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土妹
【摘要】幼小銜接階段是幼兒步入小學前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家長們非常重視這個階段,為了讓自己的孩子不落后于他人,在幼兒園時就安排孩子惡補拼音、算數、英語等科目。忽略了孩子的真正需求,也沒有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幼兒園為了滿足家長的需求,進行小學化教學,抹殺了幼兒對學習的樂趣。本文針對目前幼小銜接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采取有效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幼小銜接;小學化;良好的習慣;職業素養;策略
什么是幼小銜接?顧名思義,就是幼兒園教育和小學教育的銜接過程。這是幼兒在學習生涯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如果處理不當,將會影響幼兒以后的身心發展。
一、 幼小銜接中存在的問題
(一)幼小銜接教學中存在“小學化”現象
國家教育部已經出臺文件《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文件中明確規定幼兒園不得提前教授小學內容。但是,大部分幼兒園都未能按照國家要求做好,還是存在嚴重的幼兒教育小學化的現象,甚至有加速蔓延的趨勢。那到底是什么導致這樣現象的出現呢?
1.幼小銜接存在“小學化”的原因
(1)部分家長的錯誤需求
由于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過高,覺得學習大量的書本知識才是對孩子以后的發展有利。但家長們忽略了孩子的學習過程是循序漸進的過程,皮亞杰也提出了兒童認知發展具有階段性。對此,我們不應該對幼兒進行拔苗助長式的教育,要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奧地利生態學家洛倫茲也曾提出過“關鍵期”的理論,他認為幼兒期就是兒童發展關鍵期。其實只要把握好關鍵期,幼兒便能快速掌握該階段的知識點。所以提前學習大量的知識對孩子的發展不一定有利。甚至會導致幼兒心理出現問題,影響幼兒的健康成。
(2)幼兒園的教學模式
很多幼兒園也是為了順應家長,開設了不少像小學一樣的學科性課堂。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性的、啟蒙性的,包含了:健康、語言、社會、科學和藝術等五個領域。但現在,很多幼兒園未能做到培養幼兒的綜合素質,只是一昧灌輸孩子海量的知識點,讓幼兒死記硬背,甚至課后還布置大量的書寫作業,打壓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傷害了幼兒的身心健康。
2.缺少了對孩子培養良好習慣的意識
(1)在家長方面
自從“禁止幼兒園小學化”之后,家長尤為憂慮,大部分家長更多是關注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學到了什么知識,卻很少關注孩子的需求是什么。幼小銜接的本質并不是讓幼兒提前學習小學的知識,它主要目的是讓幼兒能夠順利、快速地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都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在幼兒步入小學之前,家長更應該重視的孩子的獨立能力以及良好習慣的養成。
(2)在幼兒方面
由于幼兒心智尚未成熟,他們不知道該如何照顧自己,很多事情需要在老師和家長的提醒和協助下完成,例如,穿脫衣服、鞋子、襪子等日常生活的行為。如果幼兒沒能掌握這些基本的自我照顧能力,脫離了成人的幫助,他們又該如何自理?所以培養幼兒的獨立和提高自覺動手的能力是無比厚非的重要。
(3)在幼兒園方面
由于幼師工作內容較多,任務繁重,為了達到教學效果,只注重課堂教學,而忽略了平時對幼兒行為習慣的糾正與培養。雖然,幼兒園也主張培養幼兒的行為習慣,但是由于園所的各類不間斷的活動,導致未能做到持之以恒,這也是造成幼兒難以養成良好習慣的原因之一。
(二)幼兒園教育者的職業素養有待提高
《幼兒教育指導綱要》對老師提出的要求中提到“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因此,教師職業素不可小視。但是,由于很多幼師未能按照職業素養的要求做到,導致在幼小銜接過程中也未能很好的引導幼兒從幼兒園學習過渡到小學的學習。
1.在職業道德素養方面
要求幼兒教師要熱愛教育事業,忠于教育事業,還要做到熱愛學生誨人不倦。但是,當前很多幼師身在其職,未謀其責。只是把自己的重任看作是一份謀生的工作,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而未真正把教育當作是一項偉大的工程來看待。當領導下達任務時,只是聽指令完成工作,沒有思考怎樣做才是對孩子最有益的。
2.在知識素養方面
幼兒教師肩膀上扛著的是全面培養幼兒的艱巨任務,那么幼兒教師應該具廣博的綜合知識。首先,幼兒教師要具有扎實的專業技能知:鋼琴、繪畫、舞蹈等;其次,要掌握教育科學理論知識和教育教學藝術。但是,現在很多幼師并非專業的學前教育,也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很多幼師對跳舞、彈琴等專業知識并不熟練,在幼兒心理知識方面更是薄弱,這也是導致幼兒教育未能做得很好的原因之一。
二、針對以上存在問題的解決策略
(一)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幼小銜接的工作不只是家長和幼兒教師的任務,其實小學老師也應該一起配合,這樣會更有利于幼兒過渡和適應。
1.家長方面
畢竟幼小銜接的重點不是知識的銜接,那么家長的觀念就要改變,不能為了追求孩子的學習成績,要做到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讓他們有一個美好的童年。平時,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做親子游戲,給予孩子足夠的陪伴;多參加戶外活動,與外界溝通交流,學會處理人際關系;不做“幫辦”父母,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獨立能力等。
2.幼兒教師方面
幼兒教師不僅僅要熟悉幼兒園階段的教育要求和指標,還要了解小學新課程教學改革情況。在幼兒的思維方法以及分析問題上逐漸接近一年級要求,實線幼兒園與小學課改的對接。在活動安排上,在大班臨近畢業時,小學也要和幼兒園相互配合,教師應該帶領幼兒參觀小學的學習環境,和體驗一下小學生的活動,激起幼兒對小學生學習、生活的向往。
3.小學教師方面
小學教師也應該多和幼兒園教師多交流,學習一些幼兒喜聞樂做的游戲,多進行游戲教學,同時還要了解幼兒的心理需求,才能更好地使幼小銜接工作順利交接。
(二)協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想讓幼兒在進入小學后,快速適應小學的生活、學習狀態,我們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可以通過以下方面幫助幼兒養成習慣:
1.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做好幼小銜接,良好的作息習慣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生活規律了,孩子能更有精力面對嶄新的一天。
2.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上小學之后,小學的老師不會再像幼兒園的老師那樣,提醒上廁所、喝水、擦汗等。小學生要自己解決困難,像整理物品,出門檢查物品是否帶齊。所以,只有讓孩子提前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才能更好地適應小學生活。
3.專注力的訓練
在小學的課堂時長為40分鐘,如果孩子的專注力不集中,就會錯過老師的授課內容,導致后面的學習會遇到更多的困難。良好的專注力可以讓孩子在上課的過程中保持高效學習。
(三)提高幼兒教師素質
幼兒教師自身的素養提高了,能更好地帶領我們的幼兒成長。國家教育也出臺過文件,要求幼兒教師要受進行專業的培訓。《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指出要嚴格執行幼兒園教師資格準入制度。所有在職幼兒教師都應該不斷參加教育部門舉辦的各種教育培訓。園內也應該多開展幼兒教師的相關學習培訓,以提升幼兒教師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張麗娟,高霞,陳民,李汝星.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2.
[2]謝白云.幼小銜接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M].畢業論文,2016,5.
[3]所廣一,韓敬波,賈艷鳳,等,教育理論綜合知識[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53
[4]杜金鈺,淺談幼小銜接“小學化”的危害及對策改后[M].20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