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 慧
(盤州市勝境街道綜合服務中心,貴州 盤州 553537)
在種植傳統馬鈴薯過程中,因為病蟲害等眾多因素,導致馬鈴薯出現坑洼、蟲眼等多種病患,嚴重影響馬鈴薯的食用和銷售。與此同時,種植馬鈴薯的相關農戶,其經濟收益也明顯下降。因此,相關馬鈴薯種植區域農戶,應該積極轉變觀念,引進科學技術辦法,革新馬鈴薯種植方案,首先,應該從選種做起,改用脫毒馬鈴薯種薯,從根源有效提高馬鈴薯的抗病、抗蟲、抗害性能。同時,脫毒馬鈴薯在生長時,所需農藥劑量較少,病蟲害發生次數較少,可有效減少人力、物力、財力、時間的支出,進而提升農民種植脫毒馬鈴薯的幸福體驗,達到預期豐收目標,提高農民經濟收入,加快農民致富步伐。
脫毒馬鈴薯既是蔬菜,又是糧食,具有多種經濟作物的優點,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傳統馬鈴薯的品質和產量。目前階段,脫毒馬鈴薯在世界范圍當中,已經受到農民的廣泛認可和廣泛種植,是一種無性繁殖農作物,營養價值甚高。傳統經典款馬鈴薯在種植過程中,因多種原因,經常出現病蟲害,導致質量、產量均不夠理想。因此,為滿足民生需要和社會發展需求,相關科研人員和技術人員群策群力,研發出脫毒馬鈴薯,這種馬鈴薯出苗早、生長快、休眠期短、表皮光滑、退化速度慢、味道極好,而且在種植過程當中,對于生長環境適應性強,具有較強的抗逆性,其產量和質量非常可觀。
傳統的馬鈴薯在日常生活當中可以做成薯片、薯條、粉絲、粉條、薯泥等食品,口感多種多樣,風味甚佳,是備受人們喜歡的主食和蔬菜,因此在各大民生市場當中,需求量非常之高。為滿足日常生活需要,經過大量培育,逐漸優化出一種脫毒馬鈴薯,這種馬鈴薯與傳統馬鈴薯相比,產量高、質量好,可以比原有產量增加一倍更多。這種脫毒馬鈴薯其培育原理是根據脫毒種薯的退化程度決定的,退化程度低,產量就會低,退化程度高,產量就會高。因此要想獲得脫毒馬鈴薯種植大豐收,就需要加強脫毒馬鈴薯種薯的選擇。首先,應該重視種薯選擇工作,進而在大批量的種薯種類當中擇優而選,擇優而種,充分重視脫毒馬鈴薯種薯的選擇工作,為保證脫毒馬鈴薯產量,農民在種植時需要選擇合格的、優質的一級脫毒馬鈴薯薯種,同時需要逐年更換薯種,而不是年年如此,重復使用,這樣會影響脫毒馬鈴薯的退化程度。尤其是在一些退化比較嚴重的地方,為保證脫毒馬鈴薯的產量,更加需要重視脫毒馬鈴薯品種的選擇。另外,為解決種植過程當中的特殊問題,農民應該為脫毒馬鈴薯這種特殊的農作物,制定專項解決對策。在此,需要注意的是,部分脫毒馬鈴薯薯種經過脫毒以后,并不會達到增產的效果。因此,種植脫毒馬鈴薯的農民,應該有效結合實際生產條件和情況,靈活應用選種策略。
脫毒馬鈴薯是一種高產型農作物,具有較大的高產潛力。為全面保證脫毒馬鈴薯在生產、種植當中,獲得預期經濟收益,增加農戶經濟收入來源,應該在脫毒馬鈴薯生長過程,科學合理地施投肥料。但是在我國部分種植地區,由于氣候條件惡劣,土壤土質貧瘠,肥力嚴重不足,難以滿足脫毒馬鈴薯的生長需要,從而難以實現馬鈴薯大幅增產。因此,為充分激發脫毒馬鈴薯的高產潛力,使其在一系列科學種植技術的推行之下,達到事半功倍的喜人效果,需要合理利用肥料,增加脫毒馬鈴薯基礎肥力,全面促進產量的提高。根據相關實踐表明,在肥料配置中,農民可以選擇過磷酸鈣、尿素、硫酸鉀等。施加肥料時,一定要注意按照相關行業標準和要求,嚴禁過量使用,以免燒傷脫毒馬鈴薯薯種,造成脫毒馬鈴薯死亡、大幅減產。
同時,為保證鉀肥施用效果,部分土地自身已富含鉀元素,因此一定要結合實際情況,合理使用鉀肥。另外,也有部分土地鉀肥較為缺少,那么農民就可以使用磷肥進行補充,從而使脫毒馬鈴薯的生長環境,可以最大程度保持肥力平衡。同時,施肥階段,氮和磷也是相對的一組肥料,如果磷需要減少,那么氮就需要增加,如果氮需要減少,那么磷就需要增加。如果兩者肥料元素失衡,就會導致脫毒馬鈴薯代謝功能障礙,不利于碳水化合物的有效運轉。因此,在為脫毒馬鈴薯施肥時,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好相關肥料的匹配工作。
