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琦
(作者單位:山西省太原市萬柏林區教研科研中心)
青少年正處于人生發展過程中的關鍵時期,如何才能確保青少年可以形成積極健康的人生觀、價值觀,是需要家長、老師和學校不斷思考的問題。青少年是國家發展的希望,唯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才能保證在之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會走彎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加大,很多國外的文化也會對于本土的文化產生極大的沖擊,國外文化和本土文化也是在不斷地進行融合,因此當下的流行文化對于青少年產生極大的影響,而青少年也在不斷地成長過程中創造出符合自身特點的流行文化。
從廣義的角度來說,對于任何一首在當時流行的音樂,都可以被稱為流行音樂;而從狹義的角度來講,流行音樂主要泛指那些在生活中覆蓋面比較廣泛,在音樂的內容上更加的通俗易懂,同時帶有比較強烈商業色彩的音樂。青少年比較喜愛流行音樂,主要是有以下幾部分的原因。
流行音樂,從歌詞表達的內容角度來說,是非常貼近人們的生活,對于青少年來說,是非常容易理解和達到共鳴,富有較大的趣味性,因此很多學生愿意去聽這些流行音樂。除此之外,很多的流行音樂,在歌詞內容上,都是比較簡單且明確的,這就使得歌詞很容易記憶,非常的通俗易懂,可以達到老少皆宜的程度。
和歐美的一些歌曲不同,流行音樂在情感表達方面是非常強烈的,在對于聲音的控制和表達方面,對比也是非常的鮮明的,例如有的歌曲比較輕緩,而有的歌曲較為悲壯激憤,有的比較狂躁等。對于不同風格的歌曲,在表達的情感方面也是完全不同的。
對于很多流行歌曲的演唱會來說,規模巨大、燈光、場景、服裝、造型等對于青少年都非常的具有吸引力,通過營造這種氛圍,可以使得周圍的觀眾都樂于參與到這個演出中,達到很強的吸引效果,因此很多青少年非常的迷戀這種感覺,這就會導致一些不良的后果[1]。
而流行文化之所以能夠受到青少年的喜愛,也是存在一些原因的。首先,青少年正處于發展的階段,人生觀和價值觀沒有完全的形成,對于一些新奇的事物,是非常喜歡并且愿意去模仿的,而流行音樂的歌詞往往都是非常易懂的,旋律也較為簡單,這就受到了青少年的熱愛,成為模仿的對象。
其次,旋律簡單的歌曲很容易讓人產生共鳴,歌曲中所描述的情感,會讓青少年時期的學生覺得和自身非常的像,從歌曲中可以找到自身的歸屬感,會覺得歌詞所描述的情景能夠再現當時自己的心境,因此在哼唱的時候,很容易就和歌詞產生共鳴,因此就會更加喜歡流行歌曲。對于古典音樂而言,青少年會覺得和自身沒有太大的關系,因此喜歡古典音樂的只占據很少的比例。
最后,大眾傳媒的大力宣傳,讓這些流行音樂作品無處不在,這種比較廣的覆蓋面,讓青少年無法不關注。在互聯網時代,網絡對于信息的傳播,有著重要的催化作用,青少年接觸網絡的機會非常多,所以,他們極易受到這種誘導作用。而大眾媒介對于流行音樂不斷地炒作,擴大其影響力,青少年難免會受到吸引。
流行音樂在發展的過程中,無疑會對青少年學生產生較多的影響,對青少年所產生的積極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現在的青少年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壓力,老師的壓力、家長的壓力、同齡人的壓力、升學的壓力等,因此,他們也需要一個可以釋放自我情感的機會,使得學生在心情低落時可以重新振作起來,斗志昂揚[2]。
青少年時期是人生成長過程中一個比較敏感和脆弱的階段,學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從而產生極大的情緒波動,做出一些沖動的事情,這時,流行音樂的優勢便展現出來。當學生在欣賞流行音樂時,可以從中獲得心靈上的慰藉,心情可以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舒緩,這時沖動、激烈的心情便會變得平淡,因此音樂可以有效地幫助青少年釋放自身的情緒。
對于很多學生而言,流行音樂也給其提供了一個很大的展示機會。很多學生的嗓音條件非常好,在課余的時候給同學們唱首歌,是一個非常好的展現自我的機會,從而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自己的信心,讓學生敢于在大眾面前進行表演,這對于青少年來說,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從小鍛煉,長大之后在公眾場合進行發言就不會感到緊張不安,情緒不穩。
