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炳春(中共黑龍江省委黨校)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要求,黑龍江省一定筑牢生態和糧食兩大安全屏障,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推動大糧倉變成綠色糧倉、綠色菜園和綠色廚房,把生態安全和糧食安全的責任記在心里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在綠色發展方面,習近平總書記說:“更好支持生態建設和糧食生產,鞏固提升綠色發展優勢?!痹诒贝蠡募瘓F七星農場萬畝大地號,總書記表示,“北大荒的土質要不斷優化,不能退化;綠色發展要有可持續性,農業生產不能竭澤而漁?!蓖ㄟ^發展生態農業落實總書記考察黑龍江省和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鞏固提升綠色發展優勢,為“中國飯碗”提供最堅實保障。
一是強化政府調控服務。加強對生態農業的統一部署,將發展生態農業納入我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在制定規劃時注意把不同類型生態區的建設同商品糧基地、農田水利、林業建設、綠色食品開發、農村能源建設等項內容結合起來,突出重點,優化配置;建立相關利益共同體與市場關系相結合的調節機制,使生態農業綜合效益目標與參與者的目標實現最佳結合,為生態農業產業化健康發展提供必要條件;盡快建立以政府投入為導向,農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涉農企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共同參與的投入機制;政府在建設基地、開拓市場、提供信息和農民培訓等公共設施和公共服務方面為生態農業的發展提供支持和保證。
二是宣傳普及生態農業知識。通過多種宣傳媒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宣傳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宣傳生態農業建設的廣闊發展前景和總體規劃,宣傳生態農業的多功能性,形成建設生態農業的廣泛共識和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的良好氛圍,讓廣大農戶切身意識到破壞植被、濫用化肥農藥除草劑等將造成環境污染、生態惡化后果的嚴重性。同時,增加對農村的智力投資和科技投入,加強農村基礎教育和農村職業技術教育,不斷提高農村人口綜合素質。各級政府和涉農部門要積極創造條件舉辦各種培訓和講座,組織有關人員到拜泉、木蘭、望奎、富錦、海倫等生態農業國家級或省級試點縣(市)參觀學習,使發展生態農業成為領導干部和普通農戶的自覺行動。
三是加強農業技術推廣。在發展生態農業的過程中,把傳統的農業技術與現代的高新技術相結合,減少化肥、化學農藥和除草劑的使用量,減少對農田環境及農產品的污染。增加有機肥、生物農藥等的投入,提高農產品品質。堅持用養結合、綜合施策,采取工程、農藝、生物等多種措施修復治理生態環境,確??倳洜繏斓暮谕恋乇Wo好、利用好。以高遠視野在產品質量方面運用更多的高新技術和清潔工藝,保證生產的農產品優質安全。
四是加強農業生態學研究。要針對生態農業科研和科技服務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結合各地生態農業建設中的實際需要,組織多學科、多專業的技術協作和攻關,重點開發生態農業工程所需的接口技術、關鍵技術和環境監測實用技術。建立生態農業協調管理機構,盡早開展生態農業規劃,并對我省各地業已存在、并已取得較好生態經濟效益的發展模式進行評估,在此基礎上廣泛推廣。
五是立法保護生態農業。根據我省現有的社會、經濟、資源、環境和農業生產力水平,在充分發揮良好生態環境優勢、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生產優勢的基礎上,合理地進行制度設計和安排,因地制宜、揚長避短,引導農業生產結構的優化調整,促進生態建設與糧食生產的有機結合,讓綠色發展有可持續性。立法保護生態農業應側重加快生態農業的建設力度,增加財政投入,建立大規模的示范區和實驗基地,探究不同的生態農業發展模式。在重視立法的規范和保障作用的同時,還要重視法規的導向作用和促進功能,通過制定“鼓勵”、“支持”、“提倡”等內容,調動農民發展生態農業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