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在元
摘 要: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常態化,線上教學已成為一種主要教學模式,解決了不能線下授課的難題,但也出現了大量問題。本文結合筆者兩年線上教學的實際情況,對高校線上教學的利弊進行分析,進而提出合理的優化措施。
關鍵詞:線上教學;師資;交互性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復,疫情防控成了一種常態化,使得線上教學成為了當前形勢下教育的一種主要形式,帶來了很大方便的同時,也出現了很多問題。那么,相對于線下教學,線上教學究竟有什么優缺點;疫情結束后,線上教學又應該如何和線下教學相結合,進而強化教學效果,提升高校的整體教學水平呢?
一、線上教學的優點
(一)師資水平更高,教學資源更豐富
同一門課,不同大學的師資水平不同,同一大學的授課老師水平也不同。這個不同涵蓋老師的學術水平、授課內容的質量、在線資源運用能力、課堂駕馭能力、情緒感染力以及課件制作水平等,這些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毫無疑問,好的教學團隊打造的精品課,內容更豐富新穎,課件更精美,老師情緒感染力更強。因此線上教學完全可以讓學生選擇一些全國聞名的精品課,而任課老師負責答疑就行。當然,如果任課老師水平高,也可以自己制作視頻或者直播授課。總之,線上教學可以把最優秀的教學資源共享給所有的大學生,做到人人都上的是名牌大學,授課老師都是名師,教學效果無疑可以更上一層樓。
(二)學生可以反復學習,深化學習效果
線下教學時,學生雖然可以及時問老師,但老師為了教學進度,并不能花太多時間來答疑。同時,有些學生因為怕丟面子,即使不懂也不愿意提問。這樣,前面的問題不解決,后面也學不好,邏輯性強的知識點尤其如此。而線上教學則不一樣,錄好的視頻可以讓學生反復學習,學生不用擔心丟面子,老師也省下再次講解的時間,同時還不影響整體的教學進度,從教學兩個方面都提高了效率。以筆者在超星學習通的教學為例,大部分學生章節學習次數都在100次以上,且絕大部分視頻任務點的播放時長都遠超過視頻本身的時長,即反芻比絕大部分都超過100%,個別甚至高達300%以上。這無疑說明學生有反復學習的需要,尤其是難度大的知識點,而線上錄制好的視頻可以很好滿足這種要求,這一點是線下教學做不到的。
(三)學生反饋分析更快捷,有利于對癥下藥
教師線下授課后雖然可通過提問、作業來分析學生掌握的情況,但一是不夠精準,二是要花很多時間;而線上教學則可以利用學習平臺的統計功能快速、精準地做出分析。比如,從平臺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哪些知識點掌握的較好,掌握的同學有多大比例,當然前提是設置好每個知識點對應的考題及其難易程度。這樣教師就可以針對性的在后續教學中改進,學生也可以通過統計知道自己各科知識的薄弱環節,進行針對性的查漏補缺,教和學兩方面的效率都會大大提升。
(四)出題、閱卷更快速
線上教學一般是借助于某種平臺進行的,而如學習通之類的平臺,可以從導入的題庫中,根據難易程度、知識點覆蓋面、題型隨機抽選組合成一套試卷,甚至可以一個學生一套試卷。這樣一方面可以防止老師提前劃范圍等不嚴謹的情況,另一方面閱卷速度也很快。因為平臺可以直接判讀客觀題和總分,可以節約大量時間,讓教師有更多的精力去更新教學內容和研究教學方法。
二、線上教學的缺點
(一)交互性差
任何一種好的教學方式,一定是教師和學生能夠及時的溝通,教師通過溝通了解學生的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節奏;學生通過溝通,及時弄懂所學知識。但現在網上教學主要的一種就是錄制視頻,學生在看視頻過程中產生的疑問,并不能馬上解決,等到看完,前面的問題說不定已經忘記了,學習效果勢必受到影響。如果是直播授課,雖然學生可以馬上發問,但網絡延遲、麥克風清晰度以及讓誰來提出疑問都不是盡善盡美,很大程度上是趕不上線下授課的。
(二)情緒感染力不強
線上授課,由于聲音通過麥克風,所以聲調、音色都會發生很大改變,以至于很多人覺得錄制的視頻中的聲音不像自己的;再加上無法通過網絡來展現肢體語言、眼神等表情動作,也無法展示板書的節奏感,所以對學生的感染力要下降一大截。因此,情緒感染力強的老師很難利用自己的優勢。
(三)不利于自律性不強的學生
教學效果的好壞,除了教師的講授水平以外,還與學生的接受能力有關,而后者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學習態度的影響。有志于學習的學生,會抓住每個機會提高自己,學習資源越豐富,提升程度就會越大。但有的學生只想混日子,沒人監督,是不會學習,更不會認真學習的[1]。另外還有想好好學習的,但自律性差,管不住自己的學生,這種往往占很大比例。如果是線下教學,在教室里,教師不允許干其他事,學生自然會好好學習。但線上教學時,學生很可能只是進入騰訊會議或者打開平臺錄制好的視頻任其播放,實際并沒有聽。
三、高校線上教學的優化策略
(一)多種手段、多種網絡平臺結合使用
現在的線上教學平臺很多,常見的有超星學習通、騰訊會議等,每一種都有其優缺點[2]。比如超星學習通雖然可以直播上課,但只有聲音,且交互性不強;騰訊會議則只能直播授課,沒有選人回答問題、主題討論、布置作業等輔助功能。另外,每個平臺的強項也并非完美無缺,如超星學習通的選人回答問題,說是隨機選人,但實際上有一些學生被選中的概率要遠低于平均數,這樣會挫傷個別同學的積極性,也有某種程度的不公平。因此,線上教學要取得好的效果,一方面要多種平臺配合使用,比如授課時可以利用騰訊會議,增強交互性。如果要知道學生有沒有認真聽,可通過讓學生開攝像頭和隨時選人回答問題來監督。同時,利用學習通的多種輔助學習功能,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并及時了解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教師隨時進行調整。即使同一個平臺,也要多種手段結合。以選人回答問題為例,可以把隨機選人、指定學生回答、學生主動回答三種方式結合起來,并在平臺上用分數加以說明。這樣既可以通過隨機選人知道學生的掌握情況,也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相結合
雖然疫情期間線上教學一度成為最主要的教學形式,疫情結束后也是主要的教學形式之一,但在不夠完善的情況下,線上教學還需要跟線下教學相結合,打造真正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的教學模式。普通高校短期內還是要以線下教學為主導,以線上教學為補充;既要發揮線下教學交互性強、情緒感染性強的優點,也要吸取線上教學資源豐富、輔助教學和分析的手段先進的長處。
(三)提升網絡速度和硬件設備
有的線上教學之所以無法完全發揮其優點,很大一個問題就是學生在家上課,網絡不行,經常性的卡頓。還有的就是學生沒有電腦,只能在手機上學習,但屏幕小,清晰度不高。這就需要提升網絡速度,保障學生的硬件設備,才不至于給線上教學拖后腿。
四、結論
隨著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升,線上教學是大勢所趨,雖說未必能完全取代線下教學,但至少是大學教學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只有抓住機遇,強化線上教學優勢,完善其不足之處,線上線下相結合,才是信息化時代教學的必經之路,也才能真正高質高效的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嚴培勝.基于超星學習通的高等數學在線教學實踐探索[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20,17(08):158-160.
[2]朱海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在線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陜西教育,2020(07):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