有些學生在哼唱的時候會無意之間發現自我在音樂表演上的天賦,這對于青少年而言,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通過不斷的訓練,可以使得青少年有自己的一技之長,這也是對于生活的一種充實,讓學生在繁忙的課程之中,可以找到自我的樂趣和愛好,從而變得更加熱愛生活,心情舒展。
在流行音樂不斷發展的背景下,青少年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豐富多彩,可以在閑暇時刻,三五好友聚在一起,共同欣賞音樂,使得青少年即使面臨著很大的壓力,也可以得到一定的緩解和釋放。例如在校園里播放的流行歌曲,使得學生可以在課下時間能夠感知音樂的魅力,同時也是對學生生活的一種調劑,緩解學生學習的疲勞感。
通過研究已經可以明確知道,人類的左右腦在智力活動中有著重要的聯系,同時有不同的分工。具體來說,左腦主管數學,語言或符號等抽象思維,右腦則主要負責形象思維,比如音樂圖形。由此可以充分看出,音樂對青少年會有一定的刺激,讓他們腦神經細胞的生長可以更好地進行。這樣也可以增強神經元的活動性,讓青少年大腦右側的功能更好的發揮。除此之外,對所有的智力活動進行分析,可以得知左右大腦并不是獨立工作的。一般是協調發揮作用的,這種作用的發揮需要加強左右兩半球的聯絡。音樂對人右腦的刺激,可以促進兩半球聯絡的功能。而青少年人生觀以及價值觀的形成,需要對各種事件進行準確判斷,仔細甄別信息。從本質上來說,是要依靠大腦來判斷的。多元流行音樂文化對他們大腦的刺激,則可以促進他們大腦的發展。
然而,對于正在成長階段的青少年來說,流行音樂所帶來的并非都是積極影響,也給青少年造成了很多不好的影響,流行音樂所產生的消極作用主要如下所述。
對于偶像歌曲的熱愛,使得心智不成熟的學生會瘋狂的追星,青少年會爭相模仿偶像的行為、穿衣打扮、動作等,然而很多的行為對于青少年來講,是非常的不適合、不恰當的,盲目的模仿,只會讓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的失去自我,失去對于學習的興趣和熱愛[3]。
與此同時,參加一場演唱會所耗費的金錢、精力都是非常大的,而青少年學生往往是沒有收入來源的,這對于一些不是很富裕的家庭來說,無疑是個很大的負擔,因此往往會給家人帶來心靈上的創傷。很多的青少年也會選擇購買很多偶像所代言的物品,然而偶像所代言的物品質量都有保障嗎?對于青少年來說,買來真的有用處嗎?這難道不是對于家長血汗錢的一種踐踏嗎?長此以往,青少年學生真的還有心情和精力去學習嗎[4]?
青少年學生正處于一個發展的階段,心智并沒有完全的成熟,一些不良的引導便會對其產生難以想象并且難以承受的后果。一些流行音樂打著對于青少年適用的口號,實際上卻在傳播一些黃色、暴力的內容,然而很多學生辨別能力不高,盲目地追求這些“非主流”的音樂,甚至認為這是一種別人不能理解的時尚。這種時尚,讓青少年學生深陷其中,無法自拔。當一些青少年學生開始追求這種特立獨行的“潮流”時,往往會逐漸地踏入一條不歸之路,引得很多的學生參加打架斗毆,甚至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
對于青少年學生來說,要幫助其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使得他們可以形成對于社會的正確認知,在不斷成長的路上,可以始終做一個正義的人,不做違法亂紀的事情。青少年是整個社會都非常關注的群體,是一個國家的希望和未來,只有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積極向上、昂揚拼搏,那么這個國家才會變得更加的有希望、有前途,而青少年學生唯有建立正確的人生觀,才會對于生活充滿熱愛,對于前途充滿憧憬[5]。
流行音樂會對青少年產生巨大的影響,既然如此,我們就應該采取更恰當的處理方式,使得流行音樂能夠對青少年產生積極的引導。
