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教賢
摘 ?要:黨的十九大作出了鄉村振興戰略部署,明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實施鄉村振興,必須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培根鑄魂的工程,培育文明鄉風,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讓先進文化的發展成果更多的惠及基層群眾,增加基層群眾的文化獲得感,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向往,是文化部門新時代的使命任務。本文將以“文化暖流進萬家”百千萬文化志愿服務活動為例,從文化志愿服務在助力鄉村振興方面進行探索。
關鍵詞:文化志愿服務;鄉村文化振興;公共文化服務
文化振興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貫穿于鄉村振興的全過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促進鄉村文化繁榮的重要一環。如何發揮文化志愿服務在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積極作用,鼓勵和引導文化志愿服務活動廣泛深入開展,滿足鄉村美好生活的需要,增強鄉村文化自信,煥發鄉風文明新氣象,推動鄉村文化的全面振興,這是文化部門面臨的新任務新挑戰。
一、項目背景
黨的十九大作出了鄉村振興戰略部署,明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中明確指出,"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挖掘農耕文化蘊含的優秀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在保護傳承的基礎上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有利于在新時代煥發出鄉風文明的新氣象,進一步豐富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此,文化振興在鄉村振興戰略中有著重大的意義。
二、“文化暖流進萬家”百千萬文化志愿服務活動基本情況
“文化暖流進萬家”百千萬志愿服務活動由云浮市文廣旅體局指導,云浮市文化館主辦,是云浮市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先行先試、逐漸探索中創建的文化惠民工程之一。活動通過“百名文化干部培育千名文藝志愿者,千名文藝志愿者服務萬名基層群眾”的新模式,以“大手”牽“小手”,組織舉辦百名文化志愿骨干培訓、千名文化志愿者培訓、群眾粵曲大家唱、粵劇曲藝小分隊流動培訓、基層群眾文化藝術公益培訓、傳統文化與家庭教育進基層培訓、特殊群體成果展演展示、文化志愿服務送戲下鄉活動近1000多場次,惠及基層群眾200多萬人次。活動被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列為被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公布為第三批廣東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創建名單,評為2020年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優秀項目,被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評為2020年度廣東省學雷鋒志愿服務先進典型“最佳志愿服務項目”,被中共云浮市委宣傳部、云浮市社科聯確定為“云浮市2021年度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立項課題”,并作為全市重要特色文化品牌活動在全市推廣。
三、“文化暖流進萬家”百千萬文化志愿服務活動助推鄉村振興措施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市文廣旅體局局長任副組長,市委宣傳部、市財政局、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市文聯、市文化館等相關單位負責人任成員的創建第三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組織領導機構,領導小組機構定期組織工作會議,分工落實責任,細化分解目標任務,量化工作指標,制定切實有效措施推動文化志愿服務活動助推鄉村振興工作開展。
二是分級試點推進。“文化暖流進萬家”百千萬文化志愿服務活動分步進行試點推進,2019年活動推廣覆蓋到全市5個縣(市、區),2020年活動延伸到鎮(街)、農村一級進行全面鋪開實施。活動以助力興村振興為著力點,以“為群眾辦實事”為宗旨,立足“辦好群眾的事,幫好群眾的忙”為原則,以文化志愿者為支撐,以基層文化館、站、室為主陣地,通過市、縣、鎮、村四級聯動,基層文化館、文化站、文化室按需“點單”,市文化館采取分級、分片、分批照單“配送”,針對廣大基層群眾,定點、定時、定期地開展各類公益講座、文化培訓、文藝演出等活動,將推進鄉村文化振興、大力挖掘培育鄉風文明、文化扶貧等工作融入活動開展,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持續的精神動力。
三是完善經費保障。云浮市將“文化暖流進萬家”百千萬文化志愿服務活動納入每年市、縣兩級財政文化事業活動年度預算,加大政府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資金投入力度,建立示范項目經費管理制度,在省級財政創建資金的支持下,保證地方財政資金配套,定期進行績效評估,同時積極發動社會力量,捐助設施設備、贊助等方式參與文化志愿服務鄉村振興活動,實現了財政資金投入效益最大化和社會投入多元化。
四是強化媒介宣傳。云浮市文化館公開向社會征集活動LOGO標識,專門制作了活動宣傳片,充分利用主流媒體的宣傳效益,在廣東衛視新聞聯播、廣東電視臺財經頻道、學習強國廣東平臺、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公眾信息網主流媒體的重要時段多次宣傳報道,及時宣傳報道了活動在服務鄉村振興的典型事跡。
四、“文化暖流進萬家”百千萬文化志愿服務活動助推鄉村振興成效
一是構建了公共文化服務鄉村的新格局。通過整合全市優質文化志愿資源,加大文化志愿服務對基層的傾斜,讓農民群眾同樣也能和城市居民一樣享受到先進文化的發展成果,特別是針對農村的留守兒童婦女、特困群眾、外來務工人員、殘疾人及孤寡老人等人群加大了重點傾斜、對口服務,讓文化志愿服務的受眾人群更精準,保障了基層特殊群體的基本公共文化權益。市文化館聯合各基層文化館站在全市農村社區建立群眾文化公益藝術培訓基地20多個,近千名文化志愿者深入到貧困山區的文化站、農村學校開展輔導授課1千多場次,有效推動了“扶志”又“扶智”的文化扶貧,全面提升了基層群眾的文化素質;文化志愿服務送戲下鄉到偏遠山區100多場次,切實解決貧困落后地區農村群眾“看戲難”的問題,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務的“最后一公里”,構建了公共文化服務鄉村的新格局。
二是創新了文化精準供給鄉村的新模式。“文化暖流進萬家”百千萬志愿服務活動采取分級負責、分片分批的方式組織開展,基層文化館“點單申請”開辦課程,根據基層點單、對口服務,聘請省、市級文藝專家到基層館辦講座、送培訓,活動開展以來,全市近百名文化干部、近千名優秀文化志愿者骨干得到系統專業培訓,近5萬名市民參與到“百千萬”文化志愿服務群眾粵曲大家唱活動,近萬名基層文藝骨干、200多個基層民間曲藝社得到專業指導。“基層點單,對口服務”的多元文化服務供給,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對鄉村和基層群眾的供需精準有效對接。
三是整合了公共文化服務鄉村的新隊伍。云浮市文化館牽頭組織全市文藝骨干、文化志愿者、專家學者及社會文化培訓機構等文藝資源,統籌整合全市各地宣傳文化系統、工青婦系統、文聯和文藝家協會的文藝骨干、中小學藝術教師骨干、民間藝人、返鄉藝術大學生、社會文化培訓機構的文藝資源,建立了千名文化志愿者服務鄉村振興人才資源庫,形成以各級文化館為組織管理主體,文化志愿者為活動主要力量的組織架構。
四是探索了文化助推鄉村振興的新理論。項目實施以來,制定了基層文化志愿者培訓管理辦法、基層文化志愿者注冊管理規范,基層文化志愿者星級認證制度和獎章授予等制度。制度、辦法標準、工作舉措的制定出臺,破解了文化志愿服務助推鄉村振興實踐中遇到的難點和瓶頸問題,形成了一系列理論研究成果。
以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權益為目的、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的“文化暖流進萬家”百千萬文化志愿服務活動,進一步提升了基層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推動了公共文化服務供給與基層群眾需求有效對接的新路子,促進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培育文明鄉風,滿足了基層群眾對鄉村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向往,文化志愿服務將在鄉村振興的大道上大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