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晴
摘要:目的:提高NICU護理實習生培訓質(zhì)量。方法:選擇2020年9月-2021年9月NICU的117名實習生,12名帶教老師,通過訪談法,收集當前培訓中出現(xiàn)的問題。結果:實習生在NICU培訓期間,工作積極性低,培訓效果未達目標要求。結論:NICU護理實習生培訓存在缺陷,培訓方法有待改進、帶教質(zhì)量有待提高。
關鍵詞:NICU;護理實習生;培訓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3-01
臨床實習是每個護理專業(yè)學生所必須經(jīng)歷的步驟,是護理實習生從學生到合格護士的轉(zhuǎn)變過程,臨床實習也為實習生提供理論與臨床相結合的實踐機會,也是在校學習的深化[1]。護理實習生培訓也是提高醫(yī)院護理服務的重要保證,也是醫(yī)院發(fā)展和適應臨床工作的需要[2]。NICU護士工作專業(yè)性強,需要具備對病情變化識別能力,危重病人的搶救,突發(fā)事件處理,這對護理實習生的培訓提出了更高要求。筆者通過對我院NICU護理實習生培訓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與分析,旨在為NICU護理實習生培訓提供參考。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本文選擇2020年9月-2021年9月NICU的117名實習生,男:5人,女:112人,年齡:17-19歲,平均年齡18.03±0.55,學歷:中專47人,大專70人。帶教老師10人,在NICU工作2年以上,均為護師職稱。
1.2方法
實習生培訓方法為一對一帶教,具體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熟悉NICU環(huán)境、新生兒的基本知識、工作流程,時間為1周;第二階段由帶教老師帶領進行各項護理事項的接觸、常用儀器的操作等,時間為1周;第三階段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實習生獨立進行各項操作,時長為2周。最后一周進行理論、操作考核。期間有一次集中理論培訓,其余時間均為臨床一對一帶教實習。筆者采用訪談法,通過分別與實習生,帶教老師面談收集信息。
2結果
實習生方面:1.實習生學歷多為專科學歷,大部分實習生理論基礎較差。2.實習期間,部分實習生有遲到、開小差現(xiàn)象。3.工作積極性不高,不敢嘗試。4.老師在臨床講解時,部分實習生不愛記筆記。5.已經(jīng)講過的問題,再次出現(xiàn),不知道如何解決,再次講解后,依然犯錯。6.未及時完成讀書筆記。7.實習生工作時缺乏思考,不善于提問。8.部分實習生工作時不夠細心,自己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工作中的失誤。帶教老師方面:1.未落實好帶教計劃,部分帶教內(nèi)容未完成。2.沒有做好監(jiān)督實習生的操作的責任。3.對實習生的理論培訓較少。4.缺乏對實習生在學習方法和工作習慣的指導。5.部分老師未深入了解實習生的性格特點,因材施教。6.未能調(diào)動其工作熱情、學習的積極性。7.對實習生的學習缺乏嚴格要求。培訓方法方面:1.集中理論培訓時間過少,多數(shù)為實習生自學。2.科室實習生獎懲制度不完善。
3分析
3.1新生兒科的病人的特殊性:無語言表達能力,無生活自理能力,免疫力低下,起病隱匿,病情發(fā)展快。病房中有大量貴重儀器設備,護理工作內(nèi)容繁瑣,這些都讓實習生感到緊張和害怕。
3.2實習生方面:1.實習生學歷最高為專科學歷。2.部分實習生甚至不明確科室上班時間,未詢問;部分人懶惰,躲避臨床工作。3.新生兒科護理工作專業(yè)性強,責任重大,實習生操作單一多為喂奶、沐浴、換尿布等操作,工作內(nèi)容重復、乏味,實習生認為不能體現(xiàn)自身價值。4.對讀書筆記內(nèi)容不清楚,平時缺乏積累,部分人做事拖拉。
