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鵑
語文課程標準對學生提出了“要具有獨立的閱讀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的教學目標。統編版語文教學,不僅僅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策略意識和能力,更是在教材編排中融入了閱讀策略學習,使學生能夠有計劃、有目的地學習閱讀策略,引導學生積極閱讀,促進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本文主要以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教學為例,對基于單元閱讀教學的實踐與思考展開探析。
一、領會教材編寫意識,提高教學站位
統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是教材中第四次以閱讀策略為主線的單元教學內容,該單元課文的設計主要是基于“有目的地閱讀”這一策略展開,是對之前所學習的三次閱讀策略的綜合提升。有目的閱讀更注重培養學生基于閱讀目的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并去理解體悟,在確定了閱讀內容之后,還要求學生學會選擇恰當的閱讀方法展開閱讀活動,從而實現閱讀目的。統編版小學語文在編排這一單元內容時,注重精讀、略讀課文的有效銜接,以此實現層層遞進,最終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螺旋式提升。
綜合分析單元課文的編排,可以發現篇章頁的單元導讀確定了本單元的閱讀教學目標和語文訓練要素,而精讀、略讀課文則是落實單元任務的主要渠道和途徑,交流平臺是對整個單元教學的總結和提升。單元編排內容不僅線索明確清晰,而且層次分明,能夠實現從概念的建立向能力培養的高效轉化。
二、開展單元統整教學,夯實閱讀策略
1.勾連舊知,提高閱讀策略整合度
小學語文六年級的閱讀教學,主要教學內容是對于前五個年級所學的方法和能力的綜合運用、鞏固。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當中有目的地閱讀,其主要目的是鍛煉學生在小學階段閱讀策略的綜合運用。在本單元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梳理小學語文閱讀策略之間的邏輯關系,使閱讀策略的整合度在教學過程當中能夠更好地體現。
本單元教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之前所學習的預測閱讀策略,通過邊閱讀邊預測的方式,將自己所預測的內容和課文內容相互對照,將閱讀目的始終滲透到文本閱讀過程當中。通過對提問閱讀策略的應用,在閱讀過程中逐步分析、回答學習提示中的問題,并采用自己的提問方法對閱讀內容加以預測,尤其是針對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應迅速采取解決措施,作出調整。最后,則運用提高閱讀速度這一閱讀策略,在閱讀時結合自己需要展開有目的閱讀,并能夠根據自身閱讀需求靈活運用細讀、略讀、跳讀等多種方法,促進閱讀速度的不斷提升。
2.循序漸進,關注單元內容層次性
單元語文要素的落實具體體現在閱讀策略所編排的課文在能力要求和目標指向上具有一定的層次性和遞進性,從而落實到單元閱讀教學中,并能更高效地滲透大單元教學優化和單元內容的高效整合。在具體教學時,教師基于單元層級目標基礎,確保有目的性的閱讀分級落實到每篇課文的閱讀教學之中,引導學生將閱讀策略逐步滲透到課外閱讀中。以《竹節人》這節課有目的閱讀為例,它作為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是單元編排的邏輯起點,更是學生如何學習和運用閱讀策略的主要例子。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充分發揮該篇課文的示范作用,可采取以下三個步驟展開教學:
第一,結合作業練習,明確不同閱讀目的應該選擇不同的閱讀材料,且學會梳理課文內容,包括提示內容,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不同閱讀目的應選擇不同閱讀內容的重要性,培養學生有目的地閱讀的意識。
第二,為引導學生更加高效地完成不同的閱讀任務,教師有必要引導學生針對同一閱讀素材選擇不同的閱讀方法,實現由扶到放的過程。如,在《竹節人》教學中,如果閱讀目的是玩具指南,則應該將閱讀重點放置在課文的第3-7自然段,從中提取關鍵信息,此外,也應該關注第8-9自然段,深入了解竹節人的玩法,尤其是對于素材當中表示動作的詞語應該加以深入理解。
第三,教師應該關注完成閱讀之后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互動情況,幫助學生深化對有目的地閱讀的認識,引導學生明確閱讀任務的不同、選擇不同閱讀內容和閱讀方法的重要性。基于《竹節人》這篇課文的閱讀基礎,在該單元第二篇課文《宇宙生命之謎》的閱讀教學中,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嘗試運用有目的地閱讀這一策略,該文主要圍繞“除了地球之外,其他星球是否有生命存在”展開。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與捕捉和主旨緊密相關的內容,課文教學重點在于幫助學生找準閱讀目的,運用合適的閱讀方法,促進自身閱讀能力的提升。而該單元第三篇課文《故宮博物院》是一篇非連續性文本,同時也是一篇略讀課文,該文與學生的實際生活之間聯系相對密切,教師在展開閱讀教學時,就可以引導學生運用之前兩篇課文中所學的閱讀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引導孩子真正掌握有目的地閱讀這一策略。
3.注重實踐,拓展學習任務容納量
