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達古拉
(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農牧技術推廣中心,內蒙古赤峰 025550)
現代農業生產過程中,農機耕地機械的使用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擴大農機耕地機械的使用,不僅能優化土層結構,增加土壤水分、養分涵養樹皮,而且可以將長時間恢復的底層土翻到地表,進一步清滅病蟲害和雜草,進而優化耕田土壤環境,為農業高產優產創造條件。
這些年,隨農業機械化進程的推進,農機裝備水平得到穩步提高,耕地機械在農作生產中的作用愈發突出。就推廣應用實效來看,農機耕地機械是各地搶農時保春耕攻堅利器,在翻耕改良土壤、壓實合理耕種密度等方面表現突出的優越性。但是在實際應用推廣過程中,受制于耕地自然條件差別大、農村基礎設施條件薄弱、農機推廣方式落后等因素,農機耕地機械的實際應用推廣面不大。而在農耕機普惠區,更有民眾反應:耕地機的養護很難及時到位,與拖拉機的配套使用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重點應注意問題不能及時加以處理,這些因素的存在直接影響耕地機的推廣,降低耕地機的使用時效。
以當前農村土地的實際情況來看,建立在土地承包責任制基礎之上的耕地,都處于較為特殊的地理環境中,其中以小面積的耕地占有率最高,實際利用及耕作普遍不高,為解決這一問題利用好耕地機械這一把手尤為重要和關鍵。
在推廣農機耕地機械時,重點應解決的問題:
1)尊重老百姓意愿,以政府政策為引導,秉承自愿、有償的原則,加快土地使用權流轉,擴大糧田適度規模經營,以為推廣農耕機創造條件。
2)搞好配套建設,規劃高標準農田,推進機耕道建設,引導農機適度規模經營,以解決大農機、小農田的矛盾關系。
3)完善農機服務體系,將新技術、新農機推廣與優化服務體系融合在一起,尋求農機、農藝最佳融合方式,以全面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
4)重視農機示范田建設,創建技術推廣平臺,為各方交流農機技術保駕護航。
5)注意先進農機具的引進,不斷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最大限度的利用好小面積耕地。
6)做好農耕機推廣宣傳工作,利用多種宣傳媒介,做好農機技術重要性的宣傳,致力于改變老百姓的傳統農耕習慣。
關于耕機機械與拖拉機的配套使用問題,文下介紹幾種常見的耕地機械與拖拉機連接調整的方法。
犁是耕地重要的農具配件,通過破碎土壤、耕出溝槽為播種創造條件。犁的牽引由拖拉機完成,犁架起落由起落機構控制,降落時可將犁集架插入土中,翻耕土壤。升起時,犁架離開土壤。犁架由犁輪支撐,能隨拖拉機掉頭、運輸。當前,多用的大型、多鏵、寬幅的犁,都屬于牽引犁。
3.1.1 使用注意。耕地之前,應了解耕田實際情況,確定好開墑線、地邊線、地頭線等。處理好田間雜土塊,為翻耕整地清除障礙物。耕翻路線,需根據地塊地形、坡度情況而定,多數要順地塊長邊耕作,有壟埂時需要順著壟埂耕作,為減少地塊坡度影響多用向抵處耕翻的方式進行。其他應注意的問題,耕翻阻力大時,注意降低車速。發現任何故障,調整、檢修時,均需停車熄火。地頭轉彎,應將犁升起。長途運輸期間,注意拉緊下拉桿以限制鏈條,減少犁的擺動。
3.1.2 調整方法。水平調整,為確保耕深一致,需犁平行于地表。一般犁架縱向水平,可通過懸掛上拉桿螺桿長度調整。橫向水平,可通過懸掛上左右斜拉桿長度調整。耕深調整,以控制液壓機構實現對耕深的調整。使用之前,需將定位手輪固定在預選位置上,操縱手柄每次都能推到同一位置,以保證犁每次提升降落后,都能達到同一預定耕深位置[1]。漏耕、重耕調整,當犁與拖拉機位置不當,犁偏向拖拉機左側,可導致第一鏵右邊的地塊耕不到,出現漏耕。
