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迪
【摘? 要】? 高中化學知識論述性比較強,教材內容也是環環相扣。如果學生在學習某個章節時感覺到很枯燥,產生厭學心理,會導致知識脫節,對之后的學習產生不良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將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方面,只有學生實現自主學習,才能在學習中感受化學知識的魅力,不斷提升化學素養,進而提高學習成績。本文就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行論述,希望給讀者帶來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 高中化學;自主學習;實驗
當下很多高中教師和家長都只是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因為高中生面臨著高考的挑戰,大多數人認為課堂教學效率非常重要,時間緊,任務重,必須加快完成教學目標,在高三時多給學生留下幾輪復習時間。高中的課程設置特別緊張,當天學習完的課程如果沒有及時消化,第二天講新課程就會被落下,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要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就要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不能只是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而授課,要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才能保證學習進度和學習質量。只有學生主動學習,才會事半功倍,這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能讓學生徜徉在化學的海洋中,教師應該結合多種教學方式做好“擺渡人”的角色。
一、多媒體課件相幫,預習做先鋒
高中化學知識與初中相比更具有深度,很多學生還是保持著初中的學習方法,初中化學的重點基本都在化學方程式中,而高中講得更多的是化學反應原理。有些學生在上課之前還是等著,老師教什么就學什么,覺得只要做好化學筆記就能學好,這種學習方式是錯誤的,教師要及時糾正。要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良好學習習慣,常言道: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學習也一樣,只有學生在上課之前做好預習,才能在課堂上很輕松地學到知識。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可以提前探索,對于未知的東西,學生總是充滿好奇,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可以用本子記下來,然后第二天問老師,學生帶著問題聽課會對知識理解得更加深刻,有利于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教師在留預習作業的時候不能告訴學生預習課本中的下一節,而是要利用多媒體課件制作一些素材視頻,利用動畫或者實驗視頻直觀地將知識展示給學生。學生可能對新知識是抗拒的,而且課后作業任務繁重,可能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去做預習工作。因此,教師設計的視頻要非常簡短,言簡意賅,用幾分鐘的時間就能讓學生了解下一堂課中知識的重點和難點。
比如,在講“氯氣的性質”這一課時,教師首先做一個PPT,展示教學的重點:氯氣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及氯水的成分探究。然后提出一些生活相關的問題,如:氯氣泄漏問題如何解決?讓學生帶著問題去了解知識,了解了氯氣的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就可以利用物理及化學反應來解決氯氣泄漏問題。然后,教師可以在網上搜索或者自己錄制一個關于氯氣的物理及化學性質的實驗,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氯氣的物理及化學性質。這樣在第二天的課堂上學生就能夠帶著自信心進行學習,有了成就感就會覺得學習更簡單,從而更愿意投入學習中。由于每個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情況不一,所以教師在設計預習課程的時候,要盡量通俗易懂,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學會。
二、開展小組活動,增強交流學習
自主學習并不代表學生獨自一個人學習,學生可以在小組交流討論中進行自主學習,大家一起討論更能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化學知識對于一部分學生是晦澀難懂的,很多時候教師講解的話他們是聽不懂的,這個時候可以讓學生分成小組,讓其他理解了知識的同學進行講解,學生之間的語言溝通更能引起共鳴。小組討論還能有效激發學生進行思考,在合作交流中不斷地產生思想上的碰撞。學生在小組中還能揚長避短,比如,學生在某個知識點上理解得不是很透徹,而其他同學在這方面如果擅長的話,可以互相幫助,久而久之,會讓學生之間產生一種默契,爭相學習知識,達到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使課堂氣氛變得輕松,沒有壓力和束縛,學生更愿意投入學習中去。比如,“物質的聚集狀態”這一課主要是利用學生之間探究合作的學習,教師要本著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原則設計分組情況,將學習好的和學習差的學生組合分組。探究1mol物質占用體積問題的時候,教師要讓不同的小組相互交換數據進行學習。每個學生都要觀察自己手里數據表中的數據,通過觀察發現一些規律,物質在不同的狀態下1mol所占的體積大小有什么變化。如此會引發學生思考:物質體積的變化都是由哪些因素決定的呢?這樣小組可以確定探究主題:哪些因素會影響物質所占體積的大小?教師還可以將知識與生活相聯系,舉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更能接受并在熟悉的環境中探究知識。比如:足球與乒乓球體積的對比,這樣直觀的實例讓學生更能理解體積變化的狀態。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決定物質體積大小的因素,學習科學家研究化學的科學態度及研究方法,在探究中學會觀察、比較、歸納等。結合情境教學和反饋信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提問意識,感受化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過程。
三、自主設計實驗,感受化學魅力
