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雨慧



【摘 要】本文基于中職動漫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提出利用“1+X”新型證書考核方式,從培養目標、課程設置、課程體系、教學實施過程方面入手,對中職動漫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優化,改革中職動漫專業教學,實現產教融合發展目標。
【關鍵詞】“1+X”證書制度 中職動漫專業 人才培養方案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1)26-0142-03
從2019年開始,職業院校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鼓勵職業院校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積極考取各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X”證書制度,其中“1”代表的是學歷證書,“X”代表的是任意一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其核心理念是鼓勵職業院校學生接受在校學歷教育的同時,根據社會對職業人才的需求積極獲取相關的職業等級證書,從而成為具備高技能水平、有就業競爭力的綜合型人才。
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標志著我國職教事業全面進入提質培優的新階段?!缎袆佑媱潯分赋?,職業教育要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對接更加緊密,深入推進“1+X”證書制度試點,促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指導優化職業學校和專業布局。在這樣的背景下,利用“1+X”證書制度,將中職動漫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和校企合作有機結合,推動中職動漫專業教學質量穩步提升,使學生就業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就成為評價“1+X”證書試點工作成效的關鍵因素。所以,圍繞“1+X”證書制度構建課證融通的中職動漫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是我校動漫專業革新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中職動漫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不足
(一)培養方案單一,模式滯后
目前中職學校動漫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主要以傳統美術學習為主體,注重培養學生的美術功底,專業教學多以教材案例作為輔助,并根據本校的師資結構進行課程設置,且側重理論教學,學生缺乏實踐。我校由于地處動漫產業不發達的地區,消息較為閉塞,技術更新緩慢,人才培養模式的完善程度也較為滯后。
(二)課程多而不精,銜接松散
我校動漫專業的課程設置有專業核心課10門,專業方向(動漫、影視)課各9門,主要培養學生的美術基礎能力、美術設計能力、分鏡頭腳本設計能力、原畫繪畫能力、數字繪畫能力、影視后期制作能力、二維三維動畫能力等。雖然課程的設計完整且豐富,但由于中職生學習能力較弱、基礎普遍較差,在校三年時間根本不足以完全掌握這么多方面的知識技能,而且課程之間的關聯性不強,學生經常是結束一個科目就忘掉相應的學習內容,不能很好地將各科的技能綜合運用在實際任務中?!岸喽痪钡恼n程設置很難實現中職人才培養的目標,從而使得絕大部分學生不能適應動漫人才市場的需求。
二、圍繞“1+X”證書制度優化中職動漫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總的來說,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方案,是以培養專業技術應用型專業人才為根本任務,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的方案。所以,筆者將從培養目標、課程設置、課程體系、課程實施等方面對具體如何優化人才培養方案這一問題進行探索。
