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碧嫻
【摘 要】關于小學數學的深度學習,要想從理論走向實際,需要在了解“深度學習”的基礎上,將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和數學本質作為實行深度學習的基礎,選擇適度的教學內容、組織設計學習活動、制定切合實際的教學目標,繼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使小學數學學習真正變成指向高階思維發展的深度學習。
【關鍵詞】小學數學;深度學習;運用
深度學習是讓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選擇一些有難度、有挑戰性的學習主題,將全身心都投入其中,從而解決問題,體驗成功的學習過程。在現在的課堂教學模式中,是一種淺層次的學習,通過老師對知識的講解,學生進行被動記憶。這種最常見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將學習當成了一個任務。久而久之,越來越依賴老師的課堂講解,不利于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小學低年級數學的學習始終停留在表面上。在小學數學中,學生對所學的知識記憶性不強,知識掌握能力也不牢靠,也沒有靈活變通的能力。稍稍改變題型就變得毫無頭緒,沒有舉一反三的能力。這種情況的出現根本原因,就是小學數學教學中沒有進行深度學習。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深度學習的意義
(一)構建數學學習的意義
在最常見的學習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學習始終處于靜止狀態。碰到新的問題變化就變得力不從心。知識的意義在于培養和提高,使人得到發展。在學習中獲取知識,讓學生可以在一定的情景狀況下,通過新舊知識的互相依托作用,使已有的知識面和實踐經驗獲得一定的擴展和延伸。而這些的實現需要深度學習理念的滲透。通過深度學習,能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主動處理和選擇加工得到的外部信息。最后將書本中知識變成自己個人的知識,達到靈活運用的目的。
(二)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提高
傳統的學習模式是較為機械化,這種淺層次的學習使學生在面對問題時采取的辦法往往是封閉自己,學生不積極參與無法發揮創新性思維。而深度學習需要學生投入到具體的情境中,進行一系列的學習活動。具體表現為分析、創造和評價。面對問題能夠有自己的判斷,積極尋找有效的解決辦法。深度學習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二、深度學習在小學數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創設情境
創設情境是使學生沉浸學習的一種切實可行的方式方法。創設有效的數學學習情境需要與學生的學習心理進行匹配,重視學生內在的心理環境,與學生產生共鳴,產生更好的學習氛圍。求勝心理是每個人都有的,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也不例外,教師可以根據這一心理創設“競賽”類的學習情境。例如:在學習小學《一百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時,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學習競賽:“由老師來出不同的算術題,5個人一組進行比拼,看看誰算得又快又準確。每個組的第一名老師有獎勵。”將數學學習放在了競賽的情景之中,在勝負欲的作用下,學生的投入程度會大大增強,他們會積極的尋求解決的辦法,繼而贏得比賽的勝利,在全身心投入的狀態之下,沉浸于學習之中。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不能因為創設情境而設置情境。要充分的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特征,契合學生的認知方式,不能流于表面形式。反之,也得不到深度學習的效果。
(二)提高學生數學體驗
數學理解就是學生對于數學的價值與意義的深切體會,使學生的心理與數學邏輯能夠深切融合匹配。數學理解不僅是數學課程教學的主要目標,而且也是提升學生數學素養的重要部分。缺少了數學理解,學生就不能夠進行更好的數學學習,影響數學思維的形成與發展,不利于在數學學習中進行深度學習。因此加強學生的數學理解刻不容緩。
例如,在進行小學一年級數學《位置》的學習時,要想讓學生理解位置的本質內涵,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寫出自己四周同學的名字,有助于學生理解位置的含義。再讓學生掉轉方向,寫出自己前后左右同學的名字。通過兩種結果的對比,幫助學生進行思考,了解位置的相對性,加深學生對位置的深層認識。
(三)關注活動經驗的獲得
在小學新課標中明確指出,要想方設法為學生創造親身體驗的學習過程,收獲活動的實踐經驗。實行“教學做合一”的理念,讓小學生可以在親身經歷中進行深度學習。
比如在學習一年級數學《長度單位》時,可以讓學生準備直尺,量自己的鉛筆盒、課桌或者橡皮的長度,讓學生對于長度有一個清晰的認知,讓學生對長度單位在頭腦中形成具體概念。通過自己的親身測量能夠學會運用長度單位。教師在旁進行正確的引導,確保學生收獲經驗,獲得滿足。
三、結束語
在現在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學習只停留在表面上,學習上做不到積極主動,這是目前教學中的主要問題。這樣不但影響教學效果,而且還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對學生的數學成績和數學學習能力都不能起到一個很好的促進提升作用,所以深度學習的滲透十分必要。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推進小學數學的教育改革。小學數學要想實現深度學習的教學,離不開教師的積極探索。結合學生個性與學習狀態,最終生成“深度教學”的最優方案,構建“有質量”的小學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1]王海峰.讓數學學習真正發生,須以情境為橋[J].教學與管理,2018,(08).
[2]屈佳芬.引領學生深度學習:路徑與策略[J].江蘇教育研究,20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