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
摘要∶自然災害對于國家經濟發展和個人人身財產安全都帶來了負面的影響,而在目前自然災害更會誘發不同種類的安全生產事故,使得地區內的 經濟倒退也嚴重擾亂了社會秩序,使得安全風險影響著區域內的每一個人,造成較為惡劣的社會輿情。論文從洪澇災害,地震災害和風力災害三項自然災害角度著手分析不同自然災害所帶來的安全生產事故及其隱患又有哪些,隨后又從兩個方面提出了預防對策,建議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并通過信息手段進行風險判別。
關鍵詞∶自然災害:安全生產事故:風險
安全生產是我國對所有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當中所提出來的一項重要工作,同樣也是關乎國計民生和人民群眾人身財產安全的重要要求,在踐行安全生產原則的過程當中,應做到排除一切可能造成隱患和風險的因素,避免安全生產事故的出現,為此就不得不考慮來自自然環境方面的誘因,這種誘因有可能是因為地震臺風等自然災害,也有可能是因為泥石流和洪 水等惡劣天氣的影響。
一、自然災害誘發安全生產事故的教訓
1.1洪澇災害的教訓
洪澇災害在我國南方地區較為多發,而這種洪澇災害一旦出現有可能 造成一些外部管道的破裂,使得一些化工廠的有毒物品外泄,不僅會造成廠區內人員感染,更會由于洪澇災害的快速流動性借助洪澇災害當中的水 流因素快速席卷整個地區,致使全地區都受到這種有害物質的侵蝕,這種安全生產的事故往往具有群體性和高污染性特點。不僅如此,洪澇災害的 出現,還有可能造成堤壩的作用喪失,引發一些資源淹沒現象,比如在一些礦產地區較為豐富的區域內,如果產生了洪澇災害,那么煤礦就有可能被大水顏蓋爾挖礦的工人就有可能被洪澇災害所侵蝕身體,甚至在一些露 天的礦區內,如果洪澇災害影響程度較大的話,還有可能造成本地的山體滑坡或礦區滑坡,或者直接造成泥石流現象。從這個角度來說,洪澇災害所帶來的安全生產風險是較為嚴重的,這種事故一經出現往往很難有時間 作出反應。舉例來說,在本世紀初期,羅馬尼亞就有一處金礦遭遇到了洪澇災害的侵襲,當時有近十數萬生的有毒物體,隨著洪澇災害當中的污水匯人到了多瑙河流域,致使本地河水河水流受到極大的污染,近9成的水生物都受到了影響,而這種影響直接波及了多瑙河流域的多個家庭和村鎮,給他們的生產和生活用水帶來了極大的不便,甚至造成了多瑙河流域內多 個鄉鎮地區居民的重金屬中毒。
1.2地震災害的教訓
地震作為大地殼運動后所產生的一種自然災害,其發生頻率是相對較高的,雖然當前大型地震的發生率已經基本得到了控制,但是一些小型地 震也有可能引發相應的爆炸現象或核泄漏現象,比如在上世紀末期土耳其本地就遭遇了7級以上的強烈地震,而該地多個家工廠都因為這次地震而造成了存儲設備的破裂,致使很多有毒有害氣體向外泄漏,不僅泄露到了 大氣層內部而且滲人了本地的土壤,在短期內致使方圓幾百米以內的動植物出現了批量死亡的現象。無獨有偶,在10年前,日本作為地震多發國,同樣遭遇了一次由地震引發的安全生產事故,當時日本遭受了9級的強烈地震,致使煉油廠內的基本結構和設施結構都被破壞一些瀝青和汽油的存儲罐,被強烈的震動所點燃,出現了大規模的爆炸現象。
地震作為一種相對較為常見的自然災害現象,和洪澇災害有所不同,并不會多發于臨海地區,而是在一些內陸地區也比較常見,而地震災害本 身就具有難以預測性和突發性的特點,一旦產生地震災害,就有可能造成 地震區域內場區和大型有毒有害物體存儲區域的受損,一些存儲設備因地震因素而產生破裂或因地震而出現被點燃的現象,也是十分常見的。
1.3風力災害的教訓
在這里所探討的風力災害更多的是指臺風,龍卷風和颶風等強風災害所造成的不同影響,而這種大風天氣將會對一些化學工廠或生產園區造成一定的影響,比如當臺風和颶風來臨的時候,往往受到強風力的影響,而致使廠區內的電力中斷,還有可能因為強風力的影響而造成一些設施被吹翻,一些塔臺和吊臺倒塌等等這些安全生產事故也經常出現在新聞報道之中,不得不引發注意。例如在面臨強排風氣象的時候,將會對本地交通 產生極大的影響,因為強臺風天氣往往伴隨的是雨雪天氣,會因為強臺風 天氣而造成人們的出行困難,此時又因為強臺風天氣而造成電力的中斷,使得一些公共交通被迫停運,比如依靠地下通道而實施的鐵路運輸和地鐵運輸,都有可能遭受中斷,使得很多乘客和旅客被迫被滯留在車站之中。 與此同時一些颶風天氣還有可能使得的周遭工廠內的有毒有害氣體瘋狂泄漏,使得區域內高濃度致癌氣體和有毒氣體的檢測報告一時間不斷提升。 二、自然災害誘發安全生產事故的啟示
2.1提高風險防范意識
在自然災害對安全生產事故進行誘發的過程當中,我們應當意識到這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現象,是一種難以進行避免的,所以必須要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對于這種必然性產生更高度的認識并了解到不同自然災害對于安全生產事故種類的幼發特點以及誘發可能進一步提高風險防控的管理意識和管理水平,建議以國家有關部門做為依托,設置專人專崗去管理這種安全生產事故,同時還需要設置風險防控緊急預案,聯系氣象管理部門,對于 一些可以被預測的自然災害進行有效的評估,把工作做在事前。比如針對風力災害和洪澇災害,實際上依照現在的科技力量是完全可以做到事前評估的,所以要求安全生產管理部門需要從本地的氣象部門展開緊密的合作把預測工作做好,并且根據此次風力災害的強度和洪澇災害的情況來進行安全生產的防護,比如多設置一些腳手架和固定措施,或者將一些戶外產品和易于爆破的產品分散擺放起來,避免出現爆炸和泄漏現象。
2.2通過信息手段進行風險判別
信息化技術手段,目前需要被應用在安全生產事故的風險識別和綜合分析評估方面,建議當前需要構建人工智能為基礎的大數據平臺,對 于各地所產生的自然災害災情情況進行及時有效的記錄,更需要記錄這些安全隱患的具體來源以及表現方式,針對各地因自然災害所誘發的安全生產事故應做到總結規律、積極預防,以這些數據作為基礎去制定相關的預防措施。
三、結束語
總的來說,自然災害對于安全生產事故的誘發率是相對較高的,例如 臺風有可能造成大型設施的損毀或墜落,有可能產生人員傷亡現象。而泥石流與洪水等災害,更會直接致使多地生產工作停擺,造成路段和交通的 中斷,使得一些事故的救援隊伍難以及時抵達現場實施救援,更加劇了安 全生產事故的風險系數。
參考文獻:
[1] 胡宇.安全生產事故失效機理與演化防控研究 [D]. 北京郵電大學,2020. [2].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強全市事故災難、自然災害類突發事件信息報送和處置工作的通知[J].連云港市人民政府公報,2019(10):38-42.
[3]. 春節期間全國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形勢總體平穩未發生重特大事故 [J].中國減災,2019(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