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盛
(江蘇航運職業技術學院 運輸管理與經濟學院,江蘇 南通 226001)
茶產品在銷售和貿易發展的過程中,存在明顯的貿易壁壘,主要體現在技術性和綠色發展兩方面。即技術性貿易壁壘的突破,不是茶企業所能解決,需依靠跨境電商企業。而綠色貿易壁壘的形成,是文化認知、政策規定、商業規則等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與茶葉貿易經濟的增長具有不可分割的關系。二者早已相互映照、相互影響。針對跨境電子商務下的茶葉貿易發展的研究,相關單位應縱觀國際市場發展歷程,從動態視角出發,從宏觀到微觀進行立體和多面分析。
傳統茶葉貿易的發展會受到諸多復雜審核環節和程序的影響,大大提高運營和經營成本。即商品出口的每一個環節,需按規定和要求支付相應的費用,致使茶企業無法控制交易成本和貿易成本。而跨境電商商務語境下,極大縮減出口和交易的程序,消費者可越過中間商直接與生產企業進行交易。利用互聯網技術和安全的支付系統,在線上可實現即時交易。更重要的是,在零售過程中茶企業作為主要的供貨單位,可靈活的調整產品價格,為消費者提供物美價廉的產品,以此帶動消費業績的大幅上升。在持續擴大交易規模的同時,可有效降低茶葉貿易管理和運營成本。
基于跨境電商平臺,茶企業可為用戶提供系統化和高品質的服務,并從中獲悉客戶的個性化需求,有針對性的豐富產品品類和服務項目。在強大技術的支持下,客戶與平臺可進行直接交流和溝通。跨境電商既是交易平臺,又是提供服務的便捷窗口。從這個層面來來看,跨境電商對茶葉貿易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即客戶與平臺、客戶與企業、企業與平臺有了更加密切和直接的關聯。
跨境電商商務蓬勃發展顛覆人們傳統的購物觀念和行為。而跨境電商可通過科學整合市場資源,為用戶提供精準和優質的服務。大力發展線上銷售的同時,也在線下加快物流系統的布局,以及配送設施的建設。跨境電商在茶葉貿易街經濟發展中的介入,更有助于茶葉的全球化消費和貿易經濟的全球化發展,不再局限在固定的幾個國家和地區。
跨境電商的發展受環境因素、政治因素、市場因素、用戶因素、競爭因素、文化因素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從目前的發展勢能和態勢上來看,跨境電商的發展進入到嚴重內卷的困局之中。而以跨境電商為銷售平臺的茶企業,勢必會受到惡劣市場競爭的影響和波及。在跨境電商發展體系未獲得有效完善前,茶葉貿易經濟增長將持續放緩。加之疫情因素和政治因素的制約,大大降低我國茶葉貿易發展質量和效率。
基于跨境電商商務平臺,茶企業在出口產品和服務客戶的過程中,仍局限在產品的銷售和咨詢信息的回復上。負責網絡銷售和服務的客服,缺乏夯實的銷售理論和實踐技能,不能透過現象探究銷售本質。而茶企業更多情況下是以銷售業績為指標,對經營和管理質量進行評價。長此以往,管理思想被局限在低層次認知閉環中,對國際市場發展態勢和全球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缺乏深刻的認識。
我國茶葉貿易的發展,在跨境電商商務的促進下進入新的局面,逐漸在形成完善的銷售體系和物流管理機制。但各企業過于看重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實現降本增效的過程中,大大忽視品牌建設和文化傳播。茶葉貿易經濟雖獲得有效提升,但在國際上缺乏獨特和顯著的標識性文化符號。基于跨境電商商務平臺獨特的運營和銷售機制,茶企業只能作為供應商參與到相應的合作項目中。在既定機制和體制的消極影響下,制約茶品牌建設和品牌效益的發揮。
現階段,茶葉跨境電商的出口量呈上升趨勢,銷售額正在逐年上升。尤其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針對沿線國家的茶葉出口量獲得顯著提升,在逐漸加大跨境電商的發展優勢同時,為茶葉出口和貿易發展帶來新的契機。但在疫情和政治因素的多重影響下,我國茶葉貿易的發展出現疲軟。西方和歐洲國家經濟下滑嚴重,導致茶葉產品的國際需求動力明顯不足。目前,我國茶企業面臨茶葉出口量驟減、國內競爭嚴重內卷等困境,在此出口背景下,必須提出新主張、新思路和新策略。