(一)優化培養目標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培養目標是人才培養工作的總體設計和實施藍圖。為更好地實現“課證融通、提質培優”,我們認真研究了《游戲美術設計職業技能等級標準》(2020年1.0版)中相關培養的職業描述,并與我校原本的中職動漫教育人才培養目標進行對照。根據院校培養方案和企業職業等級證書培養要求,我校于2020年9月對計算機動漫與游戲制作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修改,目標確定為:培養勝任廣告傳媒企業、動漫設計企業和其他企事業單位信息類崗位,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行為規范,掌握計算機動漫與游戲制作專業相關知識,能夠服務一線,從事手繪動畫制作、平面設計、CG數字繪畫、二維動畫制作、三維動畫與游戲制作、影視后期制作等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切實對標中職學生學情和企業用工需求(如圖1所示)。
(二)優化課程設置
根據“1+X”游戲美術設計證書技能要求,優化中職動漫專業中的課程設置是重點和難點。以往院校與企業在課程的培訓教學中常會出現內容重復、要求銜接不上,學校學一套、企業用一套,院校教材技術過時落后等問題。我們現以企業的技能標準認定以及游戲美術設計證書的“初級、中級、高級”等級劃分為參照,將工作崗位技能需求、工作任務、工作程序、相關技術、行動紀律等作為人才培養方案的評判標準,對整體專業課程設置進行重構。
例如,我校游戲與動漫專業的核心課程包含:美術基礎、動漫游戲基礎、平面圖形圖像處理技術、二維動畫、三維動畫等。課程內容基本覆蓋游戲美術設計初、中、高級職業等級中的數學繪畫基礎、二維游戲設計基礎、三維游戲建?;A等工作技能領域,我們將初、中、高三個等級中的證書技能要求,對應原本開設的課程,根據證書考核的比重對課程設置和課時數進行調整(如表1所示)。
(三)優化課程體系
人才培養方案中課程體系設置是社會需求與職業院校實際教學工作緊密結合的紐帶。我?,F行的中職動漫教育依舊沿用“目標—結果”導向的傳統模式,忽視現實中產品需求、生產模式和產業結構的多變性,導致中職動漫的課程體系設置有偏差和受教育者能力不足,不能適應行業和企業快速變化的需求。因此,學校要重新劃分課程結構,以職業活動和工作過程為導向,整合知識內容,重新構建人才培養方案的課程體系,將院校課程的“學科體系”與企業培訓的“過程體系”相融合,整合成促進學生發展的“以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行動體系”,使課程理念向“掌握理論知識—運用工作過程—整合行動模式”方向轉變。
以我校動漫與游戲制作專業的課程體系為例,原本的課程體系對公共基礎課程(語、數、英、思政、體育等)、專業基礎課程(計算機基礎、素描、構成設計、動漫基礎課等)、專業核心課程(二維動畫、三維動畫、CG數字繪畫、影視后期制作等)進行了明確的劃分,各科之間的內在割裂感較重?,F將游戲美術設計等級證書中的初、中、高級共120項技能對應每個學年的相應課程,以企業項目為主線,將知識點貫穿于每個情景中,增加項目數量,由易到難,多層遞進,以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在項目情景中,讓學生模擬真實的工作狀態,提升職業素養,掌握專業技能。
(四)優化教學實施過程
為改變以往單純的“理論+實踐”的課程教學形式,應將教學實施中的工作任務和崗位需求作為目標,加大“1+X”證書對教學模式的改革作用,加深校企合作,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三、基于產教融合構建“動漫產品生產流程”
我校將“1+X”游戲美術設計考證題庫引入教學實訓環節,同時與校外有合作的動漫企業共同設計更適合中職學生學情的實訓任務。在合作企業中聘請項目負責人作為企業導師,用真實的項目貫穿教學過程,用企業的制度規范作業質量,由學校和企業對學生進行共同教育,構建職業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教師、企業導師及學生共同構建了基于“動漫產品生產流程”的產教融合混合式教學模式,并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結合任務驅動法、項目教學法、情境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等教學方式,以保證教學效果的提升。
具體以動漫造型設計課程中“為民族特色動漫女性設計飾品”的教學實施過程為例:
課前——教師與企業導師根據“1+X”游戲美術設計證書中,“能夠使用數位板與PS軟件繪制表現各種物品的常見質感”的考證要求,將企業真實項目“設計民族特色動漫形象”引入本課程,企業導師將任務書上傳至網絡教學平臺,教師上傳預習內容及資料,學生線上查看任務書,完成預習任務。
課中——教學過程分為創、探、辨、練、示、評、悟七個環節來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先通過創設情境,模擬職場崗位設定,規范工作臺衛生;再進行小組探索,讓工作組組長上臺展示課前組員于民族博物館找到的飾品資料;然后通過民族風格辨不同、頭腦風暴等環節進行知識辨析;學生根據以上所掌握的知識完成設計草圖的訓練;教師通過巡堂發現實訓中的問題,并現場示范,理清知識易錯點。整個實訓過程中,教師要適時在網絡教學平臺發布學習資源,學生可線上進行研究和討論,也可與企業導師連線尋求幫助。對學生實訓作品的評價,結合了組內互評、學生自評、企業點評、教師總評四項,特別設置了“1+X”考證要求是否達成的分值,切實了解學生對證書技能的掌握程度。最后教師從知識、能力、素質三個方面對本節課的概念、技能、精神進行總結升華。
