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萬里
摘 要:在房屋建筑的層高、規模不斷上漲下,為保障工程質量,保障其如期竣工,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的應用受到了更多建筑企業的重視。基于此,本文對房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特征進行分析,探究房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
關鍵詞:施工技術;混凝土結構;裝配式建筑;房屋建筑
引言:在房建工程中,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的應用廣泛,它需要對全部、部分的預制構件完成裝配連接,以此構建工程的主體結構。在現階段,國內對建筑的工業化、住宅的產業化發展更為關注,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存在,可以實現機械化的標準施工,實現標準化的工程設計,為房建領域的發展帶來了支持。所以,建筑企業需要對其相關技術加強了解,促進工程質量的提升。
1 房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特征
1.1施工工藝更為便捷
在裝配式結構的支持下,施工充分減少了模板支護以及澆筑等工序時間,在施工中按照圖紙吊裝成型構件便可,充分節省了工程工期,施工操作也更為簡單[1]。在有適宜的氣候條件,在設計沒有出現變更時,其施工的效率會比現澆施工更高,工程的質量、成本等控制目標均能順利實現。對裝配式的構件來講,它的施工過程只有設備吊裝、連接構件形成力學體系等內容。這有利于減少施工設備,且因其基本構件的形式比較少,各構件只有拼接方式上的差異,構件的連接方式也比較有限,所以其施工質量的控制效果比較好,但其技術要點會比較多,在誤差控制上比較嚴格。
1.2結構設計更為合理
在裝配式結構支持下,設計工作得到了更多可能。特別是對構件質量的科學控制,有利于構件性能和理想模型更為接近,同時也能結合具體需求,對構件的力學性能進行合理調整,構建制作的質量容易控制,制作的時效性也比較強[2]。此外,其設計方案能夠被簡化成標準不同的幾種構件模型,基于多組合、少規格等理念,促使構件可以彼此搭配拼接,最終構成有利于人居環境改善的良好建筑結構形式,促使建筑結構更具多樣性,使得設計方案充分體現出人性化的特點。最后,在它的設計中,也能將施工中應該考量的各種因素充分引入,保障構件的布置形式在施工時有充分可操性,避免施工和設計的脫節問題。
2 房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
2.1生產預制構件
首先,應該對模具方案科學設計,結合構件實際構造形式,對模具方案進行制定,且對工程的進度、構件種類等因素進行考慮,同時考慮到模具生產的效率和使用率,確保模具方案充分的合理、科學和經濟。此外,要注意預留孔及預埋件的設計。在裝配式的構件中,會涉及連接件、吊件或管線等的預埋件,一般在構件的受光面內進行連接件和吊件的預埋,同時要將其在側模內的懸挑梁內固定,保障其可靠、精準的定位。在振搗混凝土的過程中,應該避免對預埋件的觸碰,避免有破損或進漿等的問題。
再次,要注意夾心保溫板的預制。在預制工作中,保溫層、內葉墻等要一次成型,連為一體。而因為保溫墻為提前預制,施工中無需再次進行外墻保溫,且其保溫層會和建筑結構、外飾面壽命相當,這有利于施工難度的降低,也有利于保障其保溫性能。最后,要注意帶飾面構件的預制。在預制中應該將其和混凝土的成型進行同步施工,在生產中應該先將外裝飾的材料反向鋪設在模板中,再懸挑鋼筋籠,然后對混凝土進行澆筑。在鋪設中,面磚和膠紙應該充分連接,并據模板的基準線,將磚片反向鋪設進模具內,以雙面膠進行粘貼。針對于磚間縫隙,應該以海綿條進行填充,而水泥漿的滲漏會讓外飾面被污染,為避免此類狀況,應該預留磚縫。
2.2預制墻板吊裝施工
