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慧文
摘 ?要:隨著經濟和煤礦行業的快速發展,在煤礦安全管理中,要圍繞安全措施的創新應用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形成高質、有效的安全管理模 式,通過構建規范化管理的安全模式,對于提升煤礦綜合效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通過對煤礦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闡述,并從安全管 理運行的相關要素出發,探討構建煤礦安全管理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煤礦;安全管理;有效路徑
引言
在煤礦安全管理的過程中,既要注重技術層面的創新應用,更加要圍 繞安全生產創新管理,并從多角度多方面加強對安全生產任何一個環節的 控制,從而實現在煤礦綜合管理的安全效率。因此,要在全面考慮煤礦安 全生產的基礎上,重點對可能出現的相關隱患問題進行重點分析,突出在 安全隱患排查、管理人員培訓、技術創新、責任意識提升等方面的運用, ?全面構建煤礦安全生產的有效路徑。本文主要圍繞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性 進行闡述,并分析在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相關問題,進而從多角度探討加強 煤礦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全面提升綜合管理效能。
1 簡要分析煤礦安全生產管理的重要性
1.1 ?提升經濟效益的有效手段
通過加強采煤安全管理,可以有效的創新技術手段、管理模式,從而 加強在市場競爭環境下的綜合管理效能,并在實現煤礦企業整體經濟效益 的情況下,實現安全穩步推進,可以全面降低安全成本,減少因為安全事 故造成的一些不利因素,并在整個管理過程中,減少機械設備、理念創新 等方面存在的相關問題,避免在實際過程中造成的人員以及管理漏洞帶來 的安全風險,全面提升煤礦的經濟效益。
1.2 ?提升科學管理的有效方式
在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中,需要建立嚴格規范的管理模式,尤其是在規 范生產與安全管理的基礎上,結合定崗、定人、定點、定量、定標等管理 服務體系的創新,讓員工主動參與到安全生產之中來,并構建主動性、科 學性、規范性的安全理念, ?結合信息技術的運用, ?結合5G信息化管理,在 可視化管理、監督管理的過程中,形成細化管理、深入服務等方面的機制 運用,從而有效的提升煤礦安全生產的綜合服務功能,實現對煤礦企業的 綜合客觀發展需要。
2 煤礦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相關問題
2.1 ?追求經濟效益、投入較少
在綜合管理過程中,一些煤礦企業只注重經濟效益,強調產量與輸 出,在安全生產與安全規范管理方面的投入相對較少,在市場化經營的背 景下,不能將安全生產與技術要素相融合,沒有對生產流程中的相關環節 進行資金投入,在設備更新、人員培訓等方面不能及時的增加成本,相反 是減少在煤礦生產過程中的技術投入與資金投入,形成安全要素管理不到 位的現象。
2.2 ?管理紀律不嚴格,存在有疏忽
在煤礦安全管理紀律的應用中,還存在約束不夠、監督管理不嚴格等 現象,例如,制度建立不健全、制度運用不徹底、處罰管理不到位等等, ?在缺乏相應政策支持的背景下,安全管理的綜合合力還沒有全面形成,尤 其是在部門聯合、綜合管理、協調運用等方面,還沒有形成全面化的管理 模式,在沒有詳細綜合的管理細致表格背景下,對于整個生產環節的控制 還不到位,特別在監督管理這一方面,還存在管理約束不到位,生產要素 不齊全等影響,都不利于煤礦合安全生產的有效應用。
2.3 ?設備設施不完善
大部分煤礦在安全監管工作中最大的困難便是專業人員與資金的短 缺。因為資金短缺,一些機器設施老化陳舊后仍不能被及時替換,這導致 煤礦機械設施的安全監管工作無法順利進行。其中更關鍵的問題為,部分 安全設施沒能獲得實時更替,比如,煤礦瓦斯的感應設施、通風檢測設施 等。因為無法為技術工人創造優厚條件,煤礦公司中的專業人才大量流
失,無法確保煤礦生產的安全性。煤礦生產期間潛存的技術性問題無法被 實時檢測到,因為不能及時排除,致使煤礦生產期間出現大量安全事故。
3 分析煤礦安全管理中的相關安全要素
3.1 ?強化員工的綜合安全行為
在煤礦安全管理中,員工的安全行為對于提升員工的整體素質有著十 分重要的意義。從安全管理的角度出發,尤其是在加強安全操作等方面, ?要圍繞有可能出現的安全事故要素等,在操作規程、安全系數等方面,形 成有效的管理。其中,將員工的行為要素納入到安全管理的措施之中,通 過結構化的分析處理,對于員工參與組織活動的安全程度、管理模式等, ?形成制度化、規范化的管理,在行為要素的控制中,主要是圍繞知識、技 能、安全意識、實踐能力、綜合素養等能力要素進行培訓、錘煉,加強對 員工安全態度的引導,形成綜合知識、能力、態度等整體認知的提升,減 少由于員工個性差異等造成的影響,減少在安全管理存在的隱患,增強整 個安全管理的綜合功能。
3.2 ?構建全面優化的管理機制
在制度化管理過程中,要圍繞煤礦安全生產的需要,重點注重在制度 建設這一塊,形成細致的、科學規范的、安全優質的管理機制,并細化每 一個管理環節,在制度機制方面,要提升政治站位,全面落實領導安全責 任管理機制,堅持安全管理的理念,嚴格執行領導帶班以及負責制度,及 時發現在煤礦生產以及采煤過程中出現的安全隱患。同時,要明確每一個 行業的組織管理原則,強化安全生產責任,構建詳細的、暢通的綜合協調 職能管理模式,并提供精細化的體制保障。在確保安全意識宣傳到位的基 礎上,突出在認識程度、技術創新、體制完善等方面的應用,突出構建安 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以及執法隊伍建設,全面理順安全監管職能,為實現 安全管理構建系統化、科學化的管理機制,為筑牢安全生產屏障提供強有 力的制度支撐。
3.3 ?瓦斯防治措施
有數據表明,礦井的低瓦斯量并不能絕對保證不會出現瓦斯爆炸現 象,所以對于瓦斯涌出量更多的一般礦井來說,就更要采取防范瓦斯爆炸 的現象發生。以馮家塔礦井為例,這是一座瓦斯涌出量低的礦井資源,相 關管理人員采取了以風排防范為主、以自動監控技術和人工巡查的防范為 輔的措施,保證能夠實施降低和發現瓦斯異常現象的發生。
結語
因此,在煤礦安全管理的過程中要結合人性化、制度化、規范化的管 理方式,結合安全生產要素的需要,在創新管理、細化措施等方面形成技 術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等模式,突出在安全制度、技術控制、思想 引導等方面的應用,形成監管到位、制度到位、行為控制到位等多方面的 安全路徑,從而提升整個煤礦企業的整體競爭力,加強煤礦安全管理在實踐中的綜合效能。
參考文獻:
[1]鄭賢斌,陳國明.基于SPA安全綜合評價方法及其應用[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 報,2016,8(02):23-24.
[2]趙克勤.集對分析的不確定性系統理論在AI中的應用[J].智能系統學報, 2016,7(02):102-103.
[3]郭濱 .與時俱進爭一流——七臺河市煤礦安全監察處安全質量標準化建 設紀實[J].煤炭技術,2018,9(0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