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際挺
(福建工貿學校,福建 福州 350012)
成功的商業策略需要優秀的文化內核作為支撐,茶葉旅游商品的建設工作也必須有茶文化作為基礎。但目前,部分相關人員對茶文化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宣傳層面,并不理解茶文化的內涵,這就導致茶葉旅游商品的品牌表現與宣傳工作流于表面,不具有內涵,無法真正吸引到游客。茶葉旅游商品的內涵缺失往往會嚴重影響到商品的設計理念,造成外包裝不精美、茶葉商品販賣點缺乏特色等問題,導致游客在消費時無法感受到文化氛圍,影響了茶葉旅游商品的經濟效益。
在進行旅游商品市場定位時,部分相關人員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旅游商品市場定位往往認識不夠準確,認為以茶葉旅游商品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相關旅游商品主要的受眾是外國消費者,在進行商品設計時往往只考慮外國消費者的需求,而忽視了國內消費者的需求。實際上,隨著國內經濟水平的發展,國內消費者的購買能力較前幾年已經有了明顯的進步,對于旅游商品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在進行茶葉旅游商品設計時,如果不考慮國內消費者的需求,盲目對其進行市場定位,茶葉旅游產品的銷量很容易受到影響。
不同時期消費者的需求也會產生變化,旅游商品市場變化速度極快,這就需要相關企業具有一定自主創新能力,能夠根據市場變化及時對產品進行創新和改造,使其適應消費者需求。但目前,仍有部分企業的茶葉產品生產工作一成不變,茶葉產品的口感、品質等條件在好幾年間都沒有任何進步,導致茶葉產品落后于市場需求,消費者不愿購買,導致茶葉產品的銷售過程受到阻礙。還有部分企業在進行產品創新時存在“想當然”的現象,不對市場環境進行調研,導致創新工作“做白工”,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部分旅游景點在進行茶葉旅游商品銷售時,往往只借助景點的名聲進產品販賣,而不注重建立自己的茶葉品牌。不建立茶葉品牌,一來不利于旅游景區對茶葉銷售進行統一管理,導致茶葉商品價格參差不齊、設置不合理;二來不利于茶葉旅游商品的長期發展,導致茶葉商品逐漸失去競爭力,長久下去無法為景區創造高水平的經濟效益;三來還會造成消費人群不固定,導致景區收入不穩定。品牌化是商品想要長期穩定銷售必不可少的過程,茶葉商品也應經歷品牌化進程,盡快穩定自身銷售情況,以保證行業長期穩定發展。
想要科學、有效地技能型茶葉旅游商品建設,就必須以茶文化為建設核心,樹立茶葉的本土化、獨特化、創新化等理念,依據科學正確理論,結合旅游景區的實際情況,提出符合景區發展狀況的建設策略,促進茶葉旅游商品相關行業的轉型與發展。
茶葉旅游商品的生產銷售活動必須規范化,為相關管理工作提供方便。首先,在進行茶葉旅游商品設計時,必須要遵循個性化原則,突出自身特色,保障商品的獨特性;其次,在商品生產過程中,要規范生產規定,保證生產過程安全、環保;最后,在產品銷售過程中,必須有相關管理人員對銷售工作進行監管,確保銷售地點符合規定、銷售價格合理,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例如,相關部門在進行商品銷售工作的監管時,可以在旅游商品市場等銷售區域設立專門的監督點,定期對銷售區域進行巡視檢查,查看銷售點位置與銷售價格,對茶葉商品銷售進行規范管理。建設茶葉旅游商品相關制度規范時,必須保證相關規范覆蓋范圍廣,從商品設計階段到商品銷售階段都可以受到監督,確保茶葉旅游商品的生產銷售全流程綠色安全,提高茶葉旅游商品相關行業的生產工作水平。
想要推廣茶葉旅游商品作為景區主要銷售商品,可以建設茶鄉景觀,既能為茶葉產品提供原材料,又可以與茶葉產品互相推動,共建茶文化主題景區,吸引更多的游客。在建設茶鄉時,建設人員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周邊自然環境是否適合開展茶葉種植工作。建設人員需要對當地的土壤酸堿度、降水量等自然條件進行調查,確保當地適合種植茶葉,茶鄉建設可以順利展開。第二,以茶文化為核心。建設茶鄉的目的之一是吸引更多游客,這就需要強化茶鄉的文化內涵,提高茶鄉的建設水平。第三,在建設過程中要合理利用周邊的自然資源,例如:某地的茶園所在地氣候適宜,風景優美,景區就可以將茶園的一部分開發為景點,供游客進行參觀。茶鄉環境的建設需要建設人員統合多方資源,尤其對自然資源進行充分利用,以創建一個具有文化內涵的、可以有效心音游客的優質茶鄉。