3.3帶教老師:1.工作忙,實習生帶教時間短,未合理安排帶教計劃。2.缺乏責任心,沒有做到“放手不放眼”,讓實習同學單獨操作。3.未重視實習生的理論培訓,部分帶教老師理論基礎不扎實,不敢講。4.未發(fā)現(xiàn)其學習方法和工作習慣的問題,未重視指導意義。5.帶教方法不夠靈活,未給予實習生啟發(fā)性思考。6.沒有講解每個操作的意義,未講解清楚操作中的細節(jié),帶教方法缺乏吸引力。7.不夠重視實習生的培養(yǎng),帶教老師對自己的要求也不夠嚴格。
4對策
4.1給予實習生心理干預和疏導,介紹工作環(huán)境,仔細講解工作流程,減輕其恐懼和焦慮。結合臨床所見疾病護理和操作,全面了解運用護理程序,獨立完成簡單的臨床護理操作,樹立對護理工作的自信心和成就感[3]。
4.2 1.加強實習生的理論培訓,建議增加理論培訓,帶教老師在平時帶教中注意理論與實踐結合。2.完善實習生管理制度,說明科室相關規(guī)定及上班時間,實習要求。3.要求實習生隨身帶筆記本,帶教老師不定時抽查隨身筆記。5.入科時嚴格要求交讀書筆記的時間,對讀書筆記的書寫要求進行講解或舉例。6.帶教老師合理安排帶教計劃,并落實,帶教組長不定期檢查。7.帶教過程中,要詳細講解和演示,強調(diào)其難點和細節(jié),操作的意義,讓其理解每項操作的重要性。8.教學中多引導其啟發(fā)性的思考,鼓勵提問,遇到問題時,要及時解答。9.為促使實習生自身學習積極性能夠得到提升,帶教老師應設立獎懲制度,對于實習生學習效果進行考核評價,對于考核成績較為優(yōu)秀的實習生給予口頭表揚及物質(zhì)激勵,可調(diào)動實習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激發(fā)其他實習生自身的競爭及學習意識,營造較為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10.對講解過的內(nèi)容,要及時檢查,了解其掌握的情況,必要時再次培訓。11.帶教老師要及時修改讀書筆記,認真批注和講解。12.重視實習生的帶教,培養(yǎng)他們職業(yè)道德,教授他們新生兒科基礎的知識、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4.3 1.加強帶教管理,提升帶教水平。護理部一方面修訂完善帶教老師管理機制,通過年度舉辦講課比賽,帶教老師資質(zhì)認證、考核等督導機制,加強帶教老師護理操作規(guī)范化、標準化督導考核,重視實習生臨床踐操作技能培訓和考核督導,實行實習生出科理論、操作考核綜合評定和定期反饋護理部管理機制,保障帶教質(zhì)量[4]。
實習護士是醫(yī)院護理工作的新生力量,通過教學培養(yǎng)護生積極主動性,使護生在短時間內(nèi)熟悉新生兒科工作環(huán)境,掌握新生兒科專科護理技能和病情觀察能力,提高其對危重患兒搶救配合能力。“教學相長”增強帶教老師的帶教意識和行為規(guī)范,提高老師的責任心和教學質(zhì)量,提升護理團隊綜合素質(zhì)。良好的教學不僅有利于護士自身角色的轉(zhuǎn)變,也能夠保證患兒的舒適安全和護理質(zhì)量安全。
參考文獻:
[1]容煥蘭,馬春遠,梁秀兼,韋紅英.護理實習生綜合培訓模式培訓的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38(11):1552-1555.DOI:10.3760/cma.j.issn.1673-4351.2019.11.006.
[2]李小芳.探討一對一全程帶教在對手術室實習生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醫(yī)學食療與健康,2020,18(9):197,200.
[3]王鳳玲.多元化帶教在NICU教學流程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12):9-10,34.
[4]張佩珊,于俊葉.護理實習生崗前培訓需求的調(diào)查分析[J].健康之友,2019,(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