語文學習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關,教師要通過閱讀實踐,不斷拓展學生學習任務。本單元《故宮博物院》一文就為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運用創造了真實的生活情境,即:你會怎樣根據不同的任務閱讀如下材料?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過程當中,只有引導學生學會運用閱讀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才能稱得上真正促進孩子閱讀能力的提升。因而,教師在引導學生回答該篇課文當中的第二部分任務時可選擇景點并為家長講解,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確如何科學選擇講解內容,且應該采用何種講解方法才能夠達到更好的講解效果,具體來說,采取了以下學習活動:(1)聚焦景點的選擇,明確閱讀材料。引導學生根據自己感興趣的景點確定要講解的內容,之后選擇相對應的閱讀材料,從中提取相對有效的信息。(2)整合信息,寫講解詞。引導學生整合所閱讀的材料,篩選出重要信息,確定講解的重點內容,在此基礎之上寫出一份講解詞。(3)模擬情境,練習解說。組織學生在小組內展開練習,并通過情境的創設引導學生之間相互評價解說效果,促進學生講解能力的提升。
三、走向真實情境運用,構建閱讀思維
1.基于真實情境,拓展閱讀策略運用范疇
每一篇課文的閱讀,都會有其對應的閱讀目標和策略,教師可以于特定背景之下設計閱讀活動。在學生的閱讀過程中,教師有必要針對課文中的主要內容不斷加碼,以拓展學生閱讀策略的運用范疇,將其逐步從課堂內容的教學拓展到課后閱讀甚至實際生活當中,使學生的閱讀過程更為真實。例如,在《宇宙生命之謎》教學中,“學習提示”主要傳遞的信息是:日常生活中,往往是先確定閱讀目的,之后再展開對閱讀材料的閱讀,這說明確定閱讀材料,是有目的閱讀之中最為關鍵的環節。
這篇課文正文旁邊的六處批注,是在呼應有目的地閱讀這一主要閱讀策略,特別是最后一條批注,更需要引起學生的重點關注,即近年來科學家們對于火星的研究有了更多發現。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1975年至今的四十多年間,科學家們對于火星的研究到底有了哪些方面的進展?之后,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引導他們在課后借助圖書館、網絡資源展開相關資料的搜集和整理、分析。這種基于課文延伸的閱讀任務,可幫助學生高效掌握有目的地閱讀這一讀書策略,并學會從一篇課文的閱讀滲透到一組課文的閱讀。教師還可以借助這一過程為學生設計辯論活動,培養學生閱讀遷移能力,拓展閱讀視野,發展思維能力。
2.重視以“終”為“始”,形成目標指向思維路徑
無論在課堂閱讀中,還是在生活中各種文本閱讀之時,閱讀目的往往先于閱讀材料,這與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剛好相反。教師十分有必要基于教材基礎展開適當的延伸,使學生文本閱讀思維能夠逐步趨于正向。例如,教學《故宮博物館》一文后,可引導學生展開北京旅游攻略相關的合作學習活動,其主要目的可以確定為:我想帶著家人進行北京一周游。為了達到更好的旅游體驗,請與小組合作,制作一份合適的旅游攻略。通過這種方式,將所學習的閱讀策略真正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為了使這份旅游攻略具有更強的可行性,學生有必要構思出全面的思維導圖,當中包含了更加全面的信息,如衣食住行、吃喝玩樂等。小組成員之間展開詳細的分工后,學生也就要基于目標指向展開尋讀了。尋讀過程中,需要逐步融入信息篩選和有目的地閱讀這些策略。若已確定旅游地點,也可直接去官方網站了解相關信息,借助各種社交媒體平臺,搜集他人的綜合評價,使用各類書籍,尋找各個旅游景點之間的文化價值和歷史淵源等。小組成員之間在分別完成了搜集任務之后,通過組間的合作展開二次篩選,形成一份相對比較完善的旅游攻略。
這種基于閱讀目標展開的文本閱讀過程,會幫助學生形成倒推法,引導其主動改變自身的閱讀思維,不僅學會了對閱讀材料的取舍,更學會了有價值內容的高效篩選,形成基于目的導向尋找閱讀材料到對于材料展開有效閱讀、找到合理信息并對其加以運用的真實閱讀路徑。以應用為目標的教學過程,必然會使學生閱讀更有針對性,所采用的閱讀策略必然更高效,更趨向于真實情境,從而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3.指向問題解決,提升以思維為基礎的生活技能
本單元閱讀教學是基于真實情境,以解決問題為指向的教學,是為了解決實際生活當中所存在的問題。因此,教師也應該結合這一要求,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時運用更為科學合理的閱讀材料,促進其生活能力不斷提升。
還是以“北京旅游攻略”為例,在出行方式分析中,學生分別找到三個班次的火車。為幫助學生展開更為深入的分析,教師可以引入比較閱讀這一策略,即在票價不變的情況下,另外兩趟火車相對來說用時較短,此時,應該如何選擇更為合適的一趟車呢?教師可引導學生再次展開閱讀分析,發現其中一列火車的到達時間更符合出行需求。通過兩次的比較閱讀之后,可以確定最為合適的出行方案。可見,有目的地閱讀,其根本指向就是為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旅游攻略的制訂,不僅僅在于選車次,還包括飲食、住宿、時間安排方面的問題解決,都需要引導學生運用有目的地閱讀策略,根據目的的不同而選擇合適的方案,這個過程就是發展學生思維的過程,也是逐步促進學生生活能力提升的過程。有目的地閱讀,無論是在語文課文的閱讀,還是在閱讀任務的解決過程當中,都有著重要意義,立足實際生活,提升學生以思維為基礎的生活技能,促進學生綜合能力和素養的提高,為其今后的學習和發展打下扎實基礎。
培養學生閱讀策略,是一個長期實踐過程。教師要意識到不能期望通過某個單元或幾節課的教學就使學生完全掌握閱讀策略。在單元閱讀教學過程中,要始終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意識,運用各種閱讀方法,幫助他們在今后的語文學習中實現根據目的不同選擇不同的閱讀策略,以達到更好的閱讀效果,真正提升語文閱讀的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