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琳琳
摘要:現階段,國內經濟正在從高速增長發展至高質量增長階段。在當前經濟的轉型期,國內資本市場在整個資源配置環節發揮出日益重要的作用,并且獲得了空前的發展。而資本市場發展會如何影響企業的投融資行為,也引起有關方面的廣泛關注。為此,本文概述了有關概念,探討了企業做好投融資的重要性,并針對資本市場發展對其產生的影響,提出了相應的改善舉措,僅供參考。
關鍵詞:行為影響;投融資;資本市場發展
企業為了在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中,爭奪到一定的市場份額,就應積極做好投融資[1]。唯有充分發揮資金的作用,方才可以確保企業可以在業界立足,并盡可能地擴大企業的經濟效益。而面臨現階段國內市場發展異常激烈的競爭局面,企業在著手投融資行為過程中,應充分了解資本市場發展會帶來的各種影響,再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舉措,方才可以規范投融資行為,進而有效促進企業不斷向前發展,并在市場的進一步發展中得以立足[2]。由此可見,企業為了順利開展投融資活動,則很有必要分析資本市場當前發展現狀,并研究會帶給企業投融資的影響。
一、有關概述
(一)融資約束
大量的學者均認為,面對投資機會時,企業在做出投資決策時,要求結合融資條件來加以考慮,而代理問題、不對稱信息、交易成本則會讓企業外部融資超出內部融資所投入的成本,所以便出現了這種融資約束現象。據融資約束源頭顯示,大多就是交易與代理的成本、不對稱信息。從理論上看,不對稱信息就是融資具體影響企業投資的基礎[3]。倘若企業和其外部投資者間具有信息不對稱情形,則外部投資便會需要一定程度的風險溢價。所以,在信息不對稱的影響下,企業融資約束也會大幅影響企業所做出的投資行為。此外,在資本市場上存在的金融產品,如股票、債券等的交易則會消耗交易成本。而執行、監督有關金融合約也均會耗費成本,即交易成本。基于交易成本,有增大外、內部融資間存在的價格差,并形成了投資行為系列下的融資約束情形。在有關代理問題上,因為外部投資者往往認為融資企業的主要經營者行為具有不確定性,所以提出基于融資價格再提供一個風險溢價,從而就形成了融資約束情形。倘若經營者做出的行為表現是過度浪費所獲外部現金流,而企業則還是表現出來很明顯的融資需求,則提示企業具有人為操作的融資約束。所以,從另一個方面看,對于融資約束則能夠劃分成一般是交易成本、不對稱信息而產生的外部融資約束,以及一般是因為代理問題而產生的人為融資約束。
(二)企業投資
一般商業投資指的就是企業基于投資資金而希望在未來得到收益的行為。此外,也是指企業募集資金并加以使用的一個過程。其中主要涉及內部使用(比如購置無形、固定資產等)、外部投資(比如購置投資其他企業的股票等)。具體而言,企業投資的含義就是:其一,企業結合內部管理機制、決策程序進行獨立決策的操作;其二,具體的企業投資就是購置固定資產、保留流動資產、并購投資、手持無形資產等;其三,投資需要依賴資金及資金源。其中存在的決策因素除了涵蓋企業內外財務體系環境外,還涵蓋外匯及資本市場。
二、企業做好投融資的重要性
在當前經濟的建設與發展中,企業屬于推動經濟增長的關鍵力量。在當今的企業之中,以投融資決策為經營管理體系最關鍵的組成部分。企業通過正確的融資決策,既可以節省成本,又可以弱化投資決策過程的不確定性,從而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增大企業價值。而基于科學的投資決策,則能夠為企業帶來利潤,并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實力,讓企業可以發展得更好更快。因此,企業應在妥善處理好投融資的基礎上,再來解決管理、生產、銷售方面的問題。由此可見,對于理性發展企業而言,企業自身的發展和整個資本市場間具有一種必然的聯系。在發展資本市場中,會從各種途徑影響企業融資途徑及成本投入,從而進一步影響企業投資及其發展。國內當前的資本市場經過多年的發展后,從某種程度上攻克了不對稱信息、交易成本等方面的缺陷,并有效降低了融資約束,積極促進企業改善投資行為。但在具體發展資本市場過程中,卻還是有很多問題。因此,企業為了做好投融資,則需要研究資本市場發展能否促進投資、優化融資環境,并賦予企業更強成長性等方面的影響內容。
三、我國資本市場當前的發展現狀和其影響企業投融資行為分析
第一,企業獲得資金的途徑很有限,資金方式不多,存在很大的資金缺口。國內企業一般會使用直接、間接這兩種融資方式。我國企業,特別是中小規模企業,會主要經由銀行來實現間接融資,極少的企業才能得到直接融資。因為上市、融資均要求很高,所以中小企業很難滿足上市標準。同時,中小企業自身也缺少資金,而我國商業銀行又顧慮到自身利益,則不想供給中長期貸款。所以企業只好從銀行那里“短貸多銷”,而出現融資困難、成本高的情形,并影響了企業的發展壯大。考慮到國內融資途徑往往十分狹窄,則企業常常難以保持流動資金的順暢,也無法有效管理投融資行為。另外,針對中小企業貸款,國內部分金融部門還提出了很嚴格的規定,不僅貸款額度不多、周期很短而且審核條件也極為苛刻,而直接影響了國內中小企業的有關投融資。
