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婷
摘要:隨著人民群眾對于居住環境的要求逐步提高,如何滿足居民對于室內環境藝術設計的要求,已經成為室內裝飾裝修從業人員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而人性化設計理念的提出,為室內環境藝術設計工作提供了全新的視角。文章以分析人性化設計原則作為切入點,圍繞如何將人性化設計理念應用于室內環境藝術設計工作的問題,進行簡要探究。
關鍵詞:人性化設計;室內環境藝術;以人為本
室內環境藝術設計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作,隨著時代的變化,人們對于室內環境藝術設計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從宏觀層面來看,人性化設計已經成為室內環境藝術設計行業發展的主流,其原因在于室內環境需求與人性化設計理念在內涵上保持統一。具體而言就是要通過人性化設計,在滿足住戶需求的基礎上對室內空間進行改造,使其能夠符合居住者在工作、休閑等方面的實際需求,提升房屋的使用價值。
一、人性化設計原則
(一)實用性原則
實際開展室內環境藝術設計工作過程中,實用性原則是設計師們必須堅守的一項基本原則。這里所說的實用性,實際上就是將實踐活動與設計理念進行有效融合。一方面,設計人員需要了解大量有關室內設計工作的知識,并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夠順利將設計理念付諸實踐,確保設計出的室內環境,能夠在滿足住戶個性化需求的基礎上,確保室內設計美觀性與實用性的統一。另一方面,需要從可行性以及成本角度出發,對于室內環境設計方面進行綜合評估,尋求效果與成本之間的平衡,為住戶創造一個舒適、安全、美觀的室內環境。
(二)創造性原則
除了實用性原則之外,創造性原則也是設計師們需要遵守的一項基本設計原則。實際開展室內環境設計工作過程中,不僅要滿足住戶對于房屋室內空間的使用需求以及審美需求,還要考慮室內環境的舒適性以及安全性。特別是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對于個性的展示變得十分重要。因此設計人員需要通過各種裝飾裝修技巧,通過顏色、空間、線條、陳設等元素的組合,展現居住者的個性。而想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在進行室內環境設計工作過程中,進行創造性的表達,提升室內環境的附加值。
二、室內環境特點
第一,空間環境組合。如果室內環境中的空間界面數量較多,會對完整的室內空間造成不規則的分割,導致室內空間在視覺上變小。相反,如果室內空間的空間界面較少,則空間視覺效果會變大。此外,不同的裝飾裝修材質、透光效果以及空間色彩的組合,會對室內空間的視覺空間感產生直接影響。
第二,人對于室內空間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隨著人數增多,室內空間會變得越來越擁擠,特別是對于一些室內凈高較低的場所,可以通過增加空間景深,利用光線折射等方式,在視覺上拓展空間感。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采用吊頂技術,擴展室內環境的空間感。
第三,空間形狀。室內空間的形狀,由幾何體、室內色彩、線條等元素的組合情況具有直接關系。優美的室內形狀,能夠創造出絢麗多姿的空間氛圍。目前,室內空間的形狀以全封閉空間、半封閉空間、靜態空間、動態空間等為主。
第四,環境方向。室內環境具有一定的方向性,根據房屋的朝向、光照等元素,形成了不同的環境方向。
第五,環境深度。在室內裝飾裝修行業中,環境深度實際上就是指房屋一端到另一端的距離,環境深度的實際距離,對于室內空間的層次有著直接影響。
三、室內環境設計中運用人性化設計具體方式
(一)基于經濟需求的設計
1.提升空間使用率
針對大部分居民而言,室內空間資源是十分寶貴的一種資源,因此在進行室內環境藝術設計工作過程中,要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擴大室內可使用空間。這種背景下,設計人員主要通過對垂直環境與平面規劃的設計,并依據室內空間的特點,借助優化家具陳設位置以及吊頂等方式,規劃出較大的室內空間,提升室內空間的使用率。
2.充分利用自然因素
自然環境具有客觀性,從整體上看,自然環境對于某一個區域內的住宅,都會產生相同的效果。基于這種特點,設計人員需要對存在異型結構的戶型進行優化,通過室內空間幾何效果的優化,發掘邊角空間的價值。在此基礎上,充分利用自然通風以及自然采光,減少能源消耗,使得室內環境設計符合國家倡導的“節能減排”理念。具體而言,在進行室內環境設計工作過程中,需要對室內空間進行科學規劃,針對那些對于照明需求較高的區域,以及居民室內空間較為頻繁的區域,要盡可能將其布置在靠近自然光源的位置。此外,如果該地區光照條件充足,還可以利用先進的自然導光系統,將自然光源引入室內距離窗戶較遠的位置,進一步提升自然光源的利用率。
3.正確選擇室內裝飾材料和產品
除了要充分利用自然光以及提升空間使用效率之外,設計人員在進行室內環境藝術設計工作過程中,還要對如何選擇裝飾裝修材料的問題給予重點關注?;诰G色環保背景下,設計人員需要選擇質量高的環保建材,一方面能夠保護住戶的身體健康,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減少裝飾裝修工作造成的污染。此外,要大力發展建材回收利用技術,優先使用建筑垃圾中具有循環利用價值的材料,變廢為寶,踐行科學環保理念。
