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秋妹 韋志強
【摘 要】本文針對傳統教育的弊端,論述在中職數控專業教學中引入任務驅動教學方法的策略,提出布置任務,明確方向;關注差異,分層設計;小組合作,商討任務;教師參與,恰當引導;教師總結,做好講評等具體做法,以促進中職學生數控專業素養的提高。
【關鍵詞】任務驅動 中職數控專業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1)26-0136-02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指以任務為主線、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方法。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基于自身已有的知識,對新知識進行探索,并在做好新舊知識的整合中,逐步完成任務。在中職數控專業教學中,教師為學生引入任務驅動的學習方式,能夠在凸顯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讓學生對所提出的任務進行分析、討論等,促使學生在找到完成任務的方法中完全掌握知識技能。所以,中職數控專業教師應當重視任務驅動法,積極地結合數控專業知識,為學生設定學習任務,打破傳統教育的“老路子”。
一、布置任務,明確方向
任務驅動法的核心是“任務”,學習任務設計質量的高低會直接影響最終教育效果的好壞。任務如果具有開放性、探究性等,那么也會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等起到促進作用。所以,在中職數控專業教學中,教師應當以教材上的基礎知識為依據,以教學目標為導向,為學生設定學習的任務,促使學生在解讀任務中,逐步掌握對應的數控專業知識。此外,教師也要認識到學習內容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從而基于生活元素為學生設定任務的背景,提高學生完成任務的積極性。
比如,在“生成文字動畫”一課中,教師可以先對教材上的內容進行解讀,讓學生逐步認識到“文字動畫的一般制作方法”等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隨后,教師再基于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學生引出任務:“‘大白非常想要參加機器人運動會,但是,主持人說‘大白沒有一個引人注目的條幅,后來‘大白聽說我們班的學生都非常聰明,就請我們幫忙。我們可以幫幫‘大白嗎?”顯然,教師提出的任務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也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學生觀看到課件上“大白”的故事后,能夠主動地從故事中進入制作文字動畫的情境,積極地完成實踐操作的任務。緊接著,教師再圍繞任務,為學生布置“調整畫布,輸入文字”“制作首尾幀”等任務,以便學生在逐一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解決“大白的煩惱”。通過完成任務,學生有效掌握了文字動畫的一般制作方法,從而使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得到了實現。
教師先對教材上的內容進行分析,把握教學中的重點,再結合趣味性的原則,為學生設定開放性的任務,并對任務進行細分,這樣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完成任務的效率,促使學生在操作任務的過程中加深對數控專業知識的理解。
二、關注差異,分層設計
受學習經歷和學習背景的影響,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思維有著明顯的差異性。當教師設定同樣的學習任務后,學生完成任務會呈現出明顯的差距。譬如,教師為學生設定難度較大的任務時,部分學生能夠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而部分學生則需要消耗更多的時間才能夠達到這一狀態。所以,為了兼顧班級中的優等生、中等生和潛能生等,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設定分層任務,以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可以感受到教師的人文關懷,在完成適合自己的任務中增強對數控專業知識的理解。
以“設置物體移動動畫”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為學生設定差異化的任務,以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求。具體來說,教師先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分析,指出本節課的基本目標是引導學生設置物體移動動畫。隨后,教師對學生的數控專業素養進行分析,并將數控專業素養較高的學生設定為“提高層”,將數控專業素養較為一般的學生設定為“基礎層”。緊接著,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提出不同的任務要求:針對“提高層”的學生,教師在讓學生掌握基礎物體移動動畫設置方法的同時,鼓勵學生添加自己的創意和設想,以便學生的創新思維在實施任務中得到發展;而針對“基礎層”的學生,教師則適當降低任務的難度,只要求學生把握物體移動動畫設置的基本方法,并引導學生按照一般方法完成實踐操作任務,以便學生鞏固基礎數控專業知識。這樣,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得到契合自身能力和思維的學習任務,真正地掌握設置物體移動動畫的方法。
不難看出,教師根據學生數控專業素養的不同發展水平,為學生調節數控專業任務的難度,能夠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獲得發展的機會。
三、小組合作,商討任務