課后——企業導師與教師將其他優秀“民族特色動漫角色”作品發布到相關平臺,學生完成對本課的拓展和夯實。
四、借助信息化手段開展混合式教學
在“互聯網+”大背景下,我校建立了相關課程的網絡教學平臺,構建了學生、教師及企業導師三方聯動的“線上+線下”“課上+課下”“理論+實踐”“教學做”信息化混合式教學模式。課程教學過程中,應使用網絡課程平臺將企業資源與學校資源進行充分融合,教師講授課時數減少,課前預習、課中實訓、課后拓展時長大幅增加,使教學資源得到了深度與廣度的延展。我校先后建立了本專業動漫造型基礎、Photoshop圖形圖像設計、動漫綜合實訓、素描等多門課程的網絡教學資源庫和線上課程,從而解決了教學資源單一過時、教學效率不高等問題。利用現代移動終端開展混合式教學,讓“教”與“學”不再受限于時間、空間,滿足了學生即使不能在校學習,也可以通過網絡課程平臺將現場授課與線上直播課進行有效連接的特殊需求。
五、深化產教融合,培養職業精神
圍繞“1+X”證書制度,我校動漫專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強化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健全德技并修的育人機制,完善多元共治的質量保證機制,推進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為了加強專業課程的思政建設,將思政元素與工作任務、教學知識點有機結合,我校動漫專業在多個課程里,均合理融入愛國愛黨、職業道德、職業素養、職業習慣等德育主題。例如,筆者團隊在2020年參加全區職業院校教學能力比賽課堂教學項目中獲一等獎的作品《時事與文化的破次元計劃,設計主題動漫造型》,就將傳統的民族文化和現代的熱點時事貫穿每個實訓任務,使思政教育與技能教育有機結合。其中,我們將原教材要求學習“設計古風動漫角色”的章節,改成了更貼近學生自身生活的“設計本土傳統民族動漫角色”,學生通過了解本民族紋樣、服飾的特色,品味其背后的文化內涵,充分體會傳統民族文化的美之后完成的作品,更有愛和靈魂。類似這樣的德育案例還有:在其他章節任務中融入“防疫”“愛黨愛國”“誠信”“國學”等主題,并且在每個任務中都對學生作品進行行業規范、精益求精、細致完善等理念的強調,讓學生在完成技能實訓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提高了愛國精神、民族自信、職業精神和工匠精神。
六、完善多元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平面設計、二維動畫綜合實訓、三維動畫綜合實訓、動漫設計綜合實訓等綜合性較高的課程中,我校改變原先單一的教師考核方式,采用了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對學生素養(30%)、行業規范(20%)、技能水平(50%)三項進行綜合打分,分數來自網絡平臺積分、學生自評、組內互評、教師評價、企業導師評價等,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更全面、客觀、科學的評價。其中“技能水平”的評分,從原本僅根據作品是否符合教材要求來打分,變成對游戲美術設計初、中、高級階段所需掌握的各項技能要求進行打分,了解學生對證書技能的掌握程度,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強化。
總而言之,“1+X”證書制度解決了我國職業教育長期以來存在的院校培養與社會需求不夠緊密的問題,有效地調動了社會力量參與職業教育的積極性,從內部加強了理論和技能的銜接。我校動漫專業也希望在“1+X”證書制度的促進下,打通學生成長和高質量的就業之路,最終促進專業教學的良性提升。
【文獻參考】
[1]劉煒杰.1+X證書制度下職業教育的課程改革研究[J].職教論壇,2019(7).
[2]張盼盼.1+X證書制度與人才培養方案的融合路徑研究:以“動漫制作技術”專業為例[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0(23).
[3]高琳珍.“1+X”證書制度實施的必要性[J].科技風,2021(4).
注:本文系2019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課題重點立項項目“基于‘互聯網+模式下《動漫角色造型設計》新形態一體化教材開發與運用”(編號:GXZZJG2019B201)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責編 劉穎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