(二)基于個性化需求的設計
1.老人及殘障人群
針對殘障人士或者老年人居住的房屋,在進行室內環境藝術設計工作過程中,所有的設計方案均要遵守“安全性”以及“便捷性”原則。在室內設計無障礙通道,盡可能減少拐角的數量。特別是對于一些舊屋改造工作,一些居民為了提升室內空間的錯落感,會人為在室內布置具有高低差的踏步層,這些都會成為威脅殘障人士以及老年人安全的隱患,因此在進行舊房改造時,要確保地面的平整性,對于用水空間(廚房、衛生間等),要在地面增加防滑措施,并確保各個區域都具備充足的照明。
此外,在選擇地面裝飾材料的時候,盡量避免使用大理石、瓷磚等質地較為堅硬的材料,可以選擇用木質地板作為地面裝修材料,如果客觀上無法更換地面材料,可以在地面鋪設地毯。在顏色方面,以黃色、橘色等暖色調為主,搭配上黑白等顏色,一方面能夠通過顏色的碰撞,增加室內空間的層次感,另一方面又可以為老年人營造一種安逸、祥和的氛圍。需要注意的是,殘障人士以及老年人在室內的時間較長,因此對于陽光的需求較高,針對這種情況,需要將老年人的書房、臥室等區域,布置在房間的光照區域。對于室內空間的尖銳棱角,需要提前做好保護措施,針對各種靈活的家具裝置以及陳設擺件,要對其進行加固,避免發生意外。
2.單身人群
針對單身人群,設計師在進行室內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獨身住戶的實際需求。與其他類型的居民相比,單身人群對于室內空間大小的要求不高,從經濟角度出發,單身人群更傾向于選擇空間較小的戶型。這種背景下,為了提升室內空間的藝術設計效果,就需要確保室內空間具有充足的采光。此外,安全問題也是單身人群重點考慮的問題。在進行環境設計工作時,要確保門窗防護效果符合住戶要求。在此基礎上,還需要為單身人群設計單獨的收納空間,方便物品收納,讓室內空間變得易于打理。
(三)室內陳設的設計
在室內環境藝術設計工作中,為了確保安全性、實用性以及舒適性,設計人員最初制定的設計方案,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束縛,可能無法充分體現室內環境設計的藝術性。因此,想要提升室內環境藝術性,就要充分利用各種精致的室內陳設,通過各種類型的陳設物來提升室內環境的藝術水平。從總體上看,室內藝術陳設品主要包括藝術品、綠植、桌面擺件、古董以及室內照明等。在實際進行室內陳設的設計工作時,要堅持“以人為本”原則,對于每一種陳設品進行深入分析,結合陳設品的使用特點以及外形特征,以室內空間整體布局為基礎進行擺放,確保陳設品能夠與室內空間的幾何形狀、顏色等元素融為一體,避免陳設品擺放不當所帶來的突兀感,在不知不覺間展現房屋主人的審美水平。此時,需要在考慮經濟效益的前提下,選擇符合住戶審美要求的陳設品。
此外,在選擇室內陳設過程中,需要根據不同空間的特點選擇適宜的陳設品。例如書房、休息室等空間,傾向于選擇古董、名人字畫、微型根雕等陳設品,這些陳設品不僅具備很高的美學價值,而且能夠很好地展現居住者的獨特品位,與書房的使用特點相契合。如果是客廳、玄關等空間,可以擺放一些掛在墻壁上的藝術照,或者吊頂裝飾,盡可能不破壞客廳、玄關原有的空間布局,使得室內空間看上去較為寬敞。
(四)巧用信息技術
21世紀是信息化的世紀,設計師在進行室內環境設計工作時,也要積極利用信息技術。這種背景下,智能家居概念逐步形成,并迅速成為個性化設計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利用信息化技術,設計師能夠與住戶進行更為深入的溝通,并利用虛擬現實技術以及現實增強技術,將設計方案以更為直觀的方式展現在客戶面前,方便對設計方案進行調整。實際工作中,通過高速網絡以及云計算技術,將室內的各種家具串聯為一個整體,提升各項家具、家電的工作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利用智能化設備代替傳統家具、家電,提升室內空間使用率。例如智能窗簾的應用,讓住戶可以遠程控制自動窗簾的開合,避免出門前由于忘記拉開窗簾,而將陽光阻擋在戶外。
四、結束語
人民群眾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背景下,如何在確保室內環境舒適性、安全性以及實用性的基礎上,提升其藝術性,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話題。這種背景下,室內環境設計工作人員就要積極利用個性化設計理念,遵守個性化設計原則,深入分析室內空間的布局特點,基于居民的個性化需求以及經濟需求,對室內空間進行合理布局,并重點關注有關室內陳設品的擺放問題,靈活利用信息技術,為推動室內裝飾裝修行業的穩定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萬陸洋.基于多功能需求的個性化家具設計淺析——以木質屏風為例[J].林產工業,2020,57(08):83-85.
[2]代強.關于居室室內裝飾設計的探討與趨勢分析[J].戲劇之家,2018(36):118-119.
[3]任向天.基于多功能家具的小戶型室內個性化設計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5.
[4]李龍.室內裝飾個性化設計對生活質量提高的意義[J].中國建筑裝飾裝修,2014(04):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