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
摘要:現如今,小學教育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更加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此背景下,體育教學作為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途徑,進行了教改活動。本文對小學體育教學展開了全面的分析,基于新教學理念視角,針對提升學生主動參與性探討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小學體育;主動參與性;建議
引言:
在新教學理念的指導下,越來越多的教育者認識到了體育教育的重要性,在教改活動中,給予了體育學科更多的重視。在小學體育改革中發現,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缺乏主動參與性,成為了體育教學中的一大重要弊端,因此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成為了小學體育教改的首要任務。
1.小學體育課程主要存在的問題
1.1學生的學習意識有差距
根據研究可知,小學生在體育學習中具有被動性特征。因為體育課程性質的原因,學生對體育課程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主題。同時,因為體育課程是在戶外舉行的,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擾,注意力很容易就被分散了,在教學課堂中,學生也只是以旁觀者的態度參與課堂,對于教師所要求的教學目標,學生都是被動地完成,缺乏積極鍛煉的意識[1]。
1.2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不高
現代小學體育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性。但是,很多教師仍然保留著傳統的教學方法,對于體育教學課堂并沒有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針,甚至很多體育教師都不是專業的體育教師,而是其他課程的教師來代課,這就導致教師本身的專業素養并不高,在教學指導和解惑方面,并沒有正規的體育教師講解的詳細,對于體育動作要領,也無法做到面面俱到,因此,校方在選擇體育教師時,一定要具備專業的體育素養,這樣才可以給學生傳授更專業的體育知識。
1.3教學內容枯燥單一
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教學內容不能千篇一律。實際教學現狀中,教師往往會制定簡單的、重復性、機械性較強的教學內容,學生在第一次授課時興趣很高,課堂參與度也很好,二次授課時,學生便會感覺到枯燥無味,課堂參與度明顯降低,因此,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興趣愛好,結合課堂實際教學現狀,制定出既不影響教學質量,又可以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的教學內容,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不主動參與體育課程的問題。
2.提升學生主動參與體育課堂的策略
2.1營造良好體育氛圍,激發學習興趣
小學生在學習中,易受環境的影響,良好的體育課堂氛圍,可以更好的吸引學生。教師在引導學生開展體育鍛煉過程時,要把握住學生的思維特性,讓學生能夠在一個良好的體育氛圍下開展體育鍛煉,在實踐中培養小學生的主動參與度,就要善于應用體育活動。激發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要讓學生在一個安全有保障,活躍范圍寬廣的區域下開展體育活動,并且能夠發揮自身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自身學習水平的提升。所以,教師營造體育教學氛圍的過程時,要以學生為主體,綜合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興趣愛好,幫助小學生尋找體育鍛煉興趣點,并且能夠以此為基礎,不斷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培養良好的學習能力。讓每一個小學生都熱愛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例如在引導學生進行短跑訓練時,教師可以簡單的設計障礙小游戲,或是接力小游戲,讓孩子們在一個歡樂的氛圍下,開展體育運動,完成體育游戲,增強自身的身體素質,進而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同時,教師還要做好防護措施,保證學生安全[2]。
2.2豐富體育活動內容,鼓勵參與學習
體育運動的單一化成為了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主要特征,學生難以產生興趣,缺乏自主學習性。基于這種情況,應豐富體育活動,幫助學生開闊眼界,獲得良好的體育鍛煉能力。在大多數的小學中,體育教師多以教導學生廣播體操為主,對于學生其他能力的發展不重視,導致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不高,大多數孩子認為體育課可有可無,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所以教師要轉變這種教學模式,通過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學生的主體出發,探討更多符合學生實際的體育運動,增強學生的主體參與。教師可以從我們的生活出發,帶領孩子們開展一些具體的體育小游戲,或是將平時的廣播體操學習變得更加豐富多樣。當然,教師在設置體育活動的過程中,一定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為了讓學生可以發展自身的興趣愛好,教師可以在教學互動前做好調查,了解孩子們感興趣的體育運動,這樣在開展教學時,教師就會更加具有針對性。例如可以讓小學生依照年齡的不同,性別不同,進行分組,充分發揮小學生的主動創造性,自主開展游戲活動,或者借助運動器材,讓小學生的鍛煉方式更加豐富多彩[3]。
2.3拓展體育活動方式,引導自主鍛煉
在以往的體育教學中,學生只能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活動,并且在活動期間要受到教師的監督,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下。因此教師要將一定的課堂時間留給學生,不斷發揮學生的自主創造力,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參與體育鍛煉。因此,體育課堂應當是以教給學生技能和能力為主,不應當忽視學生自主鍛煉能力的培育,在小學體育課堂中,教師要給學生一定的自主學習時間,讓學生自主探索體育運動,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定的討論,在開展課內教學時,教師組織學生參與到課堂設計中來,“你們最感興趣的體育運動是什么?”“如果讓你們當體育教師,你們如何開展體育教學”實行一種角色互換的模式,讓學生可以更加了解一節課的體育運動,同時教師也可以從學生的角度,豐富體育教學形式,拓展活動方式,幫助學生更好的開展體育鍛煉。拓展體育活動的方式多種多樣,教師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出發,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設計豐富多彩的體育項目,幫助學生開展體育活動,對于具有探索意義的體育活動,教師尤其要給予學生空間獨立完成,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的方式參與體育鍛煉,還可以幫助學生模擬情境,開展體育互動,學會與他人溝通。
結語:
實際上,在體育教學中,提升小學生主動參與性的策略還有很多,因此,需要體育教師從實際情況從發,結合學生發展特征及興趣,探究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利用有效手段,促進學生更加自主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之中。
參考文獻:
[1]張玉蘭,孟紅義.小學體育提升學生主動參與度的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17(2):121-121.
[2]鄒琳峰.關于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的策略研究[J].教育.
[3]孫英俊.提高中職學生體育與健康課堂參與度的策略研究[J].體育教學,2011,31(5):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