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 夢 包兆媛
(陜西服裝工程學院,陜西 西安 712046)
作為“田園綜合體”發展新農村產業的重點模式,在城鄉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完成“田園綜合體”試點工作后,很多專家、學者都認識到了“田園綜合體”在農村未來發展中的重要性。“田園綜合體”對鄉村景觀規劃設計提供了新的方案,同時也給鄉村景觀規劃設計帶來了新的挑戰[1]。
田園綜合體將農林牧漁與農民農業和農民生活相結合,最大限度地發揮農業景觀、自然生態和環境資源,將旅游與景觀相結合,形成領先的新型綜合體形態,體現出區域資源和聚合增值的特點。
現階段,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逐漸提高,旅游、娛樂等休閑活動被人們普遍熱愛,走進大自然、感受大自然是人們旅游度假的目的。田園綜合體以城市為依托,推動農業從單一的第一產業向第二、三產業發展,將田園綜合體的觀光休閑功能充分體現出來,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綜合開發鄉村農業景觀和休閑旅游,將農林漁業資源與自然生態資源相結合,打造優美獨特的田園風光、山水風光和農業人文景觀,把生態農業和休閑旅游流線化為生態與休閑相結合的田園綜合體,形成一站式服務,滿足游客的旅游體驗感。
建設休閑、娛樂、旅游為一體的綜合休閑產業,將簡單的農業生產活動轉化為區域性農業產業化,把旅游、娛樂、房地產、展覽等休閑經濟結合發展,創造新型的產業結構。
明確農業產區的開發和細化目標。發展農業產區,實施生態農業示范、農業科普教育示范、農業科技示范等工程,形成“新型城鎮化示范區”“農業景觀示范區”等示范產區。
(1)景觀吸引人流,為土地核心增值的關鍵。建設果園、瓜園、觀賞樹苗、賞花區、濕地景觀區、海面景觀區等,讓游客沉浸在富于魅力的田園風光中。
(2)發揮農村風景特色,滿足游客的需求。建設別墅、小屋和傳統民居等作為游客休息和過夜的客棧,最大程度滿足游客的需求。利用特色購物街、主題游樂區、釣魚點等鄉村活動場所,使游客沉浸在鄉村生活空間,體驗鄉村活動,享受悠閑農耕。
(3)農業生產體驗。傳統農村經濟發展的中心是農業,游客可以通過親眼見證農業生產的過程,體驗農業生產。田園綜合體可以開展有機農業示范、農業科普教育示范、農業科技示范等項目。
(4)房地產開發是成為城鎮化的基礎。產業融合和產業集聚將形成相對集中的人口,成為居住社區和城鎮化的核心基礎。緩解當前農民工涌入城市造成的空心村現狀,保證農村土地和房地產的發展,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是發展農村長期養老和健康產業的基礎。
(5)建設民生支持產業。積極建設金融、醫療、教育、貿易等,提供農業和休閑產業服務,通過公共服務教育促進村民和游客的日常生活需求,有利于經濟發展。
鄉村景觀是一種常見的景觀形式,聚落是人類聚居的常態,鄉村景觀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鄉村盡管可以保證人們的基本供給,但作為農產品的基礎,它是具有原始景觀和濃郁田園風光的景觀。所以,鄉村景觀作為鄉村景觀規劃的一種新模式,可以使人們體會到回歸自然的感覺[2]。
(1)總體規劃設計。鄉村景觀擁有多種人文系統,所以需要在掌握農村生態環境以及發展條件等因素的情況下,再進行總體的設計規劃。
(2)保留原有鄉村資源的特征。農村的自然特色中存在豐富的自然資源,如森林資源和水資源,原有的自然資源賦予了鄉村景觀獨特的魅力。在制定方案過程中,必須特別注重在保護自然資源的基礎上開發資源,尊重原始景觀形態,保留本土天然植物特征,盡可能不改變農地生產的自然特征,確保鄉村景觀資源的多樣性。除此之外,鄉村景觀還擁有其獨特歷史意義的建筑、民間藝術、民俗文化、歷史文化遺產等獨特的人文景觀資源。所以,為了保護鄉村景觀資源的多樣性,必須尊重歷史。