茶文化是我國特色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因此景區在進行茶葉旅游商品建設時,必須重視茶文化的建設與宣傳。在進行茶葉旅游商品銷售的同時,景區可以適當宣傳茶葉商品的歷史、種植過程等內容,讓消費者對茶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刺激消費者進行消費活動。例如,西湖景區要進行西湖龍井的販賣,就可以在販賣開始之前首先組織茶文化知識講解,為消費者講解西湖龍井的歷史、名稱由來、相關趣事等等;在進行西湖龍井的銷售時,則可以舉辦茶文化節、茶葉展覽等活動,創造茶文化氛圍,使消費者更加有消費欲望。在宣傳茶文化時,相關人員要注意將茶文化與當地環境、歷史等相結合,形成特色茶文化,展現當地獨特的茶文化與茶葉商品特點,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有利于消費者進行自發宣傳和日后回購。
在進行茶葉旅游商品設計時,一定要注重商品的個性化以及本土化,打造當地的特色茶葉商品。只有打造具有特色的茶葉商品,才能吸引消費者前來購買。景區可以在設計茶葉商品時,融入當地特有的文化符號,定制專門的商品包裝、商品商標,使產品體現出景區當地的特色與文化。同時,景區也要注意茶葉商品的個性化,盡量避免本景區的茶葉商品在包裝風格、售賣方式、口感等方面與其他景區的茶葉商品過于趨同,失去商品特色,缺乏銷售競爭力。例如,云南省某景區要進行普洱茶的銷售,就可以為其設計具有云南特色的商標與產品包裝,并隨商品附贈云南風格的紀念品,強化商品的本地屬性;同時也使得商品與其他地區的商品產生了區別,增強了商品的獨特性。個性化與本土化的茶葉旅游商品設計有利于茶葉商品走上品牌化道路,銷量得到進一步提升。
生態環境建設是旅游景區建設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決定著景區的整體質量,對旅游商品的銷售狀況也有一定的影響。景區首先要確保整體的環境質量,一是要保證游客的游玩體驗,二是要保障茶葉產品的生產、銷售過程不受環境污染,保證產品健康;其次,景區要在開發茶葉旅游商品時,從原料采集階段到商品銷售階段都嚴格把控商品質量,杜絕商品出現質量問題的情況;最后,在進行茶鄉景觀的建設時,景區要注意保護當地原始生態環境,盡量順應自然環境形勢進行建設,避免對環境造成破壞。例如,某景區將茶鄉建設地點選在了某自然環境狀態較為原始的丘陵地區,就需要在開始建設之前首先考察丘陵地區的環境,依據環境條件制定建設方案,并在建設過程中盡量將自然環境利用起來,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盡量增加茶鄉景觀的美觀度。目前我國提倡大力進行身體文明建設,景區相關人員也應響應號召,保護生態環境,提升景區質量。
在增強茶葉旅游商品個性化、本土化的基礎上,還要創立茶葉旅游商品的品牌。對商品進行品牌設計,可以有效地提高商品的市場認可度和識別度,提高商品特色,拓寬商品的消費人群和銷售渠道。在打造茶葉旅游商品品牌時,首先要確定品牌風格與主題,根據市場需求與當地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品牌風格;其次要為品牌設計營銷方案,把握品牌重點,進行品牌宣傳,并適當投放品牌廣告,打出品牌名聲;最后,還可以視情況將品牌推廣至外地乃至全國,吸引各地游客前來購買茶葉旅游商品。例如,某地要進行茶葉商品的品牌推廣,就可以在景區特設網頁上開辟專門的板塊,介紹茶葉商品的產地、歷史、口感等各項特點,明確品牌下產品的特色;同時也可以開通網絡銷售渠道,進一步對商品品牌進行宣傳推廣,在提高商品銷量的同時也可以提高景區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來到景區,促進當地旅游業發展,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
茶葉旅游商品的設計與銷售對茶鄉旅游景區的建設與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有效地帶動茶鄉發展。文化視角則為茶葉旅游商品建設工作提供了全新的創新思路與發展環境,為茶鄉創造了更多的發展機遇。因此,必須結合茶鄉景區當地自然環境與文化環境,充分發揮文化視角的作用,增強茶葉旅游商品的文化內涵,滿足消費者需求,促進景區經濟效益提升,推動旅游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