網絡上會有很多爆紅的歌曲,然而有的歌詞內容極其不合適,對于青少年來說,是非常不恰當的,因此就需要老師和家長可以進行積極的引導,使得青少年學生可以增加自身的辨別能力,去分辨作品的優良好壞,而不是對歌曲進行盲目的模仿。例如,可以為青少年增加很多活動的機會,使得他們可以走出去看看外面真實的世界,通過給予他們適當的鍛煉,可以增強青少年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與此同時,可以讓青少年學生去認識到生活的美好,從而在心中可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
對于音樂創作者而言,需要根據時代的變化,不斷地在原有的基礎之上進行各種創新,而不是死守教條,固步自封,不思進取;對于觀念正在形成的青少年來說,需要接觸更多的作品,讓青少年可以感受到更加豐富多彩的音樂作品,從而使得青少年可以更積極樂觀的面對生活。要加強一些愛國、勵志歌曲對青少年的影響,使得青少年可以在紅歌的熏陶之上,更加的熱愛祖國,讓青少年可以認識到流行音樂的本質所在[6]。
在這一過程中,關鍵因素就是作者,音樂作品創作者一定要明確自身肩負的職責,在創作音樂作品時要考慮的更全面一些。要明白自己所創作的作品在社會上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而很多青少年會用自己的偶像當做自己的榜樣,去模仿偶像的種種行為。流行音樂作品創作者依靠這些受眾的支持,收獲了較高的經濟利益,就應該肩負起一定的社會責任。受眾群體偏年輕化的創作者,更應該重視這一點,多創作一些適宜不同青少年群體的歌曲。對于作曲家來說,旋律的創作可以多迎合受眾。不過在風格以及曲風上應該有一定的變化。對于詞作家來說,則需要加強自己的文化底蘊,歌詞內容是非常關鍵的,要設計不同的題材,而不是只關注一些情愛作品。可以多寫一些歌唱理想,親情,友情的音樂作品,借此對青少年施加積極的影響。對于歌手來說,需要嚴格規范自己的言行,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提升藝術品味。這樣才能給青少年、給自己歌曲受眾群體做好榜樣。
對于監管人員來說,需要不斷的加強對于流行音樂的監管力度,將真正優秀的作品呈現給觀眾,防止不健康的音樂在青少年之間的傳播和流行。需要設置具體的要求,讓歌曲創作者能夠加強重視。同時,在競爭的過程中,需要遵循積極健康的競爭機制,不破壞市場的平衡,不采取不正當的手段來牟取暴利。
基于多元流行音樂文化對青少年人生觀、價值觀所產生的種種影響,在教育過程中就需要多加關注。不只是學校教育,還有家庭教育以及社會教育這三方面應該共同發力,實現協同育人。
第一,學校教育是最關鍵的,學校也是青少年形成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場所。對此,學校中的教育工作者應該充分認識到多元流行音樂文化對他們所產生的影響,進而可以合理利用其積極部分。另外在學校中應該增設這一部分課程,比如在音樂教學中,針對流行文化,設置多樣化的課程,讓青少年能夠在學校教育中接觸到這一部分內容,幫助他們增強對這些流行音樂文化的理解。
第二,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家長應該多關心青少年,明確他們喜愛聽哪一類流行音樂,并多和他們溝通交流。在無形中對他們的思想施加積極的影響。家長可以針對孩子喜歡的流行音樂和他們展開探討,家長也可以將自己年輕時的流行音樂推薦給青少年,讓他們嘗試去聽并說說自己的看法,這樣以來,就能明確真正流行的音樂,好的作品一定是經久不衰的。比如以前的《海闊天空》《朋友》,這些歌曲在現在的傳唱度還很高。再比如周杰倫這一歌手,他的音樂作品受到了廣泛關注,他這個人也影響了一代人。他的歌曲,在現在聽來依然非常經典。
第三,社會教育能夠幫助青少年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國家音樂協會可以針對流行音樂打造一些專項節目。挑選一些流行音樂作品來分析從曲風,作詞的藝術以及演唱者的演唱技巧等多個方面,讓青少年對于流行音樂有更全面的認識。同時給他們推薦一些優質的音樂作品。
綜上所述,在時代的不斷發展過程中,這些流行音樂也是在無形之中影響著青少年生活的點點滴滴,影響著青少年的價值觀、行為方式等,在對青少年產生積極影響的同時,不可否定的是也會有很大的消極作用。因此家長和老師需要對青少年群體做出正確的引導,能夠最大程度的降低流行文化對于青少年所產生的消極作用,通過流行音樂,讓青少年可以建立積極、正確的價值觀,從而可以達到通過音樂教育學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