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峰 強皚 李振葉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普及,云計算被應用到各個行業。在醫院的信息化建設中使用云計算技術,可以大大提高醫院信息傳輸的速度,大大提升醫院的工作效率。本文主要對醫院信息化中的云計算應用進行分析,針對目前面臨的問題,提出了云計算在醫院信息化中的應用方案。
關鍵詞:醫院信息化;云計算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TP399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3-5168(2021)30-0015-03
Abstract: With the gradual populariz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loud computing has been applied to various industries. If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is used in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hospital, it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speed of hospita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but also greatly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of the hospital. Therefore, on this basis, the application of cloud computing in hospital informatization is analyzed in detail in this paper. In view of the current problems, the application scheme of cloud computing in hospital informatization is also put forward.
Keywords: hospital informatization;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
在醫院的信息化建設中,對醫院資源進行配置需要大量的數據和信息支持,而云計算的應用就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輔助工具,它能夠有效地對資源進行整合,為醫院的管理創新發揮極大作用。云計算中的信息存儲技術以及掙脫時間與地域束縛的功能對醫療企業的管理至關重要。在信息管理方面云計算技術能夠通過虛擬化為信息平臺用戶提供眾多資源的共享,還可以建立計算模型充分發揮其優勢。應用云計算既能提高醫院信息建設的效率,還能對醫院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1 云計算在醫院信息化建設中的作用
1.1 有助于提升醫療質量
每個醫院涉及的信息資料都十分龐大且復雜,傳統的計算耗時耗力,計算過程還會存在很多漏洞,致使其結果的正確率較低。而云計算技術的出現為醫院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方向,其具有強大的計算和分析能力,可以獲得更精確的數據結果[1]。另外,云計算在對信息進行深入處理挖掘時,還會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進而獲得有益的數據,這對醫院管理來說,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除此之外,云計算的使用還能夠為醫院的決策提供一定的科學依據。綜上分析,云計算處理的應用能夠使醫院的醫療質量得到改善和優化。
1.2 有助于醫院信息共享
強大的存儲功能是云計算的優點之一,它可以將醫院的患者信息數據整理后保存在云數據庫中。醫院所需要的信息可以隨時在數據庫里進行查詢,而且通過信息集成平臺可以讓其他醫院也能夠在云數據庫中查詢相關的醫療信息,大大促進了醫療技術的交流與進步,實現了患者信息的共享,縮短了轉診時間,提高了醫院的工作效率。
2 云計算在醫院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
2.1 醫療服務相關的應用
①共享電子病歷信息。醫院可以通過電腦和網絡確認病歷信息,及時掌握患者的狀況[2]。
②HIS辦公系統也是云計算技術應用的重要體現,醫生、護士等可以在一定權限下工作。例如,醫生可以通過辦公室系統指示護士在護理期間應該做什么,例如,告訴病人如何服藥等。護士按照醫生的指示看護患者并將其記錄到系統,這是嚴格的業務流程。
③醫學圖像信息的存儲和共享。患者接受X光、CT,核磁共振、超聲波等檢查,通過遠程備份、存儲和呼叫這些檢查結果和信息,可以提高醫療診斷和治療的效率。
2.2 在大數據方面的應用
如圖1所示,從醫療數據的應用方向來看,“疾病診療”和“臨床數據管理”是當前大數據的主要應用方向。臨床數據的大規模使用使醫生能夠更好地分析和掌握患者的病情,可以提供更恰當的醫療解決方案,同時可以提高信息檢索、保存和更新的效率[3]。但是,在“市場營銷”“保險”“養老”等領域使用的數據比較少,說明這些領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2.3 在桌面終端的虛擬化應用
