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樂寶 陳昊
摘要:河道堤防工程運行管理是河堤建成后運營維護的實質性工作,包括管理運營單位的建立、制度的制定和相關工作的實施,而水利工程養護的實施是河堤運行管理的有力保障。為了加強河堤特別是骨干河堤的運行管理,促進河道堤防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確保河堤工程的安全運行和工程效益的充分發揮,本文探討了河道堤防工程運行管理工作現狀問題,結合實際情況分析了河道堤防工程運行管理模式和管理機制,可供參考!
關鍵詞:河道堤防;?管理模式;?機制研究
河道堤防工程對于城市來說是極為重要的,它不僅是城市生態系統主城中最為關鍵的部分,它還影響著城市的發展和進步。因此在河道堤防工程管理中需要做好最合道的運行管理,基于此,文章分析和研究了河道堤防工程運行管理的模式,在運行管理中必須從河道堤防工程的具體情況出發,明確在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構建完善合理的運行管理機制,并將其有效落實到河道堤防工程運行管理工作中,確保河道堤防工程運行管理的效率和質量,實現河道的可持續發展。
1河道堤防工程運行管理工作現狀問題分析
1.1管理體制不健全
雖然現階段對于河道堤防工程的建設都非常重視,但是在河道堤防工程建設完成后,缺乏科學合理的管理機制,后期的治理管理以及維護工作并不到位,導致河道堤防工程功能無法實現。河道堤防工程管理工作可是由多個部門共同完成的,在以往的運行管理中,由于制度上的缺陷,在實際的河道堤防工程工作中經常會存在職責不清、任務重疊、約束機制缺乏等問題。
1.2防洪排澇標準低,抗災能力差
導致河道堤防工程抗災能力較差的原因有:(1)在進行河道堤防工程建設時,設防標準相對比較低;(2)河道之中大量的漂浮物、泥沙、水草等得不到有效的清理,嚴重影響了河道中河流的運行,給河道堤防工程帶來壓力;第三,現階段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增多,路面硬化概率越來越高,當出現雨雪天氣時,積水或者融雪水無法滲入地下,只能排入到河道之中,大大提高了河道堤防工程的排水壓力。
1.3運行管理經費不足
河道堤防工程運行管理屬于公共基礎建設,因此其是由國家財政負擔相關費用。但是因為財政撥款方面相對較少,因此缺乏相應的運行管理費用,導致運行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都比較低,當河道堤防工程出現問題時,無法得到及時的維護,進而影響了河道堤防工程的防洪排澇功能。
2河道堤防工程運行管理模式與機制探討
2.1按照統一管理模式進行管理機構的設置
從當下的具體情況入手,逐步完善恢復管理段建制或三干流河道。對河道堤防工程以及重點水利工程的管理權進行統一,原先由縣級代管的直接歸屬到市統管,由市管理部門對三干流管理權限進行細致劃分,以完成對最基層河道管理單位的有效管理。在具體實施中,可以考慮以下兩種模式:(1)分別設置河道堤防工程管理單位,尤其完成對相應區域的管理任務;(2)閘段合一,根據區域來設置相應的管理部門,由其完成對分屬區域的河道堤防工程及水閘管理。
2.2河道堤防整治工程規范化管理
在河道堤防工程規范化整治中,需要從多個方面同步入手,優化河道行洪斷面,確保河道行洪能力。對于那些可能會危及河道堤防工程安全的河段,必須強化維護措施,有效確保河道堤防工程穩定及堤防的安全;至于哪些堵塞嚴重的河段,要積極開展清淤工程,并按照具體的環境建設要求,做好對河道堤防工程兩岸的綠化、擴卡等工作;在河道堤防工程整治工程施工過程中,必須與河道堤防工程的具體情況結合,制定切實有效施工組織方案,嚴格遵循既定的施工計劃和施工要求,確保整治工程的質量,提高河道的行洪能力。此外在河道堤防工程整治工程中,應做好對河灘的治理和開發,在不影響河道排洪、泄洪、輸沙等要求的前提下,緊抓重點,兼顧一般合理的開發河灘,提高河灘的利用率。在某河道堤防工程治理工程中,總工程長度為13km,在工程中重點進行了防汛道路和堤防排水設施的修筑,同時也對堤坡、河灘、內外堤肩、俄堤區等區域進行了修補,并綠化了堤坡和設置相應的警示標志,有效保證了提防的穩固性,提高了河道的泄洪能力,實現了河道整治的目的。
2.3合理劃定河道管理范圍
河道堤防工程管理工作的前提是要做好對河道管理范圍的細致劃分,作為縣級以上政府機要做好這一方面的工作,這不僅僅是工作要求,同時也是法定職責要求。作為相關的水利主管部門,在進行防洪標準、對應洪水位、劃分河道堤防工程管理范圍時,需要綜合考慮當地的具體情況,比如經濟發展需求、河流保護要求、以往的河道堤防工程管理及處置經驗等等,以此為依據,才能制定出合理科學的河道堤防工程管理規劃。水利管理部門,做好對河道堤防工程范圍的劃分后,應該將其整理為書面報告并上報給同級政府,經政府同意后對社會公示。
2.4精細化管理模式
精細化管理在各行各業的應用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應用效果,在河道堤防工程運行管理中,也應該重視對精細化管理模式的應用。精細化管理指的是,在運行管理中對管理目標進行細化,然后以此為依據,對工作任務進行更加細致的劃分,細化工作任務,全面確保工作目標的實現,是管理工作的效益和質量得到有效保證。精細化管理模式在于管理細節和管理深度方面有著非常大的優勢,將精細化管理應用到河道堤防工程管理中,能夠實現河道堤防工程管理的規范化和系統化,同時還可以有助于施工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開展,使施工人員和企業之間能夠維持一個良好關系,增強員工對企業的信心,使員工更加主動的投入到河道堤防工程的施工管理過程中,提高工作的積極性,更好更快的完成應盡的工作任務,為高質量河道堤防工程建設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2.5提高項目實施效能
將相關資源進行有效整合,改變以往單一發展模式,多方面融合發展,以實現對水土資源的充分利用。首先,山丘、河流以及森林都屬于同一生態圈,河流是連接這一生態圈的的經絡,因此在進行山地治理、林業治理和土地整治時,可以將其與河道堤防工程等進行綜合考慮,實現土地資源、林業資源和水資源的協調發展,創造更多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比如,將護坡與濱水公園相結合、在園林中融合灘地、將提防頂設置成公路或者步行道、利用濕地完成對污水的處理等等。其次,提高對資金的利用率,所有的工程計劃以及施工都需要結合工程的具體情況和要求,對資金進行充分的利用。最后,對項目資金進行有效的管理,合理分配,兼顧各個環節的工作,以確保河道運行管理工作的順利完成。
2.5引入市場機制
第一,對水利投資形式進行創新優化,積極整合相關資源。第二,對公共資源非公益性應用征收相關費用,引入市場機制,比如將河道堤防工程等的使用權通過“招、拍、掛”等方式,引入社會資本的投入。
3結論
綜上所述,在當下河道堤防工程運行管理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和不足,為了更好促進城市的發展,為居民提供更加良好的生活環境,應該做好對河道堤防工程運行管理工作的分析,優化和完善其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創新河道運行管理模式,提高河道堤防工程運行管理的效率和質量,為河道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趙柏玲.淺議河道堤防工程的養護與維修[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16):191-191.
[2]郭德良.淺議河道堤防工程的維修與養護[J].農業與技術,2016,36(16):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