行特性、速度,確定一般試驗參數和振動參數,如寬度、相位和頻率的確定。(3)可以根據設備檢測數據,建立預測模型,預測煤炭行業電氣設備的健康狀況,并將其作為設施點控制參數,對礦井的高速垂直輸送進行預測。
同時,由于采煤機電氣設備發生故障的可能性有規律,采煤機電氣設備的健康狀態因各個維度的測量和分析而發生變化。因此可以通過組合故障周期、設施運行和負載來預測故障的位置和嚴重程度。巡查系統可以巡查煤礦電氣系統,第一時間確定煤礦電氣設備的故障,并通過初步檢查,對峰值、周期、時間段、方法、量化和工作程序等進行技術標準的制定,完成定期檢查、詳細檢查、技術診斷和劣化趨勢管理,實現對產品的綜合檢查、分析和定量評價。煤礦電氣設備的老化和關鍵部件。例如,可以測量軸承振動信號在軸向、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檢測位置。根據系統檢測數據建立預測模型,可以預測煤礦電氣系統的健康狀況。
3煤礦智能設備健康管理系統技術優化策略
目前,煤礦電氣設備健康管理系統缺乏良好的數據交互,難以同步必要的數據,不同部門的數據也不一致,可能只有基本的核算和報表功能。由于缺乏控制和反饋,無法進行系統檢查,因此需要整合優化煤礦的健康管理工作流程。
3.1工作流系統優化
一是設施管理優化,主要是煤礦健康管理系統的規劃和采購管理,旨在提高設施的投資效率,減少重疊建設和低水平現象;二是完成技術投標審查,通過審查新設備的采購計劃和報價,完成合同并授予;第三,全模型檢驗和交付控制;第四測試通過后創建新的設施賬戶;第五新系統進行地面聯調和管理。
其次,調用并優化設施運行管理任務,將現場檢查結果錄入系統,在設施檢查任務中查找泄漏點或逾期點,并將解決方案報告高級管理層。
再有,優化資產維修管理,編制并實施大修計劃后,上報下一年度的修繕計劃,聽取指導意見后,轉為正式計劃。必須提交完整的最終數據,提交驗收證書,或提交測試報告。
最后,基于現有設施的設施租賃管理,優化資源配置,按年度計劃制生成設施租賃協議,計算設施租賃成本,交付、采購和運輸設施。優化設施管理,倉庫部門應適當調整備件庫存,以投標、拍賣和融資后處理設備。
3.2工作流管理框架
JBPM 將基于 J2EE 的輕量級工作流管理系統定義為靈活且可擴展的流程引擎。 首先是狀態層,也就是業務流程的狀態層,它代表了所有的狀態和流程,在工作過程中將一個流程實例的整個生命周期的數據作為單個變量存儲。第二個階段是邏輯階段程。這個階段定義了用戶界面層在工作流系統中的行為,用戶用事件填充數據以創建一些狀態。
4結束語
結合煤礦行業的快速發展,在實踐中注意煤礦系統的可靠性,加強煤礦健康管理系統關鍵技術的研究,可以促進安全健康事業的發展。因此首先應當優化動態跟蹤設施管理,促進煤礦管理科學規范,為煤礦設備安全提供基礎。本文首先對煤礦智能設備系統進行概述,在此基礎上分析煤礦智能系統的關鍵技術,最后提出一些優化策略。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為煤礦智能系統技術提升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周駿騰.煤礦機電設備的健康智能化管理研究[J].當代化工研究,2021(08):155-156.
[2]柴曉凡.煤礦機電設備健康智能化管理系統關鍵技術研究[J].煤礦現代化,2021(01):166-168.
[3]馮志明.煤礦機電設備健康管理系統關鍵技術分析[J].當代化工研究,2020(24):120-121.
[4]龐洵.煤礦機電設備健康管理系統關鍵技術分析[J].中國設備工程,2019(24):23-25.
作者簡介:
孫延義(1976年-),男,漢族,山東濰坊人,工程師,研究方向:設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