目前,在脫毒馬鈴薯的種植生產過程中,部分農戶對于其施肥工作不夠重視,認為只需要在脫毒馬鈴薯的生長田地,播撒充足的生物有機肥料即可,其實這種觀念是錯誤的,極其不利于脫毒馬鈴薯的正常生長。因為脫毒馬鈴薯生長過程中,需要磷肥來促進碳水化合物的運轉,因此磷肥對于脫毒馬鈴薯的生長、發育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磷肥在脫毒馬鈴薯的生長階段具有施入土壤中很難溶解、利用效率低、可移動性能小等特點,因此在給脫毒馬鈴薯施加磷肥時,農戶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對種植脫毒馬鈴薯的田地進行抽樣檢測,從而根據土壤的酸堿程度,選擇與之生長需要匹配的磷肥種類,進而有效增強磷肥使用效果,提高磷肥的利用率。一般情況來說,要想提高土壤的磷肥溶解率,可以在田地當中潑撒適量的石灰,在磷肥施加過程中,農民也可以選擇類似于磷酸鉀這類的磷肥,將其施加到薯種附近,從而有效提高脫毒馬鈴薯種植的基礎肥力。在此需要注意的是,要想真正地發揮磷肥在脫毒馬鈴薯生長過程當中的催生作用,需要將其與薯種一齊施用,在脫毒馬鈴薯生長階段,越早施肥,效果越好,萬萬切記不可將兩者分開單獨使用。同時,為使磷肥催生效果更加明顯,也可將磷肥與有機肥、酸肥等混合使用,形成一種復合肥料,進而極大提升肥料的威力,為脫毒馬鈴薯生長提供重要的生長養分。
脫毒馬鈴薯與其他農作物相同,需要水的滋養才可以有效生長。因此,在整體生長過程當中,需要大量的水源補給,才可以使其健康生長,實現豐收目標。脫毒馬鈴薯經過科學、人工培育,對于土地的普適性較高,因此其生命力非常頑強。生長階段,只要根據其生長特性為其補充水源,即可滿足其需水要求。同時,與其他農作物相比,脫毒馬鈴薯對于水的利用效率非常之高,和麥子的生長習性較為相似,但是脫毒馬鈴薯與麥子相比,其產量更要略勝一籌。因此,可以說,脫毒馬鈴薯需水要求和水源利用率比麥子更加強大。另一角度來說,要想使脫毒馬鈴薯達到高產豐收的預期理想目標,就需要在脫毒馬鈴薯生長過程中,灌溉充足的水量。經過實踐證明,脫毒馬鈴薯不僅地上植葉部分需要吸收水分,維持正常生理活動,而且地下莖塊也需要大量的水分來維持生長能量。因此,種植脫毒馬鈴薯的相關農戶,應該在脫毒馬鈴薯生長階段,做好田間維護管理工作,以保證脫毒馬鈴薯對水分的需要。在此過程當中,應該采用科學灌溉,切勿盲目漫灌,影響土地結構,使土地僵化,透氣性變差。一般來說,每年需要對脫毒馬鈴薯的種植田地灌溉8次,即便是雨水豐富、氣候濕潤、水分充足的田地,種植脫毒馬鈴薯也需要每年灌溉3次以上。因此,只有農民滿足脫毒馬鈴薯對水分的需求,才可實現預期高產量、高質量的豐收目標,從而保障經濟收入,有效改善生活條件。
在我國一些地方,對于脫毒馬鈴薯的灌溉,較大程度使用噴灌灌溉方法。具體灌溉方法,農戶可結合實際情況,根據脫毒馬鈴薯的生長發育狀態來決定。通常情況下,中午時間段,日頭正盛、氣溫較高,脫毒馬鈴薯的葉片容易出現萎蔫癥狀,在此情況之下,農民需要對其進行立即灌溉,使土壤持水量達到相應的持水量標準,滿足脫毒馬鈴薯的生長需求。同時,在灌溉過程當中,應該將時間適當延長、灌溉強度適當放緩,從而保證地表干土層徹底濕透,可以與下部濕土層連接在一起,為脫毒馬鈴薯的生長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
綜上所述,脫毒馬鈴薯是一種經過科學培育的優質馬鈴薯,要想獲得馬鈴薯優質高產,種植人員必須積極轉變觀念,選用脫毒馬鈴薯薯種進行種植。同時,在此過程當中,應該為脫毒馬鈴薯做好肥料施加工作。另外,需要滿足脫毒馬鈴薯各個生長和發育時期的需水,在壟作種植地區,為增強灌溉效果,節約水資源,可采用溝灌方法。此外,為降低或杜絕脫毒馬鈴薯病蟲害等負面影響,需要農民加強田間管理,科學合理地維護脫毒馬鈴薯生長環境,從而有效提高經濟收入,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本文所討論的內容,因時間和范圍等不可控因素,仍然存在諸多不足,以期在后續深入探討中,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