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娣
(德州市陵城區丁莊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山東 德州 253521)
農村種植業推廣服務并非是單一的,其是一個包含諸多領域內容的復雜體系,在農村開展種植業技術推廣服務一方面能夠提高我國基層種植業的發展效果,另一方面還能切實地提高農村種植戶的經濟收益。但是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的農村種植業技術推廣服務存在一定的可提升空間。鑒于此,有必要對當前農村種植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分析進而有針對性地提出改善建議,以此來提高我國農技推廣服務工作的質量與實效性。
在農村開展種植業技術技術推廣服務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有利于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普遍而言,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的農民具有較低的文化水平以及文化素質,推廣種植業技術能夠將最科學的、最成熟的種植技術傳遞給農民,農民可以將其與自身的種植經驗相結合,最大效率地提高所種植的農作物的產量與農業科技的轉化率,同時農業種植業技術的推廣能夠幫助農民了解到最前沿的時代發展信息,以此來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第二,有助于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通過新型種植業技術的推廣,農民可以認識到很多新型的農業機械化設備,而這些先進設備的應用將使得農民的生產效率發生質的改變,同時又能大大減輕農民的生產負擔與勞動壓力,使得農民的種植幸福感大幅度提升,進而從根本上調動其生產種植的積極性,為實現我國農業的飛躍式發展貢獻力量[1]。
近年來我國的農業發展進程在不斷加快,農業發展取得了比較喜人的成就,但是與國際發展水平相比,我國的農業技術水平層次還存在較大的進步空間。舉個例子:在國際上的其他發達國家,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人員與其服務的農戶數量結構比大概是1∶300或者1∶400的水平,而我國的同一數據水平就顯得非常緊張,我國每名農村種植業技術推廣服務人員需要服務800戶甚至更多的農戶,對于河南等人口較多的農業大省而言,服務戶數甚至要達到1200多戶之多。技術人員與農戶數量之間的懸殊使得農村種植業技術推廣服務的施行存在較大的難度,延緩了農村種植技術發展的速度,甚至使其滯后于時代發展水平。
就農村推廣種植業技術這項服務性工作而言,技術推廣服務人員的素質將直接決定種植業技術推廣服務最終的實效性。當前,在農村種植業技術推廣服務的團隊中,很多人員的素質水平與業務能力不夠高,他們自身缺乏合理的人才結構,這使得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無法完成繁重的技術推廣任務。很多地區的崗位設置也沒有考慮到技術服務人員的自身實際能力,容易出現人員浪費或者人員無法達到崗位技術要求的情況。同時,當前的農村種植業技術推廣服務隊伍缺乏創新性思維,在學習新技術、新知識等方面的能力也需要進一步提升。在新的農業發展形勢之下,應當深入地了解農村種植技術推廣服務工作的實際需求,在此基礎上采取有效的措施來科學地分配人員、設置崗位,培養人員的學習能力與業務素養,使其能夠高效地開展新時期的農村種植業技術推廣服務[2]。
在基層農村開展種植業技術推廣服務具有一定的“行政”性質,沒能根據當地種植業發展的實際需求來制定相應的種植業技術推廣服務方案,使得部分種植業技術推廣服務工作缺乏一定的針對性與實效性,無法實現農民技術水平與經濟效益的真正提升,而這也將導致農戶缺乏對其重視程度甚至不信任、不接受種植業技術推廣服務。
經費的有效且充足投入是在農村開展種植業技術推廣服務工作的有力支撐。目前我國農村種植業技術推廣服務的資金來源大多為財政撥款,而這對于涉及到較多內容的種植技術推廣服務而言是遠遠不夠的,經費的不足就使得農村種植業技術推廣服務工作受到一定的限制,處于比較被動的狀態。
人員結構的科學配置是開展任何服務性工作的重要前提,于農村種植業技術推廣服務而言亦是如此。首先,應當分開政、企兩個層面的工作,保障技術人員投入到種植業技術推廣服務中的時間和精力是充沛的;其次,優化服務人員的結構配置,根據當地農村種植業技術推廣服務的實際需要與推廣技術服務人員的實際能力來進行崗位、人員的配置,以最科學的人員配置結構來開展種植業技術推廣服務,切實地提高種植業技術推廣服務工作的實效性與質量。
對于基層種植業技術推廣服務工作而言,整體素質以及專業能力過硬的隊伍是重中之重。要想提高當前部分農村地區種植業技術推廣服務的團隊素質,可以考慮從一下幾方面著手:第一,在招聘技術推廣服務人員時,應當適當地提高錄用標準,盡量選取專業素養強且道德水平高的工作人員,相關的政府部門可以提高技術服務人員的薪資待遇或福利水平,以此吸引專業能力強的優秀人才;第二,在完成人員招聘工作后,應當組織相應的崗前統一培訓工作,在培訓后對其進行考核,待其考核結果達到一定的標準后允許其上崗;第三,在日常的工作中定期為技術推廣服務人員組織最新的農村種植技術培訓服務,在培訓后組織相應的考核,并將考核結果作為日后職位晉升的依據,以此調動其對于培訓的重視程度,進而不斷地提高其專業素養
相關部門應當依據當地農村的實際情況來將其推廣方式多元化、靈活化。比如:當前農村地區的農民也接觸到新媒體平臺,以快手、抖音為例,農民們也喜愛這種新媒體傳播方式,相關的農技推廣服務部門可以創建官方的抖音賬號或者快手賬號,以短視頻這種喜聞樂見的方式為農民朋友們傳播最新的種植技術,同樣可以進行種植技術的直播,利用新媒體平臺來提高種植業技術推廣服務的效率,農民可以通過留言的方式向技術人員提出自己的問題,技術推廣服務人員隨即在直播間或者評論區給出解答,打破了傳統種植業技術推廣服務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限性;農村種植業技術推廣服務人員還可以以村為單位創建微信社群,在群內回答農民朋友們的種植技術難題,切實地提高了雙方的效率[3]。
農村種植業技術推廣服務離不開強大的資金支持,當地的政府部門應當積極地把農技推廣服務納入財政預算,為新技術的推廣服務提供專項支持資金,為技術推廣服務工作的開展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撐;此外,當地政府部門可以積極尋求政企合作,可以通過在村媒體平臺為種子企業、化肥企業做廣告來吸取這些企業的投資,使農村種植業技術推廣服務的資金來源渠道多元化。
在農村推廣種植業技術需要重點關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應當將農民的經濟利益放在主要的位置,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逐漸提高對于土地的開發利用程度,這就使得現在我國的土地資源較少,而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資源上生產出最多產量的農作物、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成為農民最關心的問題,這也應當是相關部門需要關注的重點問題,只有加強對農業技術的推廣與普及,才能切實地幫助農民提高土地的生產率,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相關的政府部門應當充分地尊重農民的意愿,嚴格地遵守相關的農業技術推廣方針,根據農民的需求來開展相關的種植業技術推廣服務,提高農業技術在農村種植生產中的實效性,實現農業的更好發展。
總之,農村種植業技術推廣服務工作對于推進我國的農業現代化進程是具有關鍵性作用的。有關農技推廣服務部門應當不斷地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種植業技術推廣服務的方式以及重點,有效地解決當前農村種植業中的普遍性、難點性問題,為實現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