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嬌
(西南財經大學國有資產管理處,四川 成都 611130)
我國的茶文化歷史悠久,最早起源于神農氏時期,距今已經有四千多年的歷史。而且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茶文化也在不斷走向成熟。所謂茶文化,指的是種茶、制茶、飲茶過程中所產生的特色文化形式,具體包括了茶文藝作品、茶具、茶藝、茶道、茶德等等。總之,我國的茶文化也屬于藝、修、道的一種結合體。茶文化中所表現出來的哲理,屬于現實中對人生的思考和超越。茶文化的潛移默化,能促使人們受到良好的熏陶,從而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人格,促進整體的進步以及發展。在如今的社會,網絡上的信息良莠不齊,學生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通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茶文化,也能發揮出非常好的教育作用。從而形成對學生的正確引導和幫助,促使他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
茶文化中的茶道具有深厚的內涵,而且發展史也非常悠久,最早可追溯到神農氏時期。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茶文化延伸到了其他國家,實現了對我國文化的傳承和發揚。茶文化中也包括了儒家哲理、道家精神,人們在品茶時,需要格外注意品茶的素養和情操,這非常符合素質教育的理念,因為其中包含了寶貴的文化遺產。在高校思政教育中運用茶文化內容,不但能幫助學生理解其中的深刻內容,而且也能實現對我國文化的傳承與發揚。
我國的茶文化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史,流傳下來的茶文化內涵更加深厚,也包含了更多的文化精髓。當代的大學生作為社會和祖國的建設者,更是需要豐富自身的文化知識,提高道德修養,規范自身的行為。而茶文化中所蘊含的哲理,則能促使學生樹立思想行為規范。比如茶道中的“品行正直”、“清澈透明”、“堅強果敢”等思想,都值得學生進行參考與學習。通過在思想政治教學中融入茶文化,可幫助學生修煉品行,摒棄錯誤的思想觀念,形成正確的三觀。
俗話說,只有文人雅士才懂得飲茶和品茶。我國的茶文化不但體現了一定的哲理,同時也具有深厚的審美情趣。不管是我國古代的茶藝表演,還是如今的采茶舞,都蘊含著濃厚的藝術氣息。教師在思想政治課堂上增加關于茶文藝、茶舞、茶道方面的內容,可讓學生感知到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境界,并促使學生在對茶文化進行學習的過程中,產生獨有的審美體驗,避免他們沉迷于虛擬的網絡世界中。只有讓學生養成了一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追求,才能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品德與素養,同時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在過去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師只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使得教學工作流于形式,效果也非常有限。對于高校來說,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學的總體質量,并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承和發揚,必須重視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茶文化融入,充分運用茶文化的內容。通過鼓勵、支持、引導等手段,全面的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發揮出茶文化“集大成”的重要優勢。同時要加強對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的投入,比如構建一個“茶文化”學堂,鼓勵學生們積極的參與和學習,使得他們能直接而全面的接觸茶文化。在教學工作中,也要將傳統手段和現代方式進行結合,讓學生感受到現代茶文化的時尚氣息,體現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與時俱進的發展趨勢。這樣一來,學生也能了解茶藝、茶道和茶德等方面的知識,最終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水平。
在高校的思政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對茶文化形成正確的理解,培養他們的愛國之心和民族自豪感,可以開設專門的茶文化專題講座。從而促使茶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一定的結合,激發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興趣,使得他們能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文化觀。比如學校可邀請專業人士為學生講解和介紹我國的茶文化歷史,或者推薦一些名人的茶文化作品(書畫、工藝品、文學作品),還可以讓學生互相推薦關于茶文化的作品。例如,一位學生推薦了自己讀過的陸羽的《茶經》,還有位學生推薦了閻立本的作品《茗園賭市》。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能感受到茶文化所帶來的魅力。不僅如此,高校還可以在思政課堂中融入茶文化的內容,設置和茶文化相關的主題教學活動,促使學生自行開展茶藝方面的表演。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要對歷史悠久的茶文化進行推廣與宣傳。