在面對同樣的學習任務時,學生解讀任務的角度是不同的,完成任務的思路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同時,學生積累的數控專業知識有限,對一些難度較大的任務,他們無法完全依靠個人的力量完成。而合作學習活動是現階段課改中所倡導的學習活動,能夠為學生創建合作交流的平臺,使學生形成互助的團體。對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平時的表現,按照科學性的原則,為學生合理地分配小組成員,促使學生利用集體的力量共同思考完成任務的步驟、進行任務的細分和分配等,從而在合作中加快完成任務的進度。
例如,在“三維動畫應用領域”一課中,教師為學生設計了“利用多元渠道,總結三維動畫應用領域”的任務。教師先為學生預留自主思考的時間,引導每個學生思索完成任務的途徑。在學生思索完畢后,教師為學生創建合作交流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換各自的想法:有的學生提出可以利用網絡檢索,查找相關知識;有的學生則提出可以通過翻閱文獻的方式,搜集三維動畫的應用領域。之后,學生在組內商討出相對統一的結果,并進行任務細分。如有的小組最終決定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查找,并將任務細分為“收集網絡資源、篩選網絡資源、總結網上信息、匯報任務結果”等,同時為每一個小任務安排一個負責人。這樣,每個學生都可以在操作任務中體現自己的價值,并集中集體的智慧,提高完成任務的效率。
教師為學生創建合作交流小組,讓學生擁有集中集體智慧的平臺,使學生在合作中共同思考完成任務的路徑,總結任務成果,從而促進任務的完成。
四、教師參與,恰當引導
盡管任務驅動法強調學生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但是,這并不代表教師沒有存在的意義,相反,這意味著教師應當以更好的姿態存在于課堂上,為學生起到輔助的作用。所以,在數控專業中設定任務驅動的教學法后,教師應當對自身的角色進行重新定位,密切觀察學生實操的情況。當學生遇到瓶頸時,教師要及時地發揮自身的價值,為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路徑,以便學生快速地完成任務。此外,教師也可以起到監督的作用,避免學生在操作數控專業的任務中討論其他事情,浪費課堂學習的時間。
比如,在“3ds Max制作流程”一課中,教師就可以有效發揮自身的價值,為學生操作任務“保駕護航”。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先帶領學生回顧3ds Max工作界面,再指導學生學習3ds Max制作流程,為學生完成任務鋪墊基礎。之后,教師為學生布置“制作地球繞太陽公轉三維動畫”的任務,并為學生提供自由的平臺,讓學生根據自己所學探究任務操作的基本步驟。在學生自主操作的過程中,教師密切關注學生制作三維動畫的過程,當有學生出現“犯難”等情緒時,教師就會走到學生身邊,詢問學生遇到的難題。如有的學生提出“我想要拉伸對象,但是不知道怎么做”的問題,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引導學生學習使用修改器,并指導學生進行應用,以便學生在解決自己的問題中“豁然開朗”,提高制作地球繞太陽公轉三維動畫的效率。
教師對自身的角色進行重新定位,有效地參與到學生實施任務的過程中,能夠扮演好“輔助者”的角色,為學生解決遇到的難題,使學生操作的過程變得更加順暢,從而增強任務驅動法實施效果。
五、教師總結,做好講評
教育評價環節是課堂施教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在教育評價環節中,學生能夠認識到自己已經掌握了哪些知識,以及自己對哪些知識還存在問題。而作品展示是任務驅動法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在這一環節中,學生會向他人講述自己分析任務和操作任務的過程,并向他人展示自己的任務成果。為了體現任務驅動法的優勢,促使學生基于任務驅動法穩步成長,中職數控專業教師應當將教育評價環節與作品展示環節進行整合,針對學生的任務成果給予點評意見,以便學生在不斷改進中實現數控專業素養的發展。
例如,在“文字對齊和成組”這一課中應用任務驅動法后,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搭建平臺,引導學生展示自主實踐操作的成果,優化以往的評價方式。首先,教師引導每一個學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并簡單地介紹自己操作的過程,促使教師和其他學生對任務成果的形成過程等有一個整體的了解。其次,教師組織學生展開互評,以便學生透過同伴的視角,了解自己的優勢與不足。最后,教師結合學生的任務成果,從專業的角度進行點評,以便學生可以圍繞教師的專業意見不斷彌補自身的知識缺陷,在完善任務成果中健全數控專業知識體系。
教師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任務成果,并基于學生操作的過程和任務成果進行點評,能夠提高教育評價環節的價值,促使學生從多元化的點評中獲得針對性的改進意見,從而提升建構數控專業教學的質量。
總而言之,為了保障學生學習到更多的數控專業知識并應用于實際活動中,教師應當提高對任務驅動法的重視度,積極地結合數控專業的知識技能,為學生設定恰當的任務,并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任務,實現數控專業素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柴艷菲.基于職業導向的中職數控教學創新探討[J].職業,2018(34).
[2]李仁宏.信息化視域下中職數控技術課堂教學探究[J].科技經濟導刊,2020(5).
[3]紀紅兵.淺談信息化時代中職數控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0(5).
[4]張新香.體驗式教學模式在中職數控專業課教學中的構建與實施[J].職業技術教育,2018(17).
【作者簡介】覃秋妹,女,廣西來賓人,大學本科學歷,講師,現就職于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校,主要研究方向為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韋志強,男,廣西來賓人,大學本科學歷,講師,現就職于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校,主要研究方向為車輛工程。
(責編 唐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