第二,國內既有的資本市場不夠完善,整體發展水平普遍偏低。伴隨國內經濟體制的持續深化改革,整個市場也越來越完善。然而,在當前的機制系統下,國內的投資途徑也還沒有完善,具體存在單一化的資金來源、偏小的投資基金規模等問題,增大了投融資的難度,并造成了資料浪費,影響了我國資本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此外,在資本市場自身的發展中,本就具有相關法律法規、扶持政策、專業人才等上的不足和缺陷,而帶來不甚理想的投融資途徑,讓企業無法正常投入使用資金,并很難進一步向前發展。同時,國內證券市場也不夠完整,存在較大波動,而帶給投融資一些影響和障礙。據大量的事實已證實,我國當前的資本市場發展帶給了企業投融資一定的限制。
第三,在企業發展中存在著陳舊的觀念,而讓企業投資、財務運作缺少開放性。在現代企業內部的“股東管理”模式下,分開設置所有權、控制權。在企業當中,股東、高管、貸方往往在企業融資上提出不一樣的要求。其中股東(投資者)選擇投資,就是為了得到高額的回報。從受托責任上看,企業管理層意欲以增發增資來提升股權融資,并弱化經營風險。但是,過度增持股本則會削弱原股東股權,并影響股東利益。
四、我國優化資本市場發展促進企業做好投融資的措施
第一,國內加快發展資本市場,健全資本市場操作機制。當今市場上的機制及整個資本市場上的效率會大幅影響到企業投融資。唯有企業融資體系產品市場價,可以全面體現過往、當下、以后企業的經營業績時,整個資本市場才會切實有效。在這種資本市場上,從各種金融產品價格上便可體現很多的企業信息,如企業發展的具體經營業績、實力等。從這樣的金融產品價格上,投資者便可以判斷出來企業的價值,并最終決定會不會購買或者賣出這些企業推出的金融產品。也就是說,投資者能夠以金融產品充當“投票”來有效評估整個企業的發展效果。所以,該評分機制極為關鍵。在資本市場上,企業經理相對于投資者而言,屬于企業投融資中更具優越性的信息方。倘若投資者想得到信息,則需要承擔信息的更多成本。所以,投資者明顯降低了操控企業發展方面的能力。倘若資本市場上存在有效定價機制,則各個投資者便能夠從金融產品價格上得到信息,并判斷企業的具體經營與發展環境,大幅減少投資者監督整個企業發展的成本。同時,資本市場上的效率還會從進退機制所需成本上加以體現。在進退資本市場需很高成本時,部分發展較佳、業績較理想的企業則極有可能會被相應資本市場拒絕。此外,也會吸納了很多發展能力不強而在短時間內很有可能會帶來高額效益的企業融入到這樣的資本市場。所以,反過來則會對資本市場發展造成影響,并阻礙企業向前發展。
第二,及時轉變傳統觀念,創新提出投融資方案。在投資理財中,企業應科學展開早期規劃,并評估理清自有資金,抓住發展機遇,提出投資理財科學計劃,避免投資風險,增強競爭力。同時,還可積極改善財務投資、管理現狀,全面優化配置資本,盡量增大經濟回報。
第三,健全國內資本市場系統,全面開放、擴充企業投融資途徑,營造出更優異的投融資環境。就國內企業融資途徑窄、條件差的狀況,更應注意完善投融資途徑,優化投融資模式,并有效促進國內企業向前發展。特別是政府需要出臺有利金融政策,并保障企業更多地獲得銀行信貸,保障企業融資途徑順暢,并緊抓發展機遇、全面擴大規模,以提升國內企業整體經濟實力。
第四,企業應創新內部機制,有序地展開投融資。國內發展資本市場基于信息披露機制,優化了上市公司面臨的不對稱信息狀況。然而,國內民營非上市公司或中小規模企業卻依舊存在信息嚴重不對稱的情況。所以,國內應積極健全資本市場上的信息披露機制,并大力組建信息中介部門,以提升發布、披露信息的整體質量水平及時效性。基于健全的信息披露機制,能夠有效、持續披露市場準入退出、監管等方面的信息。就國內當前的民營及中小規模企業而言,市場準入及持續披露均很關鍵。通過公開市場準入,能夠減少中小企業融入資本市場所需投入的融資成本;而持續公開則可以幫助中小企業、個人進一步找尋適合的融資機會。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國內資本市場出現異常激烈的競爭,企業為了有效展開投融資行為,則應認真分析資本市場當前的發展現狀及其帶給投融資的影響,并通過行之有效的措施來投入使用企業資金,以增強綜合實力。
參考文獻:
[1]武晗.金融體制改革對企業投融資行為的影響探析[J].中國集體經濟, 2021(20):86-87.
[2]陸思羿,周凡.資本市場開放對企業投融資行為的影響——基于“滬港通”效應的實證檢驗[J].北方經貿,2021(05):14-18.
[3]蔡宗桂.金融約束對企業投融資行為的政策效應研究[J].中國商論,2018(17): 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