化學知識要通過實驗來驗證,雖然化學實驗是嚴謹的,但是相同的實驗可以用不同的物質進行,或者可以設計不同的環節,教師在上實驗課時,可以讓學生設計一些與本節課相關的實驗。教師在課堂上只需要完成引導,幫助學生明確實驗主題,讓學生利用之前所學的知識設計實驗內容與流程,然后在不斷調整和嘗試中完善實驗,最后得到準確的實驗結果。在實驗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溫習和驗證所學的知識,還會有很強的成就感,而這種成就感會讓學生更喜歡學習化學,會有一種掌控全局的感覺,從而提高學習興趣。通過動手實踐后,學生會更加注意化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比如,利用酸堿反應疏通下水管道。化學知識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只要學生認真觀察生活中發生的一切,并保持一顆好奇心追根溯源,就會發現化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學生會學以致用,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出現的一些小問題。這種自由的課堂模式緩解了學生對課堂的恐懼感,輕松的課堂氛圍不僅能夠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而且促進了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及發散思維的發展。
比如,在講“物質的分離與提出”這一課時,教師可以提出實驗的主題:物質的分離。這種實驗方法很多,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設計一個與主題相關的實驗。常用的實驗方法有過濾、蒸發、結晶、蒸餾、萃取和分液。鑒于一些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較弱,教師可以給這些學生安排特定的實驗,用課本中所講述水的混合物的分離,從污水、酒水、海水三個角度給學生留下實驗思考,建立思維導圖,引導學生一步步進行實驗,讓學生在實驗中增強學習自信心,產生學習動力,進而提高學習成績。
四、將課堂交給學生,由學生主導課堂走向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師將所有精力都放在高考上面,因此,在課堂上只是一味地按照課本上的內容授課。學生的思想會受到極大的限制,他們已經習慣了教師將知識“嚼碎了”喂給他們,自己根本不愿意動腦。長此以往,學生不再愿意獨立思考,對于那些不理解的知識也不會追根溯源,什么都等著教師來解決,這種依賴心理就會導致平時上課看起來都會、考試的時候一塌糊涂的現象。教師想要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首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將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一切以學生為主,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情境教學的引入可以讓學生放松心態,利用多媒體教學設施給學生展現一些化學實驗或者播放一些化學知識在生活以及軍事上的應用資料,在激發學生愛國情懷的同時,也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自主學習。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會自發地探究知識的深意,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如果學生遇到了不能解決的問題,首先要自己查找相關資料,試著自己解決問題,就算最后沒有解決,在研究的過程中也會對部分舊知識的印象更加深刻。不到萬不得已的階段,最好不要請教老師。自主探究過程不僅能夠促進學生思維邏輯能力的發展,而且能引導學生的情感價值導向。比如,在講“二氧化硫”這一課時,學生會了解到大氣污染大多來自這種物質,會引發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更能激發學生了解二氧化硫相應的反應以及如何處理掉多余的二氧化硫的愿望,促進學生情感價值體現。
五、培養閱讀興趣,提升主觀能動性
課本中所包含的知識是有限的,很多知識都需要教師額外補充。但是課堂時間極其有限,教師能傳授的知識少之又少,更多的需要學生自己尋找途徑,擴充自己的知識庫。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學生能夠獲取知識的方式有很多,網上有很多的學習網站,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尋找適合自己的讀物來強化知識積累。特別是那些成績比較差的學生,他們可以通過課外閱讀,掌握比教材更基礎的知識,以退為進,只有掌握扎實的基礎才能更好地學習化學。若是學生沒有時間,或者其他條件不允許,教師則可以安排學生學習教材中所設置的拓寬視野模塊。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能夠幫助學生靜下心來學習,學生接觸的知識面越廣,就越會對教材中的內容感興趣。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課外讀物的素材,正確引導學生,讓學生真正徜徉在知識的海洋里。閱讀能夠促進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在面對問題和困難時,能迅速找出解決的辦法。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對于化學學習非常有必要,化學知識非常抽象,如果學生不感興趣就不能進行獨立自主的思考,也無法深刻理解化學知識的內涵,從而影響學習成績。化學知識還是需要動手實踐才能完全理解,教師一味地照本宣科無法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要不斷地挖掘教學方式,讓學生感受到課堂的魅力,不斷增強學習興趣。雖說應試教育有很多弊端,但是其終究也是為了高考做準備,也有一定的可取之處,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過程中,教師也要保證學生對待知識的嚴謹性。
【參考文獻】
[1]張建文.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4):215.
[2]張小東.關于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探討[J].高考,2018(17):188.
[3]李浪.探討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方法[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9(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