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景景,白陽明
(湖北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8)
梭羅作為環境保護主義的先驅,大自然是他心中的神圣所在。梭羅的《瓦爾登湖》一直是學者們研討的焦點和讀者們的最愛。隨著生態學的興起,該書在西方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其生態倫理價值也越來越受到重視。《瓦爾登湖》豐富的生態內涵,尤其是梭羅倡導的樸素生活觀,對當今物欲至上的社會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而陸羽的《茶經》也蘊含著豐富的生態哲學理念,主要體現在“天人合一、和諧共生”的自然觀;“崇尚自然、遵循規律”的生態觀;“天人調和、平靜淡然”的生活態度,以及“精行儉德、清心寡欲”的道德觀等方面。深入剖析《茶經》的生態哲學內涵,并試圖從自然觀、生態觀和生活觀等方面,找到《瓦爾登湖》與《茶經》生態思想的契合,推動中西文化在生態學方面的溝通與互動,對當下生態文明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所謂的自然觀,就是指人類對于整個自然界的態度和看法,是世界觀的重要構成部分。唯物主義將自然界本身看作是一個不需要依靠任何人的意識,能夠單獨地生活,獨立存在的,客觀的物質世界。唯心主義把自然視作是一種對上帝或者是精神的再創造。辯證唯物主義認為自然界是處于對立統一,互相轉換的過程中。自然界的發展,是我們整個人類社會進步的前提與基礎。
梭羅作為“自然之子”,他對大自然有著深切的向往。梭羅相信,萬物有靈,認為人類應該以善良的姿態,尊重自然生命,同自然和諧共處?!锻郀柕呛返娜宋淖匀挥^往往會帶來一種強烈而又迷幻的浪漫及神秘的色彩。梭羅那種熱衷于愛護自然,保護自然的思想是難能可貴的,也是需要繼承和發揚的。嚴重的環境污染使人們失去了寧靜的家園,梭羅對自然的思考與認識,正是我們面對各種復雜的環境問題時,要求應該有的態度。在梭羅眼里,自然的美源于對生命的尊重和澆灌。因為每個人的生活中都存在著一種精神,當我們講到大自然的美時,那就是因為大自然展現了我們生活的意義。因此,自然就是美好的本體與源泉?!恫杞洝分兴w現的茶文化自然觀與《瓦爾登湖》的自然觀具有共鳴和相通性,都提倡“自然規律”的理念,希望可以喚醒人們的生態意識,尊重自然,與自然和平共處?!恫杞洝酚涊d:“天育萬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涉淺易”。大自然孕育了世間萬物,而一切美好的東西皆來源于大自然,自然就是美好的象征,表現了陸羽對自然的敬畏和崇拜情懷。無論是《茶經》還是《瓦爾登湖》展現給我們的自然觀都是積極的一面,為建立良好的生態環境奠定了基礎。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人類應該樹立正確的自然觀,尊重自然規律,與自然和諧共處,便于達到“天人合一”的意境。
所謂生態觀,主要反映了當今世界人類社會中有關于生態問題的一種總體認識和看法。這些思想和觀點,實際上是完全建立在生態科學所需要提供的哲學基本概念、哲學基本原則和哲學基本規律的前提下,并且在整個世界以及關于人類與生態體系的各個層面上,進行了一系列的哲學世界觀的分析總結與概括,能夠被廣泛地應用于指導我們人類正確地認識和運用其他方法來改造自然。
梭羅在《瓦爾登湖》中對大自然進行了極力歌頌,表達了對自然的崇拜之情。梭羅認為只有人與自然融為一體,才能達到“天人合一,物我兩忘”。人類應該尊重生命,遵循自然規律,也就是尊重生命的價值。大自然為人類提供了延續生命需要的物質條件。脫離自然,人類就無法生存。因此,人類應該遵循客觀的自然規律,珍惜和保護生態環境。梭羅說:“生活的問題必須在理論和實踐中解決?!薄疤烊撕弦弧钡纳鷳B理念,最早源于道家,這也是東方生態哲學的理論來源。陸羽的《茶經》也蘊含著道家“天人合一”的理念,通過對茶的分析與研究,對人與自然的關系也進行了深刻的思考?!恫杞洝分小安柚础币徽掠杏涊d“茶者,南方之嘉木也”。陸羽賦予了茶靈氣,將茶看作是大自然賜予的禮物,給予了茶崇高的盛譽。淡青茶尖凝聚著自然的精髓,滲透著文化氣息,茶文化是自然精髓與人文精華相結合的產物?!恫杞洝冯m然篇幅短小,但內容豐富。陸羽對茶的挖掘和研究,從茶與自然,到茶與人,都是以遵循自然規律和茶的習慣為前提。《茶經》與《瓦爾登湖》的生態哲學思想都強調遵循自然規律。