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炳學
摘要: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市場的主體就是企業,隨著經濟市場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企業之間的發展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經濟快速發展對企業的綜合實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企業想要提高綜合實力就首先要做好企業管理,內部控制是企業管理的重點,而想要實現良好的內部控制,就必須做好內部控制環境的優化。內部控制環境是內部控制的首要制約因素,它決定了內部控制其他內容的實施效果,對內部控制的作用起著關鍵影響。本文就首先對內部控制環境進行闡述,然后分析了目前企業在內部控制環境中存在的問題并給出相應對策,希望可以促進內部控制在企業中取得更好的效果,提高企業的綜合實力。
關鍵詞: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優化;路徑
近年來由于缺失內部控制導致會計造假、企業倒閉的國內外案例層出不窮,例如我國“綠大地”“萬福生科”以及美國“安然”“施樂”等令人震驚的案件。根據工商部2019年統計的數據顯示,我國企業的數量已經超過3800萬家,成為市場經濟的主體之一。企業的快速發展催生出內部控制,內部控制又隨著企業發展而不斷變化,所以加強內部控制是重大而急迫的課題。目前我國部分企業的內部控制還不完善,其原因在于內控環境制約內部控制發展,優化內部控制環境會成為企業的必然選擇。
一、內部控制環境概述
內部控制是指企業或者單位為了保證企業發展不偏離發展目標,保護企業發展獲取的經營資產,確保企業會計信息和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對企業內部進行檢查、調整、控制、約束和評價的一系列相關方法、措施的總稱。內部控制是一套對企業各個組織部門在經營活動中建立的相互制約、自我調整、職責分工的管理制度[1]。內部控制貫穿了企業生產經營的各環節和各部門,其目的是改善企業的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風險防御能力,促進企業的長久發展。企業的內部控制包含五個互相聯系、互相制約的基本要素,即控制環境、風險評估、信息溝通、控制活動、控制監督。企業內部控制環境是指影響和制約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發展、執行效果等的各種內部因素的總稱,是企業落實內部控制工作的基礎。內部控制環境包括企業組織結構、治理結構、企業制度、企業文化等,是制約內部控制在企業實施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企業想要落實好內部控制建設,就必須先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環境。
二、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組織結構權責不明確
企業的組織結構是把企業組織內部決策權,劃分到各個部門和體系的一種內部管理結構,企業組織結構是進行經營活動的基本體系。沒有組織架構的企業就像是一盤散沙,很可能導致企業經營失敗。但是現有企業組織結構的問題不是沒有設立組織結構,而是設置組織結構沒有根據企業組織結構的設置要求和企業實際經營情況,出現了組織結構設置繁雜、管理層設置過多、組織體系混亂的情況。這種情況導致部門之間權利和責任劃分不明確,企業各項工作會暴露出傳達效率低、信息不對稱、流程復雜的缺陷,工作中各部門各自為政、相互推諉的現象屢禁不止。企業組織結構的不規范直接后果就是導致企業內部各部門權責不明確、管理混亂且辦事效率低下,不僅影響企業建立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還會降低企業的綜合實力,使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體系中沒有優勢可言,造成企業經濟效益受到損失。
(二)管理者內部控制意識薄弱
內部控制在我國企業中應用的時間并不算久,累積的經驗也不夠豐富,所以管理者會輕視內部控制在企業發展的作用。“重發展,輕管理”一直是企業管理者的傳統思想,當管理者輕視內部控制時,各層級和各部門也不會重視內部控制。此外,雖說企業內部控制是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是企業長遠發展的必要管理手段,但是對于有的企業而言,實施內部控制就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實際管理中并未執行內控的要求[2]。這種企業內控意識淡薄的環境下,內控環境的優化無從談起。內控環境是內部控制管理的基礎,沒有營造出良好、規范、嚴謹的內部控制環境,內部控制實施效果將會大打折扣,企業的發展必將會受到制約。
(三)企業現代文化建設不足
企業發展活動往往是經濟、文化一體化的運營結果,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中形成特有的、內在的、無形的且具有持續性的物質總和。企業文化會影響企業的經營理念、價值體系和精神愿景,良好的企業文化會激勵員工的工作狀態,提高員工的歸屬感和凝聚力。“企業文化戰略”在我國大多企業中并沒引起重視,企業文化的建立和宣傳更多的流于形式,仍然停留在“喊口號”層面,企業文化建設沒有貫徹到企業的經營體系中。企業文化建設不足一方面會讓員工沒有歸屬感,無法形成凝聚力和約束力,另一方面不利于企業引導全體員工樹立企業經營價值觀,不利于企業發揮影響力。企業經營管理歸根到底是對人的管理,企業實施內控管理也是通過對管理者和員工的約束而達到管理的效果,企業文化也是一種約束,但是不像規章制度那么生硬,容易引起員工抵觸。企業文化的欠缺會導致企業管理缺少“溫情”,甚至引起企業內控管理的反作用。
(四)忽視外部宏觀環境影響
