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
摘 要:隨著中國股市中投資者數量的不斷增加、市場的繁榮程度不斷提高,我國的股票市場中的市場異象引起了越來越多學者的關注和研究。中國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在春節、國慶節等節假日前后的交易日中我國的股市都會表現較為良好,這也被稱為我國股市的“假日效應”。本文通過行為金融學的知識,得出結論:風險偏好不同的投資者對于“假日效應”的應用應該因人而異,而政府和監管機構要起到“看得見的手”作用積極規范市場,避免“假日效應”帶來的消極影響。
關鍵詞:假日效應;行為金融學;投資者情緒
1 引言
1.1 寫作背景
中國資本市場和股票交易市場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程度和開放程度日漸成熟,除了機構投資者外愈來愈多的個人投資者參與到了中國的股票市場交易中。而中國的股市也同其他國家股市一樣出現了因投資者情緒引起的股市異象。對于投資者情緒引起的股市異象,越來越多的人通過行為金融學這一學科進行研究。
1.2 文獻綜述
徐聞宇(2013)認為如果根據假日效應進行投資組合的選擇,則當投資組合考慮到假日效應的情況下收益會明顯高于未考慮假日效應的投資組合,特別是像春節一類的長假。
馮曉梅(2014)運用采用宏觀相結合的模式研究我國股票市場的假日效應,主要研究了假日效應是否真實存在、什么類型的股票容易受到假日效應影響,提出投資者應該加強對于假日效應的學習,監管部門應該提供更多假日信息,減少利用市場假日投機。
2 有效市場假說和假日效應
2.1? 有效市場假說
有效市場理論具備以下假設條件:首先,投資者是完全理性人,可以對于資產交易做出合理的判斷;其次,如果投資者作出不理性的交易行為,交易的隨機性可以減免不理性交易行為對交易價格的影響,市場上的價格不會出現大規模的波動;最后,如果非理性投資者的交易行為并非是隨即和不相關的,其行為雖然會對資產的價格有所影響,但是市場中的套利者將會將會糾正非理性投資者造成的價格偏離。
尤金·法瑪認為有效市場可以根據信息對資產價格的影響程度分為三類:一是“弱式有效市場假說”,該假說認為歷史信息已經被資產的價格充分的表示和反映,即投資者可以通過借助基本的技術分析來獲取超額利潤;二是“半強式有效市場假說”,即市場上的股票除了反映過往的歷史信息外,也已經反映了公司在經營過程中的相關信息以及未來的運營前景;三是強式有效市場假說,在強有效市場中股票的價格已經完整地反映了企業自行向外界公布的所有信息和企業內部的未公開的信息。
2.2 市場異象
“市場異象”這一概念指的是在有效市場的股票交易市場中,金融資產交易獲得的收益率在經過市場中的風險因素調整后,投資者獲得收益仍然大幅超過預期收益,這種異常現象被研究者們稱為“市場異象”。截止到現在,經過金融學家研究和確定的市場異象,已經包含廣泛,如日歷效應、星期效應、小公司效應及1月效應等。而本文所討論的假日效應也屬于市場異象中的一類。
2.3 假日效應
由于金融學的不斷發展和衍生,假日效應作為一個新興的市場異象開始被學者所重視和研究。而對于假日效應的定義存在著差異,在目前的金融學界對于假日效應較為廣泛的定義為:在節假日之前及之后的短時間,股票的收益率會大幅波動,這種與平日差異較大的波動就被成為假日效應,而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中國股票職場中的假日效應。
3 中國股票市場中的假日效應
3.1 中國股票市場中的假日效應表現
根據獲得的數據統計,在2009年至2019年間,我國上證綜指的全年收益率在某些年份為負值,但是在春節假期簽的三個交易日的收益率均為正值,十分顯著,這證明我國的股票市場在春節前的交易日中表現較為良好。所以我國的股市中確實存在著假日效應,并且不光是在節前,在節后同樣存在假日效應。
3.2 行為金融學對我國金融市場異象的研究
如上文所述,我國的金融市場存在假日效應等市場異象,而行為金融學對于有效市場假說無法解釋的市場異象有更為合理的解釋,下面用行為金融學的理論對假日效應等我國金融市場存在的市場異象進行合理的解釋。
3.2.1 噪聲交易
在我國節假日期間,因為會促進消費、旅游等行業的收入提升、業績上漲,所以市場上存在的噪聲交易者會對于相關企業的股價進行高估、形成噪聲,從而引起市場對于上述產業的相關股票的預期上升,導致股價上漲。而我國的股市(如上證指數)一年之內的波動在大多數年份會達到百分之一百左右,這樣的大范圍波動說明我國的股市內部確實存在著比較明顯的噪聲交易效應。
3.2.2 過度自信
在我國的股票交易市場上,投資者因為掌握的金融知識、相關信息較少引起盲目相信自己的股票交易能力,會在選擇信息時偏向于符合且可以支持自己內心想法的外部消息。如此進行股票交易的后果就是,往往選擇有短期利好消息的股票,無法發現長期的盈利性,導致短期交易的成本增加。而當過度自信投資者因為短期利好選擇的股票大幅虧損時,投資者也會因為過度自信堅持持有,導致更加嚴重的虧損。
3.3 我國投資者情緒對假日效應的影響
假日效應其實也是投資者情緒互相影響的結果之一,我國節假日期間由于投資者之間可能會互相交流和討論投資狀況,導致了利好消息在投資者間傳遞的頻率,激發了投資者投機性的需求,同時會增加新入市的投資者,所以導致股市交易頻率提高、股價提高,這也是春節前上證綜合指數平均收益率向好的原因。
4 中國股市假日效應的啟示
4.1 政府發揮好“看得見的手”職能
如上文所述我國的散戶投資者因為掌握的金融知識、相關信息較少,實際上投資能力薄弱,容易被他人或機構誤導,形成非理性的投資理念影響中小投資者的投資行為。為了減少散戶投資者被機構利用“假日效應”誤導、遭受不必要的損失、對股市的穩定性造成影響,政府和監管機構應該發揮好“看得見的手”職能。
4.2 投資者應利用好中國股市中的假日效應
我國股票投資者可以在按照自身投資思路和風格的前提下,根據假日效應對某些業績在節假日具備利好的行業,選擇對應股票進行短線投資,在投資者情緒最高漲時賣出股票,獲取收益。
參考文獻:
[1]鄒洪梅,歐陽令南;中國股市“規模效應”的實證綜述及原因分析[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04年06期
[2] 鄒潔;馬寧;證券市場行為異象的行為金融學解釋[J];經營管理者;2009年03期
[3] 張煜;行為金融學對于有效市場異象現象的分析[J];知識經濟;2009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