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建筑工程成本管理課程為例,先分析傳統的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然后提出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進行探討,在學習通線上平臺,構建課程資源后,合理分配線上與線下的教學課時,設計混合式的課堂教學方案,同時改進線下教學。 通過課堂實踐,學生對線上線下混合式的教學模式較為接受,滿意度較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該課程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建筑工程成本管理;課程改革
混合式教學模式是教師借助互聯網、移動學習終端或各種智能化工具等現代信息化技術搭建的線上網絡學習平臺,將傳統課題教學拆解為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部分。課前學生利用線上網絡學習平臺自主學習課程相關微課、教學課件、文本案例等;基于學生線上學習情況、教學大綱基本要求,教學重難點目標,教師組織線下課堂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掌握重要知識點,通過案例分析或互動討論,突破難點知識,最后達成預設教學目標;課后教師根據課堂教學實施情況,發布線上網絡平臺作業,上傳學習拓展資料,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支持其進一步深度學習。
一、高職院校課程改革的必要性
高職教育一直是服務于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實體經濟的重要支撐,為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輸送了大批的技能型人才。目前我國處在產業結構調整的階段,各行各業對人才的需求在不斷變化,但目前來看,高職院校仍有大部分教師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設計,內容陳舊,與行業發展脫節。在教學內容的設計和取材上偏向學習理論、知識學習、技能學習等學習模塊知識,忽略學生專業特性,教學內容普教化嚴重。大部分教師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沿用傳統講授教學,無法激發學生自主開展學習,更不能與其實現互動學習,教學程式化嚴重,缺乏創新。因此進行課程的改革是目前高職院校的當務之急。
二、《建筑工程成本管理》課程教學現狀及解決思路
《建筑工程成本管理》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多是零散的理論知識碎片,不成系統,而且課程的實踐學時不足,缺少討論和展示,課程整體教學質量不高。課程主要的教學方式還停留在傳統的課堂教學階段,課堂主要以教師講解,學生被動學習的方式為主,教師疏于課堂管理和課下指導,缺乏與學生有效交流與溝通,調動不起學生積極性,缺乏對學生的吸引力。
針對上述《建筑工程成本管理》課程教與學的現狀,教師采用傳統教學方式,學生不參與課堂,學生通過課程考核的難度低,學生無學習壓力,同時課程知識點陳舊、與實際工作脫節等現象,我們從調整教學內容和采取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方法著手來解決課程存在的這些問題。
三、《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
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對建筑工程成本管理課程混合教學模式的設計、構建和應用研究。首先,依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混合學習理論、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層次整合理論和發展性評價理論的指導,初步設計課程的信息化教學體系。其次,通過分析建筑工程成本控制與管理線上課程內容特點以及選課學生整體特征,結合以學生為本、合作學習、整合性和創新思維原則,初步構建了建筑工程成本控制與管理課程的混合教學模式,分為制定教學目標、實施教學和評價教學效果三個階段。接下來,借助超星學習通平臺提供的線上簽到、投屏和評分等教學工具,以混合式教學和互動教學方式實施課程的教學,分為線上自學、智慧課堂教學和線上平臺個性化輔導三個環節,三個教學環節各有側重,通過結合網絡課程與實際課堂面對面教學的優勢,注重從不同角度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基于特定學習情境,自主建構和完善己有知識體系。
四、《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實施
1.教學內容的更新
教學內容的更新首先從教材著手,《建筑工程成本管理》課程內容涉及面廣,理論知識點多并且與實踐聯系緊密,脫離了實踐便枯燥并難以真正理解。目前關于《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教材種類繁多,版本眾多,但內容都大同小異,注重理論的闡述,內容陳舊,缺少案例分析,內容分散,沒有將知識系統化。所以,我們對建筑工程成本管理課程知識點進行了梳理。
①通過一定的企業調研以及工作崗位能力和特點的分析,提煉出本門課程的培養目標、能力目標和素養目標 。
②增加裝配式建筑、BIM等行業導向的新內容。
③每個章節增加實踐案例分析,使理論內容與崗位需求結合起來,讓學生對知識點有更客觀的理解,并提高學生今后的崗位職業能力。
2.線上課程的建設
線上課程是線上學習的主要載體,其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課程的學習效果,所以線上課程的建設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過程中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① 認真的分析和梳理該課程的課程標準和大綱,將該課程的主要和重點知識點整理出來,按照學生對知識點的接受和理解程度,按照現代職教課程的標準約 5-l0分鐘的要求,劃分為一個個小的知識點 。并且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知識點的劃分要有獨立性、完整性、可操作性 。這樣做不但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并且也有利于教師對于學生學習效果的掌握控制和考核。
② 針對前一步分析整理出的每個單元的小知識點,梳理出各個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找出相互之間的邏輯關系,根據這些關系,將知識點組合成模塊或情境,建立課程的整體結構。
③ 在線課程將劃分的知識點以微課、授課視頻、動畫、錄屏等方式全部覆蓋,并建立以課程、執業資格考試為基本要求的海量題庫,供學生課后自測自評。
3.教學平臺的選擇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需要依托某個線上平臺,與線下的課堂相結合,完成整個課程的教學與考核。 當前這類線上平臺有很多,其中雨課堂、藍墨云 班課和超星學習通等最具代表性。作為移動端的教學工具,平臺內的功能包括課程資源、師生互動、考核評價等主要模塊。以《建筑工程成本管理》課程為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平臺選擇了超星學習通。學習通是超星公司推出的一款移動教學輔助平臺,內設海量的數據資源,教師可通過自建課程,邀請符合授課條件的學生加入班級,設計和管理班級教學活動,也可對超星平臺已有課程進行班級活動管理;學習通支持平臺內應用的全局投屏功能,教師可以輕松實現教學課件和資源的智能操控。學習通的出現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結合移動互聯網,課程進行更加方便有趣,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大大提高。
4.教學實施
①學生線上自學環節:每次課前發布一定學時的課前預習任務,提前預習線上章節內的PPT、視頻等資料,完成少量簡單的測驗題,發布一個主題討論,讓學生充分發言等。學生通過學習通平臺觀看課程視頻及相關課程資料,整合學習資源,進行話題討論并完成章節測試。
②教學環節:采用課堂內外的混合式教學方式、互動教學方式和啟發式教學方法,實現學生從被動接受學習向主動探究學習的態度轉變、教師從知識權威者向信息導航、學習方法指導者的角色轉變。課堂內以學習小組為基本單位,教師與學生小組共同完成學習任務,以面對面實時交流為主。教師以小組總體表現為主要依據評價學習情況,并給予成績。課堂外教師還通過超星學習通實施 “網絡面對面”的小組互動式協作學習,設計富有趣味的問題供學生思考和討論,教師在網上實時參與對學生的討論,進行適當地點評和解疑 。學生也可以針對單元內容提出疑問 ,由全班同學在線上共同討論分享見解。學生的表現計入學習小組的過程考核中。
結語
《建筑工程成本管理》課程是工程管理、工程造價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為了在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更好地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我們探索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時代在發展,知識在更新,新的教學模式也在不斷地涌現,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我們將繼續認真思考和探索。
參考文獻
(1)金楠.阮志鵬.林琦,依托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的課堂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9(17).
(2)盧善男,陳潔萍、基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網絡規劃與優化課程教學改革[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7(8):181-182.
(3)任艷、黃穎初.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創新探索——基 于戲劇與影視學專業教學改革實踐的研究與思考[J].教育觀察,2021.11
作者簡介:洪丹(1984,10-),女,漢族,湖南人,副教授,研究生,主要研究工程管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