(3)體現區域特色。好的景觀不需要有很多豪華的外觀和流行的元素,但需要滿足區域的自然生態環境和人文文化的要求。為全面描繪該地區的特色,需要在規劃階段考察當地水域、自然植被等自然條件,并盡可能適應該地區的實際情況。園區可以新建節能日光室、春秋大棚、果樹種植基地,不僅可以為市場帶來更多的新鮮蔬菜和水果,而且也實現了蔬菜生產、果樹種植、技術培訓、休閑與旅游等相結合的商業模式,最大程度地引導和團結周邊農戶,讓鄉村景觀更通達。
(1)積極融合現代農業規劃。農村經濟不發達,現代農業發展需要不斷拓展土地資源,并采取先進的科學技術,合理發展現代農業。鄉村景觀規劃也應充分融入現代農業規劃,設立農事樂園,將現代農業網絡化管理理念融入鄉村規劃。例如,以農業為主題的“城市農場”“周末農場”“學術花園”和“家庭農場”等綜合主題。依據不同的主題特點,使游客可以充分體驗種植蔬菜水果的感覺,享受收獲的樂趣。園區實際發展與現代農業分經濟規劃融合,可以在生產景觀的基礎上增加景觀的經濟效益,不斷實現鄉村景觀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2)地域文化特色的體現。不同的鄉村景觀,既有地域特有的文化氣息,同時又擁有豐富的傳統文化。所以,在規劃田園綜合體設計過程中,需要通過探究當地獨特的文化特色,將其在田園景觀中體現出來,進一步展現鄉村景觀的地域文化特色,杜絕出現每個地區的農業景觀相同的現象。建筑設計應根據區域鄉村特點,充分考慮村內現有水面(池)、山丘及植被的條件,設計理念應兼顧當地不同的條件,必須在不影響原有灌溉循環系統的情況下改善服務。例如,可以在區域內打造水景,既可以集雨灌溉,又可以協調水循環生產經營服務區的生態功能。可布置園林風格,打造核心區,供游客放松享受,進一步與周邊區域相協調。
(3)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鄉村景觀規劃設計要考慮人的因素,充分參考當地居民的意見,讓居民參與規劃過程。規劃初期要征求當地農民的意見,初步規劃制定后,必須以公平、公正的方式將規劃內容介紹給當地農民,然后汲取當地人的意見,不斷改善規劃內容。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以當地農民的利益為中心,盡量讓當地農民參與進來,充分表現“以人為本”的理念,使鄉村景觀更加人性化,進一步推動農村產業的發展。
田園綜合體是一種最高層次的設計,其商業模式使企業能夠將城市元素與鄉村融合,是一種創新城鄉發展的多方開發方式,通過社會發展,將農村重新建成美麗的區域。在此過程中,其經濟技術原則是以公司與區域合作的形式對農村社區進行大規模、整體、綜合的規劃,以及進行開發和運營。
(1)企業在從事農業工作時,盡量避開弱勢農民的短期行為,必須進行中長期產業規劃,在現代農業發展中采取區域發展農業產業園區的方式,充分發揮其優勢,形成社會的核心產業。打造一個新的帶動社會經濟發展的產業——綜合旅游產業(文化旅游產業)。
(2)基礎產業和新型產業建立后,地區社會經濟活動會隨之發生巨大變化,可以在本地開展生態建設,形成本地居民、新入住居民、游客等三類團體區域。因此,田園綜合體也可以被描述為一個新社會和新社區,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重點之一,在未來的發展中具有強大的潛力。
田園綜合體的建筑以重建景觀為主要目標,使城鄉各區域可以利用自己的優勢,以產業升級、產品升級、房地產綜合開發模式推動農村經濟文化發展,從實際中讓人們感受到大自然的氣息,讓城市的人流、知識流、經濟流真正回歸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