云計算技術在桌面終端虛擬化應用中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面對復雜的用戶需求和多種操作系統,醫院的信息管理器有不同的服務器構造,需要桌面終端的虛擬化支持。其次,醫院的信息技術人員經常處理相應的問題,需要確保手機終端的信息安全;該技術的核心是通過存儲設備和服務器實現云桌面的開發,當前應用最廣泛的技術是VDI虛擬桌面技術,通過反復并聯或N+1設置多個服務器,客戶端可以使用相應的桌面軟件隨時注冊,服務器高速運行,可以加速醫院業務開展。圖2是云桌面終端示意圖。
3 云計算技術在醫院信息化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3.1 云計算服務成本過高
云計算技術雖然能夠提供良好的醫院信息管理平臺,使所需信息的獲取更加準確、方便與快捷,但是對于很多中小醫院來說,要想構建一個云計算服務體系,需要的投入是其無法承擔的;另外,購買的軟硬件設備,維修成本相對也較高。因此,許多醫院仍舊沿用過去傳統、落后、弊病百出的信息系統,大大限制了這些醫院信息化的持續發展。
3.2 不同區域信息化建設失衡
總的來說,目前各地區信息化建設水平各不相同。具體而言,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一線、二線城市醫院信息化水平比較高,而普通三線、四線城市醫院信息化水平相對較低;二是城市醫院建設信息化水平總體高于鄉鎮;三是內地醫院信息化水平低于沿海地區。以上幾點充分顯示了當前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而這一問題對醫院信息化的建設造成了極大的阻礙,導致各地醫院信息化建設水平不平衡。此外,醫院管理層對信息化的重視程度也深刻影響著信息化建設。
3.3 從業人員綜合素質參差不齊
醫院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關乎著醫療質量,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對其要求就更為嚴格。但是,從目前來看醫院職員的信息化水平相對較低,而且醫務人員處理信息的能力也有限。受過高等教育的醫學專業人員工作經驗往往有限。很多醫院專科醫生,主要是再就業的人,年齡偏大,雖然他們的臨床經驗豐富,但是獲取信息的能力比較弱,還有一些是高職護士,往往畢業于一些中等專業學校,在教育階段往往存在教育資料以及課程單一等問題,這些人到了醫院之后,幾乎從頭開始學習。這一現狀對于醫院信息化建設極為不利,因此要想提高醫院信息化建設水平,必須打牢信息化基礎,從而提升全體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
4 醫院信息化建設中云計算的應用策略
4.1 患者病歷數據的共享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很多醫院在用紙質病歷,但是通過實踐證明,病例信息缺乏連續性,當患者后期還需要對病情進一步了解以及治療的話,之前的相關診斷信息是中斷的,需要重新進行診斷,這樣既降低了醫療效率,又無法緩解當前本就緊張的醫患關系。而云計算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患者一旦在醫院所建立的云平臺上進行病歷登記,就可以隨時共享相關信息,從而提高了病歷信息的連續性,即使下次在其他醫院診治,醫院也可以及時查詢到病人過去的病情從而進行準確高效的治療[4]。另外,醫院的云計算應用程序不僅可以為病人提供一系列在線服務,還能將過去的線下醫療預約轉變為線上,這對醫生以及其他工作人員來說是極為便利的[5]。
4.2 醫療影像的存儲與提取
當前,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對患者的診斷以及治療都使用了很多醫療技術手段,例如,核磁共振、X光掃描以及B超等。但是電腦硬盤的存儲空間有限,而云計算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網絡集成服務器擁有特別大的存儲能力,在云計算里能夠做到實時對數據進行讀取,醫院也能夠從服務器里面提取需要的數據進行分析。
4.3 提升醫院信息化建設的應用效益
醫院自身資源的有效利用在醫院信息化體系建設中極為重要,它可以為構建虛擬服務平臺提供重要的患者數據資源,還能夠為設備的正常運行提供可靠的運行條件。虛擬服務平臺的建立,在大大降低醫院信息化建設成本的同時,還應注意加強與云服務商的溝通,建立虛擬基礎設施服務體系,最大程度上借助云計算服務平臺,全面整合網絡資源、計算資源和資源存儲,為內部信息的穩定提供保障。
5 結語
綜上所述,醫院計算機云計算的作用很大,特別是在信息共享方面的用處特別大。當然,該技術的應用需要資金支持,相應的系統需要根據醫院的業務模式來設計。例如,在使用云計算技術時,需要以不同的方式共享信息,以便能夠共享患者的檢測報告和電子病歷。也就是說,醫院的信息化建設離不開云計算技術的支持。通過云計算技術的應用,醫療行業不僅可以提高醫院的信息化建設水平,還可以為構建區域醫療服務提供有效的管理手段。除此之外,在利用和發揮云計算的優勢時,要時刻注意伴隨而來的矛盾與問題。因此,相關研究人員應加強對醫院信息化中計算機云計算技術應用的研究,從而更好地促進醫院云計算信息建設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 駱夏草.云計算在醫院信息化建設工作中的滲透方案[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9(11):210-211.
[2] 池衡.基于云計算的醫院信息技術平臺的建設探討[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7(1):230,232.
[3] 吳瓊雅.醫院信息化中計算機云計算技術的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9(7):159.
[4] 申晨.醫院信息化中計算機云計算技術的應用研究[J].中國新通信,201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