我國是種植、加工、生產茶產品的大國,無論出口種類,還是出口數量上都具有顯著優勢。數據顯示,我國目前茶產品的出口總量名列世界前茅,為全球消費者提供優質的服務和商品。與此同時,茶葉貿易經濟發展過程中,雖在產能上展現十足優勢,但創造附加值的能力較弱。優質和國際聞名的民族品牌較少,全球消費者對中國茶文化和茶品牌缺乏正確的認識,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茶貿易經濟的發展。但從市場經濟維度來看,我國茶產品出口量雖大但獲利空間不大,并受文化要素的影響使得我國茶茶品的國際地位不高。在此背景下,茶企業必須對茶葉貿易的發展模式進行科學創新,加強生產技術的升級和名優品牌建設。發揮跨境電商平臺的作用與積極影響,全面提高我國茶產品的國際市場地位。
跨境電商商務是茶葉貿易發展的承載體,該平臺的運營模式制約茶企業的發展和創新。為此,茶企業需跳脫既定低層次認知閉環,對跨境電商運用和發展進行全面和多維的理解。目前,我國具有市場主導權和話語權權的跨境電子商務平臺,主要有阿里巴巴、京東、全球速賣通、蘭亭集勢。茶企業需對這幾家跨境電商平臺的戰略部署、發展態勢、運營模式進行深入研究,從中領悟新的管理理念和發展思路。茶企業在與跨境電商商務企業進行合作的過程中,需正確定位自身的角色和地位。遵守市場規制法律規范的同時,也應逐漸擺脫跨境電商平臺機制的限制。茶企業不要滿足對平臺的長期和穩定供貨,需逐漸實現自主經營和銷售,開發多元和多種銷售渠道。管理者需對跨境電商商務運營模式進行動態了解,利用好平臺用戶和數據,不斷創新和優化茶葉貿易發展模式和策略。
茶企業對跨境電商的認知程度決定貿易經濟的發展趨勢。不應被跨境電商的運營模式限制和束縛,需以銷售和數據獲取相結合的思路發展茶葉貿易。即管理者應及時轉換茶葉跨境電商出口的思維模式,不僅要利用跨境電子商務平臺銷售產品,還需形成大數據思維,對網絡用戶進行精準畫像。茶企業應開發和建設專門的茶葉跨境出口的平臺,以此對客觀關系進行強化和有效開發。企業需致力于打造高品質的網絡品牌,面向全球網絡用戶對消費者進行分類,以此生成適合不同人群的茶產品。既要生產優質和多種類的茶葉,還應研發不同口味的茶飲料、奶茶、茶味冰淇淋等。基于這樣的思維模式,對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的管理模式、銷售模式、營銷模式、運營模式進行創新。同時,在線下需擴大物流運輸和配送規模,實現高質量配送和快速送貨。只有提供高、精、快、優的產品和服務,才能保證茶葉貿易健康可持續發展。
我國是茶葉的發源地,蘊含深厚的茶文化,對人類精神指引和思想升華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基于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茶葉貿易的過程中,需加強茶葉品牌建設和文化推廣。發揮情感要素、文化要素、故事要素的驅動作用,對茶葉品牌文化和茶文化宣傳和推廣。商品流通需伴隨文化滲透,使消費者對茶葉品牌建立情感和共情,以此才能持續和健康的發展茶葉貿易。企業務必要加強產品質量控制,打造健康、綠色、高品質的品牌形象,在博大精深茶文化催化下,使全球消費者愛上飲茶。企業需優化網絡信息管理方案,對海量的用戶信息數據進行精準分析,以保證品牌建設和文化推廣的精準性,且加強茶產品市場定位的準確性,實現業績與口碑雙豐收。依托阿里巴巴、京東等跨境電子商務平臺銷售茶產品的過程中,需利用現代網絡營銷全平臺推廣茶文化和品牌文化。茶葉貿易的創新發展,企業必須講好茶故事,對品牌文化進行有效賦能,最大程度發揮品牌效益,推動茶葉貿易經濟的持續增長。
總之,茶葉貿易的發展需快速適應復雜的國際市場,對跨境電商平臺的服務和發展模式建立新的認識。既要實現強強合作,還需預留自主發展的空間。茶企業基于跨境電商平臺做好產品服務的同時,應對客戶服務模式上、茶葉出口的形式上進行不斷創新。茶企業應以多重身份參與到國際市場競爭中,為茶葉貿易發展提供更多途徑和可能性。即茶企業和作為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的供應商,也可轉化為跨境出口平臺的管理者和經營者,實現多途徑、多形式的發展茶葉貿易,以保證我國優質的茶產品獲得顯著的國際地位,并有效和大規模的傳播我國優秀的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