企業的發展不僅要考慮企業內部環境的影響,也需要考慮外部的市場經濟環境、行業信息變化、政策法規調整等外部宏觀條件的影響。一方面,我國目前尚處于社會主義經濟市場轉型的階段,市場機制尚不成熟,企業的內部控制環境很容易受到市場經濟的波動影響;另一方面,企業的經濟活動應該有法律法規來約束,在內部控制環境的影響因素中,法律法規可以促進內部控制的發展,也可以阻礙內部控制的發展。我國關于企業經營管理的內部控制法律法規并不健全,一些細枝末節的地方仍然存在漏洞,容易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三、優化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問題的措施
(一)調整組織結構,明確權責關系
企業組織結構是提供規劃、執行、控制、監督和反饋結構的體系,對于現有企業內部組織結構存在問題可以兩個方面加以改進:一方面,通過合理簡化組織結構,加強企業內部管理組織的聯系的同時優化組織結構混亂問題。科學合理地依據企業實際情況按照扁平式結構、智慧型結構、金字塔結構中的某種模式建立符合企業發展的組織結構,增強企業的管理能力;另一方面,通過簡化組織結構后,明確出各組織部門的權責關系,加強各部門的權責監督力度,既要避免權力被架空,也要避免權力重疊,促進企業各部門的信息傳遞,提升各項業務的辦事效率,為內部控制營造良好的內控環境夯實基礎[3]。
(二)加強內控意識,樹立內控制度
管理者的意識是企業經營管理中的重要影響因素,企業制度的制定、工作的落實、管理的監督等,都是依據管理者的意識來決定的。因此想要優化企業內部控制環境,首先要提高管理者對內控的意識,明確內部控制在企業中的重要性。管理者應該從思想上先重視內控,然后將內控滲透到企業管理中,提高員工對內部控制的認知和重視。除此之外,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是企業的經營活動中的基本指導,所以應對企業中的各項制度進行有效的監督、檢查,對于不符合企業實際發展的制度加以完善改進,為內控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據[4]。為了更好的優化內部控制環境,強化內部控制在企業中發揮的作用,可以建立合適的激勵機制和監督體系,來優化內部控制環境的干擾因素,保障內部控制的有效落實。
(三)建設企業文化,強調以人為本
企業文化建設和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建設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對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建設意義重大。可以通過以下方面加強企業文化建設:(1)加強企業文化的宣傳和滲透。通過先樹立良好的企業文化,再宣傳企業文化,宣傳的形式可以通過建立文化詞條、開展企業文化沙龍、組織企業文化辯論會等方式,將企業文化滲透到企業管理中,將企業管理制度約束變得人性化,讓員工不再產生抵觸感,有利于企業內部控制的實施;(2)落實企業文化建設。將企業文化建設和企業發展目標聯系起來,融入企業的日常管理中。在加強企業文化宣傳的基礎上,通過潛移默化的引導,提升員工的責任意識和思想素質,將被動管理轉化為員工的主動管理。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的本質是對人的約束和控制,將企業管理融入于企業文化建設,可以提升員工的凝聚力和激發員工工作的能動性,最終實現無為而治的理想管理形態。
(四)重視宏觀環境,促進信息交流
企業的發展是由多方面因素決定的,企業外部的環境不可被忽略。一方面,政府要采取對應的措施,對現有市場經濟體制中的不足進行優化與完善,及時披露國際經濟信息和市場行業信息,最大程度上為企業的生產發展提供充足、合理、穩定的經濟環境。我國經濟發展迅速,企業對內控的理念引入較晚,雖有一部分企業在實施內部控制上已經取得進展,但是還有一部分企業仍然沒有重視內控管理。這就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完善內控的法律法規,以外部壓力督促企業加強內部控制。另一方面,企業應該結合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搭建符合企業信息管理的信息系統,對企業生產經營信息、行業信息、國際市場信息及時關注分析,便于調整企業內部生產經營情況。通過信息管理系統,企業各部門可以加強信息交流,提高信息傳遞效率,為企業管理帶來便捷。通過重視企業外部環境和加強企業內部信息管理,可以有效優化企業內控環境,為企業內控管理提供基本保障。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和企業管理改革的背景下,企業實施內部控制已經成為現代企業的必然要求。內控環境是內部控制的基礎和保障,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依賴于內部控制環境的支持。但由于企業組織結構、企業文化、宏觀環境等因素,企業的內控環境現狀令人擔憂,企業需要通過調整組織結構、強化內控意識、建設企業文化、重視宏觀環境來不斷優化內部控制環境,為企業實施內部控制管理夯實基礎,實現企業提高管理水平,防范財務會計風險,提高企業的綜合實力,為我國經濟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參考文獻:
[1]高陽.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今日財富,2021(19):55-57.
[2]余偉雄.企業內部控制問題研究[J].財會學習,2020(24):197-198.
[3]聶遠婭.人本和諧的企業內部控制環境構建[J].知識經濟,2020(09):42-43.
[4]王淼.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管理[J].營銷界,2019(39):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