首先,需要準確定位。要先安裝墻板的限拉件,再對預制墻板進行安裝,在墻板的吊裝中應該將纜風繩掛好,抓住墻板的兩端使其慢慢下落;在墻板下應該放置鏡子,便于后續的插筋施工,再以測量來準確定位以及固定;對預制墻板的斜支撐進行安裝;在套筒連接件上安裝螺栓,以鉚環固定,在安裝好預制墻板的撐桿后,要以刻度尺對垂直位置進行調節,在墻底應該設置墻板精度檢測的控制線,而各尺寸需要滿足設計要求后再固定。
其次,吊裝預制樓板。在疊合板的起吊中,應該使用多點吊裝的方案,確保樓板有均勻的受力,保障施工平穩。梁板模及墻板上應該將單面膠條貼好,保障樓板在膠條上完全搭好,再使樓板緩落,在墻板上搭接,保障樓板邊緣以及墻板頂部的膠條應該充分搭接好。
最后,吊裝預制樓梯。在樓梯安裝中,應該先對控制線進行設置,保留出大概30厘米空隙,確保初裝抹灰層有充足的預留空間。在樓梯上下口,應該鋪設混凝土,對水平層灰餅標高準確控制;在樓梯板的安裝中,要先以螺母進行固定,再緩慢進行起吊;在梯段已經落位后,應該以鋼管架頂托于樓梯底的脫模吊頂處,便于支撐固定。
2.3套筒灌漿施工
首先,要全面檢查。對連接鋼筋進行檢查,如檢查其長度、位置或表面清潔度等;對構件的連接面進行檢查,對構件的水平接縫處有沒有雜物進行檢查,若有則做好清理,在構件以及灌漿的連接處將潤濕處理做好;對樓面安裝實際平整度進行檢查,保障構件安裝的準確性。
此外,關注分倉和封堵接縫。在裝配構件的灌漿中,一般進行電動灌漿,且在分倉中對倉體進行設置時,需要對灌漿的壓力、阻力等指標充分考慮,封縫寬度需要保持在2㎝上;而連接鋼筋的外沿應該預留出大概4㎝,保障在使用中可以將套筒孔口遮擋住;在分倉中,模板應該將封堵料填滿,再抽出內襯。在封縫封堵中,應該利用填抹材料,構件應該在填抹密實之后灌漿;在剪力墻的外側封堵中,應該用到密封條。
最后,要關注灌漿連接。應該按照標準,對灌漿料進行制備,在灌漿連接中,應該先對灌漿孔的出漿口進行檢查,在確保無雜物后繼續進行灌漿;以灌漿槍從下方進入到灌漿孔中,一倉應該在一個孔灌漿,而灌漿應該在半小時內結束,中途無法停止,在結束灌漿后,才能抽出灌漿槍。然后要封堵灌漿孔,以水平縫連接多個接頭,按先后順序將排漿孔、灌漿孔封堵好,在封堵中要確保灌漿壓力,在出漿口已經堵實之后將灌漿停止,對接頭的充盈度進行檢查,若不飽滿應該單獨進行灌漿。
2.4現澆節點施工
首先,要交叉放置封閉箍筋,校正預留的豎筋位置,將上部豎筋綁好;而墻筋端頭應該以切割機進行磨平并且涂漆;在水平筋的綁扎中,要設置定位筋,且墻筋的根部要避免偏位;全部鋼筋應該固定至一起;在轉換層插筋中,為保障準確的插筋定位,應該按預留的剪力墻實際長度,對鋼板模具合理制定,保障插筋位置比通孔位置更大;在結束澆筑后,要在混凝土的強度合格后將模具移除。
此外,在墻體四周,應該放置好雙面膠,再將疊合板拼接起來,在主龍骨的安裝中,再調整疊合板,保障接縫能夠緊密連接,避免漏漿;若預制的剪力墻和樓板的接縫比較大,則應該以膠合板進行封堵,以膨脹螺栓將四周固定,以細石水泥砂漿,將小縫隙封堵好;在處理水電的預留洞口時,應該以定型的鐵擋板封堵洞口四周,避免漏漿。
最后,針對于結構預制部分的節點,要以混凝土現澆的方式完成連接,關注澆筑前的濕潤和清理,一次性完成澆筑。
3 結束語
在房建施工中,裝配式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更為廣泛,它滿足了施工的綠色要求,有利于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有利于工程效益的提升,建筑企業需要對其應用加強研究,以技術應用促進工程各項效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周韜.基于房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關鍵技術探究[J].中國住宅設施,2020(3):2.
[2]劉冬霞.房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關鍵技術的應用研究[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9,000(042):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