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其剛
摘 ?要:國家教育招生考試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已全面進入到數據信息化、網絡化時代,回顧這些年的改革之路,新技術帶來了更多的便利和促進了招生公平、透明,但也面臨越來越多的安全隱憂,數據信息的安全一旦出現問題,不僅給考生個人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和影響,也會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帶來損害,甚至會影響國家和社會穩定。本文試從招生工作的信息安全保密角度出發,進行系統安全風險評估,討論建立更優的安全管理的可能。
關鍵詞:教育;招生;考試;數據信息;安全問題
試卷保密工作是保證各級各類考試公平、公正、安全的重要環節,已經被國家各級教育系統以及相關人員視為“維護國家利益、嚴守國家秘密”神圣使命。做好試卷保密工作不僅能促進公平公正的競爭機制的形成,還有利于對個人辛苦學習進行科學合理的綜合評估。近年來,全國各地相繼發生并報道了各類考試試卷泄題事件,“試卷泄題”事件被廣泛關注,且造成諸多負面影響。此外,國家教育招生考試的信息化工程也可以說是國內其它考試借鑒的標桿,經常被其它職業或者社會考試參考和借鑒。因此,國家教育招生考試工作如何保障招生信息的安全性是一個重要的子課題,我們將對現有國家教育招生考試的數據信息現狀進行安全風險評估,討論建立更優的安全管理的可能,并不是全面討論國家教育招生考試的安全體系。做為縣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的招生辦工作,如何把握好各個考試的試卷保密工作其意義非常重要,即關系到考生個人的利益也關系到家庭利益和社會的安全和穩定。基于此,我認為,做好試卷保密工作,可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
一、加強領導,增強保密意識
加強領導,增強保密意識要從領導做起,特別是學校領導和各單位負責人,要切實強化保密意識,就是要責任到位。要認真落實保密工作的領導要切實擔負起具體組織保密工作的責任,其他領導要切實擔負起分管工作范圍內的保密工作責任,形成完善的保密工作責任體系。其次對保密工作人員及所有涉密人員要加強教育,強化保密意識。同時要通過各種手段,積極組織師生認真學習《保密法》、《保密法實施辦法》等相關的保密法律、法規和文件精神,向相關部門報送保密工作信息,切實把保密宣傳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二、統籌安排,做好宣傳工作
在統籌安排的情況下,做好試卷保密宣傳工作,讓涉密人員認識到試卷保密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和必要性。要讓與試卷相關人員明確知道保密范疇,以及泄密行為的危害,真正做到不該看的絕不看,不該聽的絕不聽,不該傳的絕不傳,自覺遵守試卷保密制度,切實保證涉密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和水平。
三、強化教育,嚴肅保密紀律
保守黨和國家的秘密是我們每一位公民、黨員和涉密人員的應盡義務。上級教育系統管理機構可通過多種形式,有針對性、有實效性地對本單位涉密人員進行保密法制教育,學習保密規章制度及相關要求,特別要學習了解新技術、新設備使用過程中做好初全保密工作的方法,使涉密人員自覺做到知法、懂法、守法,自覺履行國家題庫試卷保密責任和義務。
四、健全制度,規范保密管理
做好保密工作是關系到保護國家和民族利益的大事。建立縣、鄉(鎮)各個教育系統管理機構工作責任制,對試卷押運和管理中的涉密人員應簽訂保密責任書,認真履行責任書承諾,切實擔負起保密責任。
(一)完善試卷運行管理制度
進一步完善試卷運行管理制度,強化試卷編制、審定、印刷、傳遞等各個環節保密管理措施,對涉密人員、涉密載體、涉密場所等提出具體管理辦法,加強保密工作規范管理。
(二)加強計算機管理制度
特別要加強計算機信息系統和傳真機、復印機等辦公自動化系統及辦公環境的保密措施落實。針對組建試卷管理的涉密計算機必須和計算機網絡實行物理斷開,并確保“涉密信息不上網,上網信息不涉密”。加強對涉密的各種存儲設備和介質進行保密管理,消除各種不安全隱患,保證試卷安全、穩定運行。
五、加強檢查,落實保密責任
做好保密工作能保障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順利進行。縣域教育系統管理機構要將安全保密檢查,作為經常性、制度性的工作,并著重做好對重點部位、重點時期涉密人員的監督檢查,隨時發現問題和隱患,及時采取措施,防止發生失泄密問題。
總之,對試卷運行管理機構,縣教育局招生辦要加強管理與督查,將安全保密制度措施及落實情況作為試點的重內容。要嚴格按照有關規章制度的要求,對試卷的運送、分發、保管、回收等每一個環節進行全面梳理,查漏補缺,對于不達標或存在安全隱患的保密室或工作節點,必須在試卷到達前逐項整改,確保不留隱患和工作死角。進一步完善內部工作制約機制,加強對涉密人員的警示教育、業務培訓和監督管理,增強其法律總識和責任意識,切實保證涉密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和水平。
參考文獻:
[1]陳云平.高中試題信息安全的實踐與認識[J].數學通訊,2012,16(05):36-37.
[2]上海市教育考試院,2008高考試題分析與評價(上海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13(18):65-66.
[3]上海市教育考試院,2009高考試題分析與評價(上海卷理科)[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12(05):78-79.