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道德修養和素質,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師要利用茶文化,更好的引導和規范學生的思想行為,同時起到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作用,這樣才能發揮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茶文化是我國歷史悠久的一種文化形式,其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比如茶文化中的“以和為貴”、“天人合一”等等,這些都是良好的教育素材。舉個例子,古人說“以茶可雅心”。教師可以通過茶的清廉、高潔品質,教育學生要磨煉自己的意志力,成長為全面發展的人才。這樣不但能豐富學生的思想,而且也能規范他們的行為。因為在網絡非常發達的今天,學生們很容易接觸到不良的思想和文化,所以要將茶文化中的道理、哲學、傳統禮儀、情操等傳授給學生,促使他們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或者在課堂上讓學生親自參與泡茶,在品茶過程中體會到一定的哲理。有的學生告訴教師,“學習就要像這綠茶一樣,不能心浮氣躁、只停留在表面,凡事都要靜下來心來,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沉淀下來”。還有的學生則提出了獨特的觀點:“人生如茶,冷暖自知。”不僅如此,還要激發學生對于我國茶文化的興趣,鼓勵學生自主了解更多茶文化,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分享,發揮出茶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不僅如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堂除了要融入茶文化理論知識,更要開展相關的實踐活動,加強實踐教育。學校和教師可以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多多開辟茶文化教育渠道,并且加強這方面的投入。舉個例子,學校可以和企業、茶館、茶藝館進行合作。不但加強對茶文化的宣傳,也開展各種各樣的實踐教育,比如茶文化交流活動、茶方面的文藝活動等等。這樣一來,學生不但可以感受到茶文化氣息,而且也能消除思想政治教育的枯燥式說教。同時對茶文化活動進行拓展與延伸,比如引導學生構建“茶文化社團”、“茶藝社”等等,從而促使學生可以在社團的帶領下,開展各種實踐鍛煉,可以建立茶文化論壇,開展茶文化比賽活動、茶文化慶典等等。再比如,為了讓學生養成熱愛勞動、尊重勞動成果的品德,教師可帶領他們前往茶園進行參觀。通過在風景宜人的茶園中飲茶和品茶,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種茶和采茶方面的知識。只有使得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其中來,才能產生“行知合一”的教學效果。
如今,隨著社會的大力發展,新媒體技術也滲透了教育工作,其依托電腦、手機以及網絡等,使得教學工作以文字、圖片、視頻的形式展現出來。在立德育人的視野下,為了改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學校和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來展示茶文化,比如可建立關于茶文化的網站,在網站中開辟不同的專題,介紹我國各個地區的特色茶文化。在這個過程中,也要促使學生參與網站建設工作,適時更新網站的內容。并且在網站上展示出茶文化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果。此外,教師也可以利用微信、微博、QQ等工具,為學生建立交流和互動的平臺,讓他們能上傳和分享相關的視頻、圖片、文字、音頻等。或者利用微信公眾號為學生推送關于茶的文化知識。最后,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在網絡平臺上組織關于茶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動,或者發起和思想政治教育中茶文化相關的主題討論。這樣不但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同時也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與效果。
為了促使學生感受到茶文化的獨特魅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師需要將茶文化融入到創新思想政治教育中。同時要在平時的課堂上,為學生系統性的介紹茶文化相關知識。因為茶是學生的生活中可接觸到的一種物品,所以他們平時對茶的理解非常片面。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就需要對茶文化進行系統、全面的介紹,促使他們了解到規范、正確的茶類知識。比如在文化課的講解中,教師可適當對過去的教學方式進行創新,添加一些生動有趣的形式。可以讓學生上臺來品茶,也可以帶領學生前往茶文藝館、茶社進行參觀。或者是開展一些關于茶文化的課內活動,促使學生了解茶道的發展史、泡茶的工序和流程,以及采摘茶葉和制茶的過程等等。結束之后,還要讓學生討論在這個過程中悟出了什么哲理,從而對思想政治教學課堂內容進行升華。
綜上所述,我國的茶文化不但蘊含著豐富的內涵,同時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所以教師可以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課中運用茶文化知識,不但升華教育的內容,同時也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承和發揚。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并且為社會培養和輸送高素質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