旋耕機對沒有耕過或已經犁過的地塊進行碎土作業是以拖拉機為動力輸出,帶動刀片的刀軸旋轉、移動。在安裝和作業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3.2.1 使用注意。萬向節安裝時,應該將帶方軸的一端裝在旋耕機上,帶方管套的一端裝在拖拉機輸出軸上。節內外交叉,并使兩個內節叉和兩個外節叉保持在同一水平位置。
旋耕機工作時,要在提升狀態下接合動力,等到旋耕機達到預定轉速后,拖拉機才可以起步,并將旋耕機緩慢降下,使旋耕刀入土。
旋耕機作業時,兩端輸出、輸人軸的水平軸線高度差距應盡量減小,傳動軸偏轉角不得大于10°。通過溝埂或地塊轉移時,要切斷動力。旋耕作業時,拖拉機只能直線行駛,不能轉彎和倒車。地頭轉彎并且沒有切斷動力時,旋耕機不得提升過高,同時應該適當降低發動機轉速,以免損壞萬向節,萬向節兩端傳動角度不能超過30°。轉移地塊或遠距離行走時,要將旋耕機動力切斷,并升到最高位置后鎖定。
3.2.2 調整方法。針對旋耕機的各項調整方法見表1。

表1 旋耕機調整方法
在農田旱作區,傳統的鏵式犁連年耕翻模式將被取代,替之的為深松或耙茬作業機的免耕或少耕模式,這樣有利于保護耕地土層結構,減少被土壤風蝕或水蝕的程度,有利于改善土壤生態環境,促進農業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更多大功率拖拉機的應用推廣,與之配套的耕地農機具也將朝向高速、寬幅的方向發展,使著農耕機的作業效率大幅得到提升。今后,大型翻轉犁的研發必將得到重視,該農機具有上下兩套犁體,去時耕地作業用下面犁體翻耕,使土垡翻扣到右側。到地頭后,拖拉機緊靠上一行程行走,掉頭翻轉上下犁,使用下一套犁體耕地,同樣還能保證土垡繼續向右翻扣,這樣能保證耕地土垡的平整性。與普通鏵犁比較,翻轉犁可提高作業效率,同時減少耕地空行程之間的距離。此外,高速犁也將成為發展方向之一,更有利于搶農時。
近些年,復式聯合作業機得到重視,多見的農機具有:旋耕播種機、耕耙犁等等,機具下田可同時完成多項作業,大大提升農機作業效率,減少農機具對耕田的反復碾壓。同時,為滿足少耕法的推廣需要,耕耙聯合耕整地作業機得到發展,配套有鑿形犁、通用犁耕作機、深松播種施肥聯合作業機等機具,可同時完成犁耕及耕后的碎土作業。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精準農業的導向性最明確。尤其在農田耕地作業方面,借助高新技術實現對土壤水分、結構、養分等的準確測量,并通過自動化的控制手段,實現對耕地作業機械的自動調整和控制,大大提升農田作業效果。
作為傳統意義上的農業大國,幅員遼闊,農業生產受地域、環境、氣候等影響因素更多。為適應不同耕作條件要求,今后耕田農機具必將朝向多元化、系列化的方向發展。比如:當前滿足多樣化農藝的生產要求,秸稈粉碎還田機、化肥深施機、果蔬耕作機、設施農業耕作機、調幅犁等等,都相繼問世而且適用效果不錯。其中,調幅犁的應用最能體現這一發展導向。以往使用的耕犁由工廠統一調制,耕地幅度固定,使用不作調整。當地塊土壤堅實,耕深要求大時,牽引農機的作業功率將難以適應。由此,可調整幅寬的犁具——調幅犁問世,該機具主斜梁可偏擺,犁體與主斜梁間安裝角可調整。當外牽拉力不足時,之間的角度將變小。此時,可調整主斜梁上的安裝角,調整使其處于正位工作狀態。安裝角的調整,可以是有級的,由銷釘上孔位調整。也可以是無級的,直接經螺栓調整。同時,在駕駛室內連接液壓缸無級調節機構,這樣就更方便駕駛員通過操縱液壓閥門隨時調整。
農機耕地機械的使用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是各地搶農時保春耕攻堅利器,在翻耕改良土壤、壓實合理耕種密度等方面表現出突出的優越性。今后務必要重視農機耕地機械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做好農耕機的推廣應用工作,不斷提高農機耕地機的應用時效,并能在耕機機械與拖拉機的配套使用方面做出優化,以盡可能的節省農耕人力和勞作資金成本。同時,也要認清未來耕地農機的發展趨勢,跟進農耕機推廣應用潮流,擴大農耕機使用普惠面,為推進現代農業機械化、提速現代農業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