陸羽對茶葉的生長習性研究的非常透徹。在遵循植物生長規律的前提下,根據農業時節進行農事采摘,并在充分了解使用的器物材質相關性的條件下,對茶葉器具進行挑選。種茶盡量在野生環境,用“爛石”作為土壤,自然生長最好;采茶時節,要看天氣,所用的工具主要是竹子和木材,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茶葉的自然性質;取山水煮茶最佳,三沸止,一升宜。《茶經》和《瓦爾登湖》所蘊含的生態哲學思想,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處理現實生活中面臨的難題和困境。
所謂生活觀,是指一個人對生活的態度和認知。生活觀念是對生活意識和生活態度的總稱,包括:對生活勞動行為的理解;社會中人們對社會關系的態度;對自我價值的定義和評價等。
陸羽和梭羅,都是有著獨特人格追求的人。陸羽的《茶經》里蘊含著他的人格向往,茶藝既不是望塵莫及的神功,也不是莫測高深的秘技。茶藝是謙和的紳士之間,在交往之際中自然袒露的自我克制,是樂觀者的消遣術。梭羅的《瓦爾登湖》基本是按照春夏秋冬四時更替的順序描寫作者的生活和思考。人類致力改善生活條件,享用物質便利,但梭羅遠離世俗,獨自來到瓦爾登湖,過著簡單而自足的生活?!恫杞洝泛汀锻郀柕呛吩谏顟B度上有著共同的價值追求,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不拘流俗,追求精神的愉悅。《茶經》里記載:“仁者愛茶,智者慕茶”。茶作為一種飲品,性寒,助人內斂,適宜養身養性。世界上最好的酒和花蜜都比不上這茶的美味。茶能益心,怡情且養性。一杯清茶,可以洗濯內心雜質,疏通經絡,調和內氣,在輕松愉悅的狀態下,使人的心境上升到與神仙比肩的境界,這就是“仁者近茶”?!翱嗖杈檬骋妗?,茶能益智,又能安神和提神。長期喝茶,能夠提高思考能力,使人在思維活躍的狀態下冷靜思考,促進精神愉悅,身體健康。梭羅時代是資本主義工業化和城市化快速發展的時代。而梭羅在《瓦爾登湖》中感嘆“人類過著安靜而絕望的生活”,對美國物質主義的生活方式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在瓦爾登湖,梭羅不斷審視內心世界,雖然物質很貧乏,但精神生活卻很豐富。大部分時間都花在與自然共處上,追求精神的充實,探索生命的真諦,通過個人體驗生命的崇高。瓦爾登湖就像是靈魂的圣地,梭羅遠離世俗的煩惱,與靈魂對話,親近自然,在一種近乎原始的簡單平和生活中感受生命的最高原則,追求至上的精神生活。
其次,精行儉德,追求簡單質樸。陸羽的《茶經》中很少有文字可以體現特立獨行的個性。雖然,陸羽提出的“精行儉德”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獨特的個性,但能夠展現其個性的特征,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志趣的超凡脫俗。二是在品茶過程中展現的隱逸文人簡單質樸的作風。《茶經》和《瓦爾登湖》展現了同樣的隱逸文化風格。當梭羅獨自走進瓦爾登湖,便過著一種簡單悠閑的生活。并非為了逃避這個世界的喧囂擾攘,梭羅更想接近綠色,成為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實現人與自然的統一。最重要的是,為了找到一種不同于尋常世界的生活方式,追求簡單質樸的生活。梭羅看到了這個世界對時尚、奢侈和物質主義的癡迷,并思考“這種生活能否得到改善”。梭羅強烈批判奢侈浪費的生活方式,提倡適度消費十分注重人的精神和內心追求。
綜上所述,通過對梭羅《瓦爾登湖》和陸羽《茶經》進行對比分析,尋找二者在自然觀、生態觀和生活觀的共通性,有著共通的自然情懷和心靈寄托。探討《瓦爾登湖》中的“天人合一”和“崇尚自然”的生態理念,以及梭羅對生活的態度和對生態的認識與感悟,對社會的貢獻與發展起到積極的影響。陸羽的《茶經》給我們展現了中國茶文化的內涵,我們不僅可以了解到茶文化中所蘊含的生態思想,還可以了解到與當今社會發展諸多因素相關的各類現象。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茶文化中“精行儉德”、“天人合一”、“仁者近茶”等思想觀念,從某種意義上來看,這就像是一種生活方式和行為準則。要全面研究和挖掘茶藝中的思想內涵,